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23-02-09

一、裂缝出现原因与预防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调查研究,针对其病害状况和原因分别处理。

  1、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处治:①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再匀撤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②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2、因半刚性基层干缩、冷缩引起的纵、横裂缝,视缝宽按以下步骤分别处治:①缝宽在5mm以内: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入缝内,灌入深度约为缝深的2/3,填入干净石屑或粗砂并捣实,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②缝宽在5mm以上: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捣实(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

  3、因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面设计使用年限较长、油层老化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裂缝(包括网裂)基层强度尚好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下列维修方法:①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封层厚度宜为3—6mm。②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③改性沥青薄层罩面。④单层沥青表处。

  4、由于土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引起的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好基层或土基,然后再重做面层。

  二、拥包出现原因与预防

  1、属于施工时操作不慎将沥青漏洒在路面上形成的拥包,将拥包除去即可。

  2、已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应将拥包用机械刨削或人工挖除。如果除去拥包后,路表不平整,应找补平顺,再用热烙铁烙平。

  3、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而产生较严重拥包,或路面连续多次出现拥包且面积较大,但路面基层仍属稳定,则应将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表面约10mm。扫尽碎屑、杂物及粉尘后用热沥青混合料重做面层。

  4、因基层局部含水量过大,使面层与基层间结合不良而被推移变形造成的拥包,应把拥包连同面层挖除,将水分晾晒干,或用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更换已变形的基层,再重做面层。

  5、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而导致的拥包,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如土基中含有淤泥,还应将淤泥彻底挖除,换填新料并夯实。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路段,应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面加铺一层水稳性好的材料,然后重做面层。

  三、沉陷出现原因与预防

  1、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土基和基层已经密实稳定,不再继续下沉,可只修补面层。

  2、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路面沉陷,应参照上述的要求处治好基层后再重做面层。

  3、桥涵台背因填土不实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可视情况选择以下处理方法:①挖除沥青面层,在沉陷的部分加铺基层后重做面层。②对于台背填土密实度不够的,应重新做压实处理,台背死角处的压实宜采用夯实机械。③采用注浆加固处理。

  四、车辙出现原因与预防

  1、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而产生的车辙,应将出现车辙的面层切削或铣刨清除,然后重铺沥青面层。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可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或改性沥青混合料来修补车辙。

  2、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粘结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找平、压实。

  3、因面层与基层间有不稳定的夹层而形成的车辙,应将面层挖除,清除夹层后,重做面层。

  4、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

  五、波浪与搓板出现原因与预防

  1、属于面层原因形成的波浪或搓板可按下述方法进行维修:①路面仅有轻微波浪或搓板,可在波谷部分喷洒沥青,并匀撒适当粒径的矿料,找平后压实。②波浪(搓板)的波峰与波谷起伏较大时,应顺行车方向将凸出部分铣刨削平,并低于路表面约10mm。削除部分喷洒热沥青,再匀撒—层粒径不大于10mm的矿料,找平并压实。③严重的、大面积波浪或搓板,应将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铺面层。

  2、因面层与基层之间存在不稳定的夹层,面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推移变形而形成波浪(搓板),应挖除面层,清除不稳定的夹层后,喷洒粘结沥青,重铺面层。

  3、因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等原因造成的波浪(搓板),应先对基层进行处治,再重铺面层。

  六、冻胀和翻浆出现原因与预防

  1、因路基冻胀使路面局部或大面积隆起影响行车时,应将胀起的沥青路面刨平,待春融后按翻浆处理的方法予以处治。

  2、因冬季基层中的水结冰引起冻胀,春融季节化冻而引起的翻浆应根据情况采用以下方法处理:①换填砂粒。②局部发生翻浆的路段,可采用打石灰梅花桩或水泥砂砾桩的办法予以改善。③加深边沟,并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交错开挖宽为30—40cm的横沟,其间距为3—5m,沟底纵坡不小于3%,沟深应根据解冻情况,逐渐加深,直至路面基层以下。横沟的外口应高于边沟的沟底。如路面翻浆严重,除挖横沟外,还应顺路面边缘设置纵向小盲沟。交通量较小的路段也可挖成明沟。但翻浆停止后,应将明沟填平恢复原状。

  3、因基层水稳定性不良或含水量过大造成的翻浆应挖去面层及基层全部松软的部分。将基层材料晾晒干,并适当增加新的硬粒料(有条件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砂砾或工业废渣等)。分层(每层不超过15cm)填补并压实,最后恢复面层。

  4、低温季节施工的石灰稳定类基层,在板体强度未形成时雨水渗入,其上层发生翻浆的,应将翻浆部分挖除,重做石灰稳定基层或换用其它材料子以填补,然后重做面层。

  七、坑槽出现原因与预防

  1、路面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的维修:①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②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③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粉尘、杂物,并涂刷粘层沥青。④填入沥青混合料(在潮湿或低温季节,宜采用乳化沥青拌制的混合料)并整平。⑤用小型压实机具或铁制手夯将填补好的部分压(夯)实。新填补的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较深(7cm以上)的坑槽,应将沥青混合料分两次或三次摊铺和压实。⑥热补法修补:采用热修补养护车,将加热板加热坑槽处路面,翻松被加热软化铺装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搅拌摊铺,压路机压实成型。

  2、对交通量较小的路段在低温寒冷或阴雨连绵的季节,无法采用常规方法,也无条件采用合适的材料修补坑槽时,为防止坑槽面积的扩大,可采取临时性的措施对坑槽予以处治,待天气好转后再按规范要求重新修补。

  3、若因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先处治基层,然后再修复面层。

  总之,沥青路面一旦出现损坏,维修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工程完整和交通,所以对于沥青道路应加强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积极预防损坏现象发生。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资质介绍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