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规则性超限(如:立面收进,连体建筑,立面开大洞,转换层结构,大底盘多搭楼等)。
设计要点:
1)立面收进引起的超限,应确保结构的层受剪承载力不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并使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收进部位竖向构件及楼板宜加强。立面收进若造成偏心,底部结构会因扭转而产生较大内力,因此,底部结构周边构件的配筋应加强。在可能的情况下,宜采用台阶形多次内收的立面。结构分析的重点应是检查结构的位移有无突变,结构刚度沿高度分布有无突变,结构的扭转效应是否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连体建筑连接部位及其周边应采用弹性板计算,连接体与主体宜采用弱连接(如:铰接),其重量应尽可能减轻,并应优先采用钢结构。连接体及与主体相邻的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采用。
3)立面开大洞着重加强洞口四角及洞边周边,避免在小震时洞角开裂。
4)对于悬挑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悬挑结构的上部结构质量较大,扭转惯性矩也大,若存在质量偏心,会造成严重的扭转效应,设计时应予避免。
5)带转换层结构,尽可能多布置成上下主体竖向结构连续贯通,核心筒宜尽量上下贯通,强化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弱化上部主体结构刚度,采取措施控制转换层上下等效刚度比,增大框支柱承担地震剪力的比例,提高框支层的延性及抗震能力。可通过减少上部各层刚度(如部分墙肢改用短肢墙),降低转换层上下等效刚度比。转换层越高,高振型影响越大,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也越明显,因此,应严格控制转换层的设置高度。
6)大底盘多塔楼,在设计时应考虑提高底盘的承载力,以防止结构在底部首先屈服。连接各塔楼的裙房屋面刚度宜加大,以保证底部裙房能带动上部塔楼共同振动。但底部加强会导致薄弱层上移,使上部结构的位移增大,因此应把握好提高底盘承载力的加强措施。对塔楼的薄弱部位进行加强设计,该层柱箍筋宜全高加密、箍筋直径加大,剪力墙的水平钢筋也适当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