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加强生态城镇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10

鲁班乐标为大家带来关于加强生态城镇建设的思考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字:生态建筑 城镇建设

一、生态城镇的内涵

生态城镇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镇应满足以下标准:(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镇,城镇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源循环利用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二、峨山县建设生态城镇的条件

峨山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玉溪市管辖的一区八县之一。县域范围介于东经101052’至102037’,北纬24001’至24032’之间。总面积1972平方公理,位于玉溪市域的中部。县域东接玉溪市红塔区,东南与通海县交界,南与石屏县接壤,西南与新平县相连,西北与双柏县隔江相望,北与易门县相通,东北与晋宁县毗邻。县城位于东南部,驻地海拔1538米;距玉溪市政府驻地红塔区25公理,距省会昆明市110公理,213国道线穿境而过。

2004年底峨山县全县总人口15万人,全县居住着22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6%,哈尼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2%;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理与经济单元。

近年来,峨山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力度,搞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峨山县生态城镇建设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良好的基础条件成就生态城镇建设

1、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峨山县城地处云南省昆明至滇西南各地洲的交通要道上,昆洛公路横贯东西,易峨公路南北相连。距昆玉铁路终点站17公里,素有“滇中咽喉”之称。境内213国道的改造高等级化,玉元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改善了峨山县与外部联通的条件。213国道不仅是国内重要的干道,也是从昆明至曼谷的重要国际陆上通道。随着国内与东南亚旅游市场的联结,峨山县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峨山县境内的国际公路昆明——曼谷线,可大大提高峨山县的对外通达和区位战略地位。

2、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峨山县土地面积1972平方公理,现有耕地2814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22公顷。全县林地较多,其中有林地155.86万亩,疏林地16.13万亩,灌木林地49.2万亩。

(2)生物资源。峨山系亚热带山区,环境复杂多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气温呈现南、中、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四个气候类型,使区域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植物品种多达1500多种,特别是大片土地适宜种植梨、桃、苹果等温带水果,是滇西南温带水果最近的产地之一;还有发展热带水果的条件,适宜种植香蕉、芒果、咖啡等热带水果和甘蔗等经济作物。在农作物方面,峨山县是玉溪市粮食生产区和烤烟主产区。

(3)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煤、硅、铜、铅、锌、高岭土、硅藻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品质较好,矿点集中,便于开采。铁矿石探明储量近亿吨,平均品位50%。煤矿储量2945万吨,其中无烟煤为2395万吨,褐煤储量为550万吨,。硅矿储量在亿吨以上。

(4)水资源。峨山县地处珠江和元江水系,水资源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平衡,河流均属山区型中小河流,储水能力较弱。全县共有各种水面23461亩,其中河流14729亩,水库、坝塘8732亩。另外,“龙潭”泉水有62处。

(5)旅游资源。峨山县共确定了32个旅游资源单体:具体分为三个旅游区,锦屏山、山后茶园、天子山温泉旅游区。锦屏山旅游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山后茶园旅游区包括山后茶园、“峨山人”遗址、化念水库等景区;天子山温泉旅游区包括天子山温泉、天子山庙、老哇山果园、大鱼洞等景区。

3、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基础。峨山县经过50年的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统计200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2.15亿元,工农业总值完成19.77亿元,乡镇企业营业额22.6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乡镇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私营经济发展有了新的突破。

(二)峨山县生态城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生态城镇建设资金与实际发展需求矛盾突出。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县城镇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全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支付能力弱,自身承载筹措资金能力不强。近年来,我县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了部分建设资金,但我县正处在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特别是在改善生态环境上还需有大的投入。另外我县城镇建设主要停留在县城中心镇的建设上,而中心镇、中心村的水、电、路、通讯、卫生等相对比较落后,促进县城与重点集镇、中心村协调发展。

2、全县城市化水平低,生态城镇建设制约因素多。日前我县城市化水平为30%,与全市相对发达县相比,差距仍十分巨大。我县8个乡镇分散、规模小、各自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山区半山区,不利于城镇的功能整合,规模扩张条件差。此外,全县村落星罗棋布,分布广、规模小、这种自然条件限制严重阻碍了我县城镇建设发展,除经济、自然因素外,我县在城镇建设上思想、观念、体制等都存在制约生态城镇建设的因素。

3、生态城镇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相对不足。由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吸引人才能力上也相对较弱,同时,我县科研机构少,自身培养人才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了我县城镇建设技术人才缺乏,与生态城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造成了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速度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生态城镇法规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我县的生态城镇建设尚在初级阶段,在生态城镇建设的监管法规制度和实行上缺乏一套健全并行之有效的生态法规政策和管理方法作保障,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峨山县建设生态城镇的措施

生态城镇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峨山县建设生态城镇必须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网络型高效持续生态经济的转型,以生态产业为龙头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的道路;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培育一代有文化、有理想、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

(一)科学编制生态城镇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镇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镇规划,是建设生态城镇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镇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镇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镇规划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更多关于“加强生态城镇建设的思考”等建筑方面的知识以及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