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公路工程路基质量,排除地理条件与地质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路基病害常见情况、产生原因以及防范治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处理路基问题。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繁重复杂的公路工程中,工程人员对工程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路基的设计和施工越发受到重视。在公路事业后续应用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城市发展的形式以及进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公路的里程不断延长、公路数量不断攀升,也导致路基病害不断涌现。通常路基病害不仅影响路基强度与稳定性,更使得公路工程质量大打折扣。目前,公路工程路面的质量问题凸显。为了确保提高路基使用耐久性,从路基病害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及时有效地解决路基病害问题,可以确保我国公路整体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公路交通安全得到更高的保障。
1常见公路工程路基病害及成因
1.1边坡滑塌
在常见的路基病害中,边坡滑塌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边坡土质、规模以及破坏原因不同,这种路基病害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塌方,即因为施工不当或者水损坏引起的土质边坡向下移动的现象。另一种是滑坡,即因为不良地质条件造成的部分土体受到重力的影响向某一滑动面滑动的现象。工程地质性能越好,出现边坡滑塌的可能性越小。
1.2路基沿山坡滑动
与平坦的路面相比,在陡峭的山坡上修建公路时,对于路基的要求非常高。当路基底部被水浸湿后没有在坡脚搭建必要的支撑,将整个失去稳定性,修筑的路堤沿着斜坡极有可能会向下滑。由此可见,施工设计人员经验不足、设计不合理等都容易导致路基沿山坡滑动[1]。切勿盲目追求高、大、全的标准,因地制宜运用相关指标,尽量让地形、地质这样的自然环境与标准吻合,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深挖路基,减少路基沿坡滑动的病害。
1.3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的沉落。其有可能是由于本身的压缩沉降而形成,也可能是路基下部天然地面承载能力不足,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两侧挤出而形成的现象。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压实度不够、填筑方法不科学、内部夹层过湿等都会影响路基沉陷。此外,自身荷载同样也会引起路基沉陷出现。
2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
2.1预防治理边坡滑塌
从边坡滑塌的成因看,在进行边坡防护与加固治理时需要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来增强边坡强度[2]。其中的防护类型也很多,比如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柔性支护与防护等等。⑴植物防护。通过在边坡上植草植树,形成特有的保护层,减缓水流从而减少路基病害。在公路工程中使用植物防护甚多,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固结和稳定边坡,同时也能够监测、减弱甚至是消除环境中的有害因素。⑵工程防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针对不适宜植物生长的边坡地段可以采用工程防护手段以增强公路工程的安全。借助抗滑桩、锚杆、挡土墙以及削坡、灌浆增强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⑶柔性支护与防护。与其他防护措施相比,柔性支护与防护作用体现在降低工程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它可以使用三维植被网、钢绳网来达到防护的效果。
2.2预防边坡变形与失稳
边坡分为天然斜坡与人工边坡两种。一旦边坡出现变形或者是失稳,都特别容易对公路工程路基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路基危岩、位移、倾斜等。由于路基防护是确保路基稳定的前提,在治理公路工程路基边坡变形中,只有因地制宜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比如,针对不良地质特性的滑坡加固治理,应当选取适用性强、易于操作、工程负效应小的方法;针对不同塌方、滑坡的物理力学条件,不同的挡土墙、削坡或者灌浆技术[3]可以减轻边坡破坏的严重程度。
2.3加强岩溶地区路基治理
在工程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可溶性岩石地区的路基病害。在我国可溶性岩石地区分布广泛。对其进行治理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路基概况,结合实际情况梳理清晰岩溶的分布规律,制定合理的方案。⑴大型的、严重的岩溶。该类岩溶路基病害地段,需要清楚其具体的位置,设法绕行进行工程建设。⑵小型的、不严重的岩溶。该类岩溶地段进行治理时需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借用排水沟、泄水洞将岩溶水疏导出来,选取最窄的易于采取措施的地段建设开工。⑶岩溶泉、冒水洞以及开口干溶洞。针对路基基底的岩溶泉和冒水洞,可以设置集水明沟,将水定期排出;另外,针对干溶洞,可以在洞内填塞干砌片石。
2.4路基治理与开采防护
在所有的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中,采空区的路基治理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工程[4],由于公路工程开采时间较长,开采后上伏岩土沉陷变形时间也很长,对路基影响大、危害持续性较长,导致采空区路基治理刻不容缓。针对采空区的路基病害治理可以从路基治理与开采协助两个方面入手。⑴路基治理。针对公路工程采空区路基病害治理,一是可以采用开挖回填、充填、桥跨以及注浆的措施实现。
在路基挖方边坡上的采空区采用此种方法,需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在进行回填时确保地基不受侵扰,有效地减少对地表沉陷的破坏。二是为了减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需要确保填充材料的质量,尤其是针对开采规模及深度要求较小的地区,在离层带采用注浆,减轻地表动态变形,控制地表下沉量,进而保护公路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⑵开采协调。在进行公路工程采空区路基病害治理中,进行开采协调也是一种有效的防范与治理措施。比如,一是通过调整路面板接缝的宽度,可以使混凝土在面临温度、湿度、硬化收缩变化时,减少混凝土板变形产生的内应力,增强路面板抵抗变形的能力;二是针对高等级道路设置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增强整个路边抵抗变形的能力;三是在冬季低温期,地表出现剧烈变形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合理科学地安排开采时间,确保路面材料变形可以适应地表变形的趋势。
2.5提高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从常见的几种公路路基病害的情况看,公路在施工中除了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外,施工以及技术人员的管理等可控因素也是影响公路施工病害的关键。在选择设计合理的施工与规划方案时,需要进行细致化的考量。⑴基础施工阶段。应当结合设计和干预的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教育,确保其掌握相关材料检测的形式、审核的机制、设备的保养等。只有将这些因素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才能减少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
质量监管是确保工程质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施工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委派专业人员检查和控制,杜绝温度不当、施工安全隐患非常重要。比如,在沥青路面摊铺时,不仅需要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还需要确保轻起慢停的连续摊铺,在混合料碾压的密实度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工序水平。
3结语
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受到设计、环境、地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岩溶区、采空区等路基的病害情况以及成因不同。针对不同路段的实际地质条件,从公路工程的基本结构以及施工入手,合理选择治理措施与防范方法,将技术与管理结合,及时治理解决路基的病害,才能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确保我国公路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以上是对“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的介绍,更多内容请登录鲁班乐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