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广州看中国城市建筑的现状
在中国的城市旅行时常会给人一种尴尬的感觉,这种感觉近似于“既视感”(Déjàvu)。所谓既视感,就是人类在现实环境中,突然感到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感觉⑤,简单而言就是“似曾相识”。既视感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要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形成,而中国的城市显然具备了作为“既视感”客观刺激物的充分条件:千城一面,万栋同根。广州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近代以前又是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
千年的积淀和商业、文化的多元开放使得广州的城市建筑融合了传统岭南风格和西方的建筑技艺,形成了以西关骑楼和沙面租界建筑群为代表的中西合壁的城市建筑风貌,使广州成为岭南建筑的代表城市。以骑楼为例,廊道向街敞开,楼上住人,楼下经商,骑楼街避风雨、防日晒,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然而在这30年席卷全国的城市化浪潮中,为了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广州越来越多的老建筑被钢筋水泥塑造的建筑森林所替代,广州的旧城改造在短短的十几年来用看似华丽演变的方式,摧毁着集体记忆,掩埋着部分历史文化。
1、盲目摧毁与盲目新造
近年来,广州多处历史建筑遭拆除,与海关大楼一体的海关验货码头,署前路的民国时期建筑、恩宁路的西关大屋和洋楼别墅、新河浦的部分小洋楼、西湖路上的骑楼群,小谷围等等均被拆得七零八落。城镇化推进、旧城改造固然需要拆除老房子,但现实却是,当人们把老建筑视为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到它们,在它们的废墟上一幢幢立起的,却不是富有活力的新生命。高楼大厦千篇一律,市区街道上陈列着一样的商品、招牌还有那些一样的快餐店、酒店、高层公寓……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大城市模仿国际大都市,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只是车站和机场的名字不同罢了。
2、粗糙仿制且缺乏特色
观察广州的城市建筑,许多形式可用“邯郸学步”形容:一味照搬外国文化或一味仿古复古,导致本土地域特色缺失。近年来,广州城市建设刮起一股又一股的“西”风和“山寨”风,巴洛克、洛可可……大量粗糙仿制欧洲建筑风格,此外不少地方竞相建设欧洲风情小镇。城市建筑不顾与周围人文景观的协调,动辄来一个穹顶石柱、欧式广场,这样的建筑丧失了灵性与传播文化的可能性。
此外,就是用人为新造刻意“复古”。包括广州在内的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有意无意地刮着一鼓复古风,在本来没有一点古味的建筑上硬是加个城门、飞檐或是硫璃瓦屋顶之类的东西,大打中式回归、中西合璧牌,但将这种表象元素直接嫁接是缺乏文化根基的,实质上是假文化。这些建筑将给后人留下一些错误信息,在解读岭南建筑文化时也容易出现偏颇。这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只是“虚壳”,是国人自身都难以认同的。
3、洋设计泛滥
国内第一高塔广州塔,造价29.5亿元,由荷兰设计师马克•海默尔设计。在广州CBD核心区,大剧院是由英籍伊拉克裔设计师设计,IFC(国际金融中心)同样出自外国设计师之手。中国城市仿佛成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在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看来,中国存在对西方盲目崇拜,甚至几乎不加批判地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美学的现象。此外,在笔者看来,中国城市急于树立新形象,而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试图借助国外设计大师的力量以求突破,也是建筑洋风泛滥的原因。
二、城市建筑病背后的文化困境
城市建筑文化是一个城市特有的语言,它们身上有城市人共有的气味。寻着这种独特的气味,城市人便可以寻找到自己的“根”。这种“根”应该包含城市的过去:城墙的高度和曾经一场战争的关系、街巷的石砖的凹痕是旧时商贸往来的印记……城市应该将它的过去像掌纹一样藏起来,写在街角、在窗格子里、在楼梯的扶手上、在旗杆上,那些抓花、刻凿、涂鸦的痕迹,让城市的记忆在历史建筑中流传,让城市的文化在代代人的记忆中传播。“城市病”愈发暴露之时,文化也正在失落中。
城市建筑盲目的摧毁与新造中,只见“革故”,未见“鼎新”,而这“革故”也是将好的连同坏的一并斩断了。殊不知文脉是在“新”与“旧”的共同作用中生存发展的,没有“旧”的,文脉无从谈起;缺乏“新”的,文脉不能延续。一个城市光有现代化的建筑,没有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保护,是无法创新的。这样的城市表面光鲜,实质毫无生命力,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沦为反复拆建的循环之中。而缺乏创新力的城市建造,只能是复制的肆行、仿造的泛滥、缺乏文化内涵的空洞生产,最终导致空间的衰落,地方文化在某一时间段的撕裂。或许我们可以将目光转向世界。在法国巴黎,市内大多建筑是上世纪以前留下的老石头房子,外墙用一种叫做“波尔多石”的大石块砌成,厚实坚硬胜过许多钢筋混凝土建筑。这样的老建筑,是得到政府保护的。
巴黎市政府规定,凡是房龄在80年以上的建筑如需改建,外墙一般都不能动,特别是被市政府定为历史性建筑的楼房更是毫发不许伤。在巴黎市政府对城市建筑的严格管理下,传统建筑与样式新颖的新式建筑、摩天大楼相映成辉,让人们在领略现代文化的同时依旧能感受到法国传统文化的扑鼻气息。西方世界的许多城市,活力四射、光彩夺目,并非因为它们拥有多么华丽的中心区和摩天建筑,而是那些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留存下来的文化烙印和人文精神,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的市民,在教育、学识、品格和开明程度上受着熏陶,良好的公民素养得到培育,而这恰恰是关乎国家前途的要素。
“中国的城市建设现在正失去基本准则,有一些人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尊重中国城市建筑文化,保护历史建筑,实质上就是尊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要有效传播,需要建立在对自身文化有准确认识和定位的基础上。城市建筑作为文化传播的物质媒介,应发挥其传播精神文化的功能,推出中国形象。为此我们要控制并逐步解决中国“城市病”。首先要停止对建筑的盲拆盲建,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要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彰显本土特色,塑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空间。要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保护好、建设好,保存城市人的集体记忆,同时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新老城市互不干扰,交相辉映。
此外,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城镇建设的约束力,必须以严密的制度构建和谐有序、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杜绝贪大求洋、急功近利之思,克制行政力量以保障公民“基于自由的创造”。同时,对西方文化的借鉴不是简单化、粗糙化的照抄照搬,而是学习西方建筑之法,有意识地体现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