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基施工技术目标
在地基施工技术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性质。首先,在地基施工中药避免地基由于抗剪能力不足造成的剪应力破坏。由于地基在开挖、支护、填埋等过程中,会由于地基本身抗剪应力能力的不足,导致基坑边坡失稳、基坑坑底隆起、侧向土压力过大导致的建筑失稳以及各种荷载造成的地基失稳现象,因此,为了抵抗这些应力的作用,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就需要利用地基施工技术增强地基土本身的抗剪能力。其次,在地基开挖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基土本身的性质,或者在降水过程中由于地下水被抽出,基坑坑底的承载能力有所下降,因此造成了地基基础沉降。因此,必须通过地基施工技术来增大地基土本身的压缩模量,增大压实密度,另外还要选择科学的降水方式,使基坑的承载力均匀,防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
2地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2.1地基基础的科学选择。地基基础必须满足整体承载力的要求,因此,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基础。例如,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并且基础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则可优先采用造价较低的独立基础;而如果地基土较软,建筑物自重很大,为防止建筑物对地面的局部压力过大可以选用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的筏形基础;而如果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则可以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2.2地基施工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基施工技术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有前瞻性的永久处理,也有在发生质量隐患后进行的临时处理,有针对不同土质的夯实处理以及深层处理和浅层处理等。因此,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施工技术,一方面满足地基质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工期和投资目标的要求。常用的地基施工技术有以下几种:一是换填土垫层法,主要是为了改善基坑坑底土质的力学性能,采用清理坑底土质,换填土的方法,常用的换填土包括“三七灰土”“、二八灰土”等。二是振密、挤密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振动、挤压等方式加强地基的性能。常见的有重锤夯实法、强夯法、表层压实法、振冲挤密法等。另外常见的还有置换法、胶结法、加筋法等等,再此不一一赘述,本文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集中地基施工技术作为对象来探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2.3地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强夯法地基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强夯法在地基施工中的控制要点有:首先,要进行测量和定位工作,为以后的地基处理提供基础依据。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在确定夯点时可以通过试夯的办法,选择那些土质有软弱层的为优先夯点。其次,在强夯法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场地的平整和预压工作,并测量基坑的实际深度与目标深度之间的差距,如实际深度值小于目标深度,可先检查是否存在地下水位偏高的现象,如果存在则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来降低标高,如果地下水位不高,可采用推土并压实的方式;如果基坑的实际深度大于目标深度,则需要在坑底表层铺设砂石垫层或者灰土垫层等。再次,要把握好强夯的施工顺序,可以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夯击完一个施工段后再进行下一个施工段的施工,把握从四周向中央的顺序进行夯实,这样可以使夯击过后的土集中在中央,便于提高推土机的后续推土效率。在场地平整后,要进行再次的夯击,其加固的顺序应该是先进行深层土加固再进行中层土加固,最后进行表层土加固。整个地基用强夯法处理过后,最好再进行一遍收尾的夯击工作,此次夯击要求夯击力度要小,要均匀、平衡,以便使整个地基均匀加固。
2)注浆法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在使用注浆法进行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安排人员对施工场地的钻孔情况进行记录,其次在进行硅化加固的土层上方要有厚度为1m的自然土层以避免浆液出现上冒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填素土并将其夯实;三是在注浆过程中应当将其压力保持在相关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地基土的加固应当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但是如果相邻的土层土质与施工地的土层土质存在差异时,应当先对渗透系数大的土层进行加固,在使用注浆法进行地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经常性地对浆液的主要性能以及配比进行抽查。
同时要确保注浆的孔位、注浆的顺序、注浆的孔径、注浆的孔深以及注浆时的压力值与记录人员所记录的信息进行核对以查看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施工要求,同时对已经进行注浆的孔位要进行标注并注明进行钻孔的日期,避免出现漏孔的问题。当在注浆过程中发现地面或者附近建筑物产生变形的时候应当马上停止注浆工作并分析其变形原因,从而为注浆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的正确应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工程的地质特点、建筑本身的特点来从总体上考量,选择科学的地基施工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良,以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