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怎么处理?
1、桩顶位移
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上升现象。
主要原因:桩数较多,土层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度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一起被涌起。在软土地施工时。由于沉桩引起的空隙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涌起;桩位放线不准;偏差过大;施工中桩位标志丢失或挤压偏离。施工人员随意定位;桩位标志与墙、柱轴线标志混淆搞错等。造成桩位错位较大;选择的行车路线不合理:土方开挖方法及顺序不正确。
预防措施: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一般宜两周左右:基坑开挖注意有一定排水措施,留置边坡。基坑边不得堆放土方,基坑较深应分层开挖;认真按设计图纸放好桩位,设置明显标志,并做好复查工作,选择合理桩机行车路线。
2、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桩设计时是以最终贯人度和最终标高作为施工的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一种控制标准为主,与另一种控制标准为参考,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
主要原因: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略。勘探工作以点带面。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尖标高有误。有时因为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或桩身混凝土强度;桩机及配重太小或太大。使桩沉不到或沉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桩身打断致使桩不能继续打入。
预防措施: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防止桩身断裂。打桩时注意桩身变化情况。
3、桩身断裂
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桩身出现回弹现象,即可能桩身断裂。主要原因:桩身在施工中出现较大弯曲,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桩身不能承受抗弯度:桩身在压应力大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时,混凝土发生破碎:制作桩的水泥标号不符合要求时,砂、石中含泥量大,石子中有大量碎屑,使桩身局部强度不够。施工时在该处断裂;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裂纹或断裂。
预防措施:施工前,应清除地下障碍物。每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O:在初沉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动桩架来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或操作规程执行:普通预制桩经蒸压达到要求强度后。宜在自然条件下再养一个半月,以提高桩的后期强度。
治理方法:当施工中出现断裂桩,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办法。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荷载及所处的结构部位,可以采取补桩的方法。
4、桩身倾斜一桩身垂直偏差过大
原因分析:场地不平、有较大坡度。桩机本身倾斜,则桩在沉入过程中会产生倾斜;稳桩时桩不垂直,送桩器、桩帽及桩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预防措施:场地平整:如场地不平。施工时应在打桩机行走路线加垫木等物。使打桩机底盘保持水平。
5、接桩处开裂;接桩处开裂现象
原因分析:采用焊接连接时,连接处表面未清理干净,桩端不平整: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肉中夹有焊渣等杂物;焊接好停顿时较短,焊缝遇地下水出现脆裂;两节桩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接桩处产生曲折。压桩过程中接桩处局部产行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
预防措施:接桩前。保证连接部件清洁: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