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向

发布时间:2019-04-01

建筑设计的趋势

活动型这类人口节点适用于场地条件宽松、区域人流量大的城市综合体,它具有空间的开放性特征,为人们提供亲切开敞的活动和休闲空间。如日本的“荣”地下街中央广场,主体是尺度较大的下沉广场式地下人口,能同时容纳很多市民和游客,把商店、餐饮等众多的服务休闲空间延伸到广场中,并可利用场地来进行活动和集会。交通型从城市的角度来讲,地下空间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其中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相结合,将轨道节点密集的人流疏散到地下空间中去,会大大增加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另外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的利用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停车,配建的地下停车场可以大大减小周边地块停车的压力,同时人口节点设计就要以此作为出发点,尽量减少对周边路网的压力并在几者间做均衡。如规模较大的人口节点与地铁换乘站结合,在综合体中有单独的地铁出人口或地下商业与地铁联合的人口,使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人口节点成为地铁人流的转换枢纽。另外一些大型城市综合体位于城市十字路口,在主干道、快速路、十字路口的五十米范围内都不允许开车行出人口。

入口节点的亲和力表达

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人口节点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可以通过提高城市民众的亲和力来体现,它可以让人们放下脚步,慢慢品味生活的多姿多彩。可达性和易达性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人口节点对于城市民众的可达性和易达性可以通过其与建筑主体和室外地坪的关系来说明。(l)地下空间人口节点位于城市综合体建筑内部,使人们自然的进人室内空间后再走向地下,不会因为空间转换的突兀而犹豫和迷惘,即使人们不走向地下,也会感到地下空间是易于接近的,与地上建筑一样能使人产生亲近感。(2)地下空间人口节点与室外地坪处于同一平面,这种情况通过下沉广场的设置可以实现,人们进人开敞的广场后可以放下戒备的心理,并很容易进人到人口空间,既可以体现出人口节点的亲和力,又增加了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减弱了因高差形成的地上地下脱节关系。均衡性城市综合体往往体量巨大,地下空间的人口与建筑大体量形成鲜明对比,会在人的心理上形成压迫感,这种感觉往往取决于人所处空间的高度h与平面纵深d的比例关系。当d与h的比远大于2时,人就会觉得空旷而产生疏离感,而d比h逐渐小于1时,人又会产生压迫感,只有d与h之比等于1一2时,空间最具有均衡性,对人的亲和力最强,这是营造均衡感的一种常见手法。

在城市综合体配建的地下空间中,大部分是将人行出人口设置在建筑内已达到这种平衡。介于地下空间人口本身体量和所占空间都较小,为达比例均衡,可以把人口空间和部分内部空间相结合并作通透处理,使空间得到延展;或者扩展外部空间,把地下空间人口作为休闲开敞空间的一部分,增加整个区域的纵深,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结论从心理学的角度人手,会发现在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人口节点中,如果人口界面处理的僵硬就会令人抗拒,让人不想下去。所以在开发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时就要综合考虑人口处开放性设计,改善地下空间原有封闭和不近人的形态,使人们有意愿进人到内部空间中并获得身心愉悦。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