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区改造形式上更加灵活,既有建筑外立面改造,也有整体性再利用;功能上有博物馆、餐饮酒吧、创意产业、遗址公园、居民住宅等。同时,也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以及与周边社区、环境的互动等。
旧厂区改造的常见模式
目前,旧厂区改造后主要用作创意产业区、公园休闲区、公共服务区和房地产开发等,体现了旧厂区改造的常见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创意产业将面积较大的旧厂区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是当前旧厂区改造的主要模式。通常标榜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艺术价值与经济转型的结合。随着当前城市中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有些旧厂区变成了企业总部、科技研发中心,并引入设计、制作、展示等生产服务环节。一些律师事务所、保险金融业、经济型连锁酒店、中介咨询机构等经营性行业也纷纷进驻,完善了园区的功能。例如上海泰康路田子坊艺术仓库、“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广州TIT创意园、信义会馆等。
(二)公园休闲对具有工业遗产价值的旧厂区,可整体保护,建成工业遗址公园。这一模式通常需要对旧有建筑及其环境进行统一设计,增加科普环教、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功能。例如曾经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工业区之一的德国鲁尔工业区,1989年改造成为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原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建成的岐江公园适度保留了原有厂房和机器,并创造出一个公共休闲景观。
(三)公共服务位于城市中心的旧厂区可改造成公共服务和市政用途,例如展览馆、博物馆、校园、变电站、公交首末站、停车场、文化体育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医疗卫生、科研设施等,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水平。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原江南造船厂改建成为博物馆、综艺大厅与文明馆,上海南市发电厂被改造成城市最佳实践区展馆,这些改造充分利用旧厂区建筑,实现了配套城市公共服务的目的。
(四)房地产开发针对在旧厂区进行的房地产开发,许多城市都有相关的限制和要求。例如上海规定“退二进三”的地块进行房地产开发,房产商50%用于开发经营,50%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而政府部门拿到此类地块,大部分将用于公租房建设,小量用于就近动迁安置房建设。旧厂区改建成商品住宅虽能获得较大的经济回报,但原有的场地历史和文化将无法保留。因此,房地产开发仅适用于保护价值较低的旧厂区。
旧厂区的景观改造
旧厂区常见的景象通常是:方块状的几何体混凝土建筑、裸露的钢结构、纵横交错的管道设施、灰暗的水泥地面、砖砌外墙、老式防火梯、高耸烟囱、笨重的水塔、老旧的机器设备。这些工业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最初并不是为了审美而设计的。而今在特有的历史意义下,旧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形、绿化、水系等,变成了新的景观。
(一)旧厂房、仓库旧厂区中的建筑包括厂房、仓库、工人宿舍、食堂、管理办公用房等。其中旧厂房、仓库因其高大宽敞、空间结构灵活,常被改造成住宅、公共服务建筑、商用建筑等。其中,Loft文化艺术空间的转型改造最具有代表性。将这些地段较好、租金低廉而且坚固耐用的建筑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展示等空间,创作行为艺术或者办作品展,提供了多样的使用方式。无论源自于市场化结果、个人自发行为还是政府政策引导,Loft文化已经渗透到旧厂区建筑改造中,并成为旧厂区功能转换的主角,使旧厂区的历史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和再现。例如北京798艺术区不仅印证了这一改造思路,而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商业方法,使人们清楚地看到旧厂区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所蕴含的巨大生命力(图略)。
(二)构筑物旧厂区中的机械设备及管道沟渠、烟囱水塔等,可保留作为景观雕塑、节点或标志物,这些构筑物具有严谨的几何造型、金属的冷漠质感、裸露的结构等特点,不仅是视觉上对场地历史记忆的呼唤,有些加以改造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例如将管道装饰成交通指示、照明设备等。同时,配合以简单的粉饰或利用废弃的材料塑造成小品雕塑,共同营造独特的工业景观。例如广州红专厂将废旧的机械设备放置于厂区出入口和景观节点处,随时勾起人们对旧厂区的回忆(图略)。
(三)墙体装饰主要包括建筑外墙和厂区围墙,改造以材料修补和涂鸦粉饰为主。对破旧的墙体做修补时所用的材料要与旧厂区风格相协调,尽可能的消化利用厂区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上海世博园中由南市发电厂改造成的案例联合馆,将旧建筑中拆除的砖块筛选后重新编排和整理,巧妙设计了各种砌筑方式,不仅增加了建筑外立面表皮的装饰效果,也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图3)。
旧厂房单调冷漠的砖墙与色彩明艳、个性张扬的涂鸦有着鲜明的对比,涂鸦这种街头文化艺术在旧厂区改造的文化氛围下,彰显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因而成为极为常见的改造墙体的方式。例如重庆的黄桷坪涂鸦艺术街依托原旧厂房外墙改造,被誉为世界最长的涂鸦街,成为重庆时尚之都的新地标。
(四)道路铺装旧厂区内的道路和场地应在尽量维持原貌的前提下进行景观改造,形成完善的交通系统和流畅的景观步道。适当增加高层步行系统,利用廊道、天桥连接厂区的设施,形成立体交通体系,在不同建筑中穿梭,以丰富行人对建筑空间的体验。例如福州芍园1号文化创意园(图4)、广州珠江啤酒博物馆等,在园区内部通过二层连廊联系主要设施设置参观流线。
(五)绿化种植旧厂区的绿化种植应尽可能予以保留,并配置观赏性强的树种,改善原旧厂区较乏味单一的景观效果。同时需要考虑到,有些旧厂区为禁止类、淘汰类产业,或者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其空气和土壤不可避免含有废水、二氧化硫、粉尘、烟尘等工业污染物。因此,在树种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抗污染性强,易吸收有害物质的乡土树种,必要时对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处理。例如深圳OCAT艺术中心的植物配置,上层采用香樟、榕树、木棉、海南蒲桃、羊蹄甲等抗性强的树种,中下层采用黄槐、小叶紫薇、宫粉紫荆、毛杜鹃等小乔和花灌木,既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层次又适应了旧厂区植物种植的不利条件。
(六)水体有些传统工业区往往依托天然河流或运河形成规模布局,因此以河道为轴线,修复沿岸建筑等历史遗存,再现河道两岸传统风貌,形成工业景观与河岸风光交相辉映的工业景观带。例如广州珠江后航道历史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清末民初的老厂房、仓库、码头,建国后期兴建的苏式厂房与周边古桥、古树等历史元素,在珠江水系的串联下组成完整的近代工业遗产风貌区。此外,旧厂区的景观改造应在色彩、材料、形态、空间上与整体环境相协调。保护旧厂区原有的空间肌理,协调控制新功能的景观空间;增强改造后厂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保证视线的可穿越性和增加内外景观的互相融合;改造后的旧厂区应具有可供人们活动的公共空间和渗透性强的景观节点等。
城市旧厂区不乏有历史、科技、美学和稀缺性价值,城市开发建设不应片面追求经济物质效益,对于旧厂区具有历史印记的工业遗产部分应加以保护和合理改造,重视传承城市工业建筑文化,适度开发利用,实现其社会文化效益。旧厂区改造不是旧厂房改建,而应该将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体等各类景观要素结合起来,将改造后的工业景观融入到城市景观系统中,提升旧厂区所在地段及区域的潜在价值,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