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小城镇人口的增加,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内生性的,在建设过程中逐步显现。必须尽早充分地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才有可能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通过生态小城镇建设,为人类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共赢。
二、构建生态小城镇的思路探索
基于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必须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改善小城镇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构建适合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条件的小城镇。
1.着眼生态,重视公益
从长期的城镇规划建设实践看,过去城市规划建设将城市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过度强调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以致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被严重忽视。因此,生态城镇的规划应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作为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应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好城乡关系、照顾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2.立足现实,合理规划
传统的小城镇规划建设还受到“大城市就是小城镇未来”的思想制约,往往盲目追求“街道求宽、速度求快”。这种建设的结果打乱了小城镇传统的空间布局,反而丧失了小城镇的个性。因此,必须要予以改进。例如,在小城镇道路建设方面,从体现小城镇的生态考虑,可以采用“窄路密网”的道路构架。其次,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采用非机动车为主的道路系统。最后,对于道路结构,应当弱化道路分级,重视道路功能。小城镇的道路系统不像大城市那样复杂,却是各种社会活动发生的空间,更需要谨慎对待。
3.保护环境,重视乡土特色
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往往忽视乡村景观在城镇环境中的重要价值。盲目追求城市环境,大面积硬化地面,随意固化河流堤岸。这样的建设方式割裂了城乡景观、破坏了传统空间,使得小城镇面貌“不乡不城”,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使居民和外来者失去对小城镇关键性生活价值追求的体验。因此,生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要保护和利用乡土景观环境。乡土景观环境记录了小城镇发展的历史和建设的过程,也能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传统。可以说,小城镇的乡土景观环境是小城镇地方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
4.逐步发展生态产业
小城镇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因此建设生态小城镇更是需要在产业的生态化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的基础上,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农业。并努力将生态农业培育成小城镇发展的优势产业,强调发展“三节”农业,即发展节水农业、节肥农业以及节地农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其次,逐步发展生态工业,积极通过舆论宣传、政策调控、法律监督等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生态化的改造。本着“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综合利用率高、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工业体系。
5.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治理包含多种方式。(1)建设清洁小城镇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收集的治理,例如对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可再生回收处理及填埋、焚烧等方式处理。
(2)建设清澈小城镇对于一些自然资源较好较多的小城镇,水体的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是建设生态小城镇的重点难题。针对此种情况,可采用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镇区建设投资少、消耗低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污水;工业企业采取点源治理与达标排放的方法处理污水;有条件的村还可采用“埋地式无动力”等小型净化与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等方式。(3)建设清新小城镇在目前贵州省的小城镇当中,燃煤仍然是主导的民用燃料,对大气环境质量威胁严重。因此,必须普及多种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的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
三、结语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规划建设者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延续特色等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创新规划设计思路,设计出新型的生态小城镇,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是鲁班乐标整理的内容,更多关于“文化建设特征研究”等建筑方面的知识,可以登陆鲁班乐标鲁班乐标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