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的建筑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建筑设计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这对于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会导致出现严重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问题。所以,本文就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行业的建筑设计结构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关乎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质量,所以,建筑行业在大力发展的过程中还是要高度关注设计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建筑行业中的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相互区分而又相互牵制的,结构设计主要是再建筑设计工作结束后开展的,而且建筑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结构设计进行完备的考虑,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还要对建筑设计进行一定的重视。
1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要在通过设计原则的指导来完成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阶段,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而这个实际情况的考量主要包括对于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具体的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以及抗震性等。通过分析可以进行对建筑物具体结构形式的选择,然后再结合所选择的结构形式来对建筑的结构受力以及承重结构进行布置。第二个阶段就是具体的计算设计阶段,这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力量方式来对建筑结构内部的荷载能力以及建筑物外部的荷载能力进行计量,而且必须要遵守严格的规定。
而后在建筑结构构件的力量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荷载数值以及固定构造要求进行计量,然后还要选择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计量方式,还必须要对建筑结构中构件的截面进行计量。第三个阶段就是对于建筑结构内部的内力计算,这里所说的内力计算就是对于建筑结构内部的扭矩以及弯距等进行详细的计算,以此来保证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顺利进行[1]。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框架柱的配筋问题。建筑结构设计中第一个常见问题就是框架柱的配筋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说起:①框架柱的配筋问题;②框架梁的配筋问题,现在部分设计工作者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会因为工程量比较大,那进行框架柱的配筋设计工作时,过多的依赖于主观想法,没有将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也会忽略一定的客观要求。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考虑到建筑物的顶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风荷载,所以在具体的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高层建筑物的顶层对于配筋率的需求会比较大。这也就导致最后计算出来的配筋量与相关规定不符合。
2.2楼板的变形度计算问题。楼板的变形度计算问题主要是因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在计算楼板变形度时,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导致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不准确,而且还存在部分设计工作者为了尽早完成工作,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这一类的设计工作者主要是不了解建筑结构的相关概念,而且也没有对建筑结构的布置情况进行调查,导致对建筑结构的相关理念不熟悉了就进行楼板变形度计算工作。同时,这样的楼板变形度计算方式按照数学理论来讲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是,楼板的变形度计算会有很多不定因素影响,那么相关的设计者就应该尽早进行深入研究,避免这些误差存在,以此来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增加保障[2]。
2.3抗震设计问题。近些年地震频发,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这就对于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问题提出了很大的要求,目前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度并没有达到具体的要求,而且地震频发,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度有了更新的要求,然后具体的工作者并没有将这一要求高度重视起来,这就对建筑结构的安全问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合理计算配筋量,提高抗震能力。对于配筋量的合理计算,必须要采取附加箍筋方法,主要是在梁下集中处增加附加箍筋,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要将附加箍筋添加到截面高度以内。如果建筑结构中的主梁截面与次梁截面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很大,这个时候次梁承担的荷载量比较大,就必须要增加附加箍筋,这样做的作用就是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障。抗震能力的提升主要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建筑结构抗震度的计算,在综合了具体的情况后还要分析当地的水文以及地理环境情况,这样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保证安全性。
3.2对楼面进行刚性设计。目前经济发展带动着各个行业的发展,而且新时期的不断进步,促使着各行各业进行着种种改革,对于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建筑行业紧紧抓住时代的发展,引进新的发展理念以及设计技术,不断优化设计风格。对楼面的刚性设计必须要考虑建筑结构的实际受力,然后再将具体的刚性设计方案运用到楼面设计中,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误差。比如:比较大的楼层开洞等,其次就必须要保证建筑结构刚性安排,还要及时保证足够的配筋量,这样能够满足具体的要求,进而保证建筑质量。
4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建筑物所在领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还要结合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配筋量、楼面变形度问题以及抗震能力差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在这三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效率,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建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