行业知识详情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监测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1工程概况

  沉降监测区位于某高速公路K36+200~K36+300段,监测区为低山丘陵区,线路区为一缓坡,地下水埋藏较浅,表层出露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低液限黏土,一般厚度为3.0~5.0m,较为湿软,呈可塑状,且具冻胀性,其下覆盖厚约5.0m的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碎石土,呈松散状;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伊利克得组()全风化凝灰岩。此路段采用挖除换填砂砾处理。各地层特性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坡积()低液限黏土:灰黑色~黄褐色,一般含水量高。厚度1.5~5.0m。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坡积()碎石:黄褐色~浅黄色、杂色,局部直接出露,砂砾石及黏性土充填,松散。一般厚度2.0m左右。

  侏罗系上统伊利克得组()凝灰岩:紫红色、灰绿色,碎屑结构,块状构造,厚层~巨厚层。

  2沉降仪标埋设[1][2]

  此路段采用挖除换填砂砾处理,首先清除表层具有冻胀性的低液限粘土,换填并强夯压实路基土,在路基底部铺设土工格栅。沉降板埋置于路堤中线和左路肩、右路肩的基底,每一剖面埋设3块沉降板,当设有砂垫层时,沉降板埋置于砂垫层下、软弱土地基之上。

  3地基表面沉降量[3]

  在断面K36+200、K36+250、K36+270处埋设沉降板,各断面的填土高度、时间与沉降曲线如图3.1所示。沉降观测资料统计见表3.1。

  作者简介:肖在荣(1983—),男,山东济南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

  2009年6月13日开始路基填土至2010年6月底路基施工结束,填土工作分为3个阶段:“年前施工期”、“冬季停工期”和“年后施工期”;在“年前施工期”阶段(填土高度5m以上),路堤填筑速率较快,沉降量增加非常迅速,说明地基土在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的速率较快,月平均沉降量为13~33mm,地基表面累计沉降量均超过50mm,占地基表面总累计沉降量的80%以上,可见沉降主要发生在“年前施工期”内。在“冬季停工期”内,沉降速率开始变缓,在不长的时间内沉降速率已很快变小,229天内沉降量均未超过10mm,K36+200断面路基右侧地基表面沉降未超过1mm,可见地基表面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在“年后施工期”内,当路基填筑后,沉降量又开始增大,但停止填土结束后沉降很快趋于稳定,可见采用砂垫层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避免地基失稳破坏。最大沉降为K36+270右路肩,沉降量为115.63mm,一般沉降量为60mm~90mm之间,这是由于砂垫层对应力有扩散作用,使作用在下卧层土上的压力较小,这样也会相应减少下卧层土的沉降量;在冬季恒载期内,三个断面最大沉降量为7.32mm,占路基中线地基表面总累计沉降量的9.8%,平均沉降速率0.2mm/月。

  4横向差异沉降分析

  各断面沉降盆图根据路基宽度和路基中线、路基左路肩、路基右路肩各地基表面相对应时间的累计沉降量绘制的,在图4.1~4.2中,“中一左”表示在一次观测中,路基中点下地基表面累计沉降量减去路基左侧边缘下地基表面累计沉降量;“中-右”表示在一次观测中,路基中点地基表面累计沉降量减去路基右侧边缘下地基表面累计沉降量。

  可见沿路基横断面沉降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各断面地基表面差异沉降量是随着填土高度逐步增大的,但地基表面差异沉降量并不大,增长速率较小,这说明在路基底部铺设加筋土工格栅对减小横向差异沉降的效果是明显的;在“年前施工期”阶段,随着填土高度的逐步增加,差异沉降量增长较快,在“冬季停工期”内,差异沉降量增长幅度较小,在“年后施工期”阶段内,随着填土的继续增加,差异沉降量较大,随着路堤的填筑结束,差异沉降量基本趋于稳定。

  5结语

  1)沉降观测结果表明,该高速公路地基沉降量与路堤高度密切相关,合理控制填土速率是路堤填筑期质量的关键。

  2)沉降主要发生在集中填筑期内,沿路基横断面沉降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差异沉降在填筑期内占主导地位。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