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布置方面包括:
(1)房屋结构高度和结构竖向高宽比的控制。
(2)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的合理性。
(3)竖向抗侧力构件的连续性及截面尺寸、结构材料强度等级变化是否合理。
(4)抗震墙、抗侧立体系及底部加强区的布置。
(5)三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设置和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非主体结构(如小型钢网架、钢桁架、钢雨篷等)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安全可靠。
2.结构计算方面包括:
(1)材料强度设计值的选用和结构承载力计算。
(2)荷载取值及有关系数的采用。
(3)设防烈度、场地类别、抗震等级和地震作用的计算原则。
(4)计算方法、计算原则、结构类型、程序和计算简图。
(5)输入信息、输出成果及判断。
(6)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上下刚度比。
(7)短肢剪力墙和异形柱的计算,包括:抗震等级、轴压比、配筋率、配箍率。
(8)层间弹性位移(含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弹塑性层间位移;首层墙、柱轴压比。
(9)结构薄弱层的判断和验算。
(10)扭转位移比和平动周期比。
(11)大跨度梁板应验算其挠度和裂缝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3.结构的配筋与构造方面包括:
(1)混凝土梁、柱和剪力墙的截面尺寸、配筋和构造(包括抗震设计时框架梁、柱箍筋加密)。
(2)短肢剪力墙和异形柱的配筋和构造。
(3)混凝土保护层,钢筋锚固和搭接。
(4)受力预埋件锚筋、吊环(I级钢筋)的构造并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5)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构造或不设缝的措施。
(6)薄弱层的加强措施。
(7)转换层的框支梁、柱和剪力墙截面、配筋和构造。
(8)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