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建筑项目绿色技术

发布时间:2021-12-10

一、设计理念

(1)生态技术—节地设计—因地制宜建筑总体布局设计尊重原有规划,集约化利用土地建设,巧妙地开发地下空间。(2)生态技术—被动式节能技术—自然通风设计利用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的结合,根据周围环境及建筑设计的特点,在楼梯间和内庭设置通风竖井通道,依靠室内外的风压及热压差,形成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在室外气候适宜时通过自然通风达到调节室内热环境的目的,形成建筑整体的热压通风。(3)生态技术—被动式节能技术—自然采光设计建筑设计结合内庭及侧庭的设置使所有房间均满足自然通风采光;地下室结合下沉式广场的设计也使地下空间同样具有自然通风采光的特点。

(4)生态技术—被动式节能技术—立体绿化设计立体绿化设计是结合屋顶绿化及竖向绿化的系统绿化设计。屋顶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措施;竖向绿化通过在窗前放置盆栽,使得空气进入房间之前通过植物过滤,以达到生态、美观的景观效果,同时,可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水平。(5)生态技术—被动式节能技术—建筑自遮阳设计以创新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法,南向立面层层外挑,达到合理的建筑自遮阳形式。有效减少夏季制冷负荷量及冬季采暖量。(6)生态技术—节能降耗技术—优化围护结构设计通过建筑设计以及新材料的应用,达到合理的墙体自保温及防火要求。主墙体的外墙自保温系统采用奥伯复合型混凝土多孔保温砖自保温系统。

(7)生态技术—主动式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通常是指能转移地下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地源热泵还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地源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8)生态技术—主动式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河道水收集再利用设置雨水收集及河道是水综合利用系统,雨水“肥水不外流”,收集后循环处理使用。通过屋顶雨水收集、河道水采集过滤消毒,可用于本幢楼的马桶冲洗、绿化浇灌、道路冲洗、车辆清洗等,达到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

二、设计手法

1.总体布局设计将基地分作三个大区:社区服务区、办公区及停车区。用地南区布置开放式广场,用地中区布置社区服务综合办公大楼,北区布置集中停车区,以南面的广场景观区域作为过渡空间设计。2.交通组织临和炯路设置1个主要出入口,以人行和非机动车为主,也允许车辆出入,1个次要出入口,主要用于后勤货运等出入口,基地北面为园区停车区域。消防车等紧急车辆可在基地内环通。非机动车在门卫边集中停放,保障园区内的整洁与良好的步行环境。整个园区交通流线清晰、简捷、实用、紧凑。

三、经验总结

虽然我国已全面开展了对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研究,并且成果显著,但是实际设计工程进行中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1.经济效益生态节能建筑相对于其他建筑本应有着非常明显的经济优势:节省运行费用,维护和管理费用低廉、寿命长、节约资源等。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经验,生态节能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利益回收相对较慢,且需使用方按照节能理论设计的方式维护运营管理。无论是长期回报还是生态成本,生态设施投资所带来的回报,并不能让投资者看到十分明晰的直接利益,这些都有可能使投资建设方望而却步或力不从心,也给建筑师对生态节能建筑的推广带来难题。

2.生态设计教育生态设计系统的理论对中国当代建筑师而言,是一种新颖且从观念上易于接受的设计理论。可在现实中常常难以站在建筑设计角度看生态学以及站在生态学角度看城市、建筑等设计,难以联系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究其原因,除了行政上的干预、经济的束缚、手段的落后之外,设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是影响生态实践进程重要的主观因素。目前,建筑界存在这样的现象,知道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概念的人很多,但知其所以然的人就很少。本项目在设计前期,投资建设方甚至产生认识上的混淆,如将生态设计等同于绿化、净化废水等环保措施。

3.评价体系由于生态建筑客观上涉及多学科、多角度、多要素,故其指标、评价体系也极为复杂,而且评价体系还面临区域性和时段性的问题。很多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环境学家的角度,而非建筑师的角度研究分析,并不完全适用于建筑工程,尤其数据采集、模型制作复杂,需耗费专业人员大量的时间与费用,所以一种简单易行、针对性强、通用性广的评价工具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的。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