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鲁班乐标给大家带来关于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活性污泥法是在上世纪初由A1dern和Leekett发明的,这种污水处理技术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并被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技术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除磷脱氮的效率低下等,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1 活性污泥法
二次沉淀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以维持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主要由初次沉淀池、反应池、二次沉淀池组成。
在污水处理所利用的生物群中,细菌是体形最微小说的一员。它具有在好氧及厌氧条件下分解吸收各种有机物的能力。对污水生物处理起作用的菌种有菌胶团、球衣细菌、硝化菌、脱氮菌、聚磷菌。
原生动物具有吞食污水中有机物、细菌,在体内迅速氧化分解的能力,因此,在活性污法和生物膜法中,它除了能除去有机物,加快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外,还能使生物膜的表面吸附能力获得再生。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好氧性生物。
活性污泥法对进水水质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营养源。
②pH。
③水温。
④进水浓度。
⑤水量、水质变化。
⑥其他:悬浮物质、油脂类及油分、溶解盐类、重金属类。
要使微生物在生物反应器内繁殖,就必须有形成微生物细胞的元素存在。特别是氮、磷的存在。若按重量比表示,所必须的氮、磷等营养盐的比例为BOD:N:P=100:5:1。
当生物处理装置内液体的pH明显大于或小于中性值时,处理水的水质将会恶化,标准的pH应控制在6.0~8.5范围内。
在好氧处理时,若处理装置内的水温超过40℃,就会引起蛋白质变质,氧失去活性,导致处理水质的恶化。因此,要采取适当方法,将水温控制在40℃以下。
在生物处理时,对于危害微生物活性的有机物,比较安全的方法是采用稀释,降低进水的浓度后再通入处理装置。
判断悬浮物质是否需要去除是比较困难的,有一个标准就是看悬浮物质浓度是否超过BOD浓度。
在利用生物处理方法去除油污时,需要有相对油分5~10倍的BOD量,还必须将活性污泥中的油分含量控制为规定标准以下。经验证明:当活性污泥中油分含量超过挥发成分(VSS)20%时,活性污泥将被油分污泥所侵渍,从而大大降低去油能力。
2 脱氮除磷
2.1 磷的去除
生物除磷是依靠聚磷菌的作用实现的,生物在不曝气的环境非常迅速地从缺氧环境转化为厌氧环境,当处于厌氧环境,聚磷菌依靠水解体内的聚磷(Poly-P)水解释放出正磷酸盐,同时产生能量以吸收水中的溶解性有机底物,并将其在体内合成为细胞学储备物质PHB;在主反应区为好氧环境时,聚磷菌以游离氧为电子受体,将细胞储备物质氧化,并利用该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过量地在污水中摄取磷酸盐并合成为ATP,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聚磷贮存能量,为下一周期的厌氧释磷做准备。由于好氧段的吸磷量要远大于厌氧段的释磷量,所以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可达到除磷目的。活性污泥不断地经过耗氧和厌氧的循环,这将有利于聚磷菌在系统中的生长和积累。
2.2 氮的去除
2.2.1 生物硝化过程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异样菌以有机物为能源处理污水的。活性污泥中海油以氮、硫、铁或其它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它能在绝对好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这些反应称硝化反应。
氨氮被氧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被氧化为硝酸盐的表示形式如下:
NH4+1.5O2→NO2-+2H++H2O
NO2-+0.5O2→NO3-
2.2.2 生物反硝化过程
反硝化反应是由一群异养性微生物完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缺氧(无分子态氧)的条件下,将硝化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N2)或N2O、NO。
生物反硝化过程可简单地用下式表示:
NO3-+3H+(电子供体有机物)――1/2N2+H2O+OH-
NO2-+6H+(电子供体有机物)――1/2N2+H2O+OH-
影响硝化、反硝化的主要因素还有温度、PH值、溶解氧、碳源有机物、C/N比、污泥龄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良好的控制好氧、厌氧的区域交替出现,同时有效地增加污泥的内回流是实现脱氮良好效果的主要途径。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以上两个问题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问题。能有效地控制这些问题,使其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就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