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传统民居建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2

1、以礼正王权

“礼,经国家,定社樱,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自先秦以后礼的思想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中巫术的性质逐渐削弱,但作为规范人间次序的政治工具作用却越来越鲜明。应该说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例如历朝历代的京城,都具有严格的中轴线,宫城和皇城在城北部中央,是纵深轴线的尽端高潮。皇城内左右分设宗庙和社稠,居民被限制在外廓城的四面有高墙封闭的里坊中。从结构上到视觉上都加强了皇族的地位。洛阳当然也不例外,建筑历来有“万法不离其中”的思想,依轴线展开,井然有序,庞而不乱,气势雄伟。对称轴具有统率全构图的作用,“中正无邪”的单体和群体布局,易于显出尊卑的差别与秩序,具有庄严的效果。这些都是礼文化“贵中,贵正”观念在建筑中的具体的体现。如洛阳民居的四合院的格局,是最为正宗的家族型制所需求的产物,也反映了这种型制的本质—封闭思想、等级观念。它一般分前后两院,前院居住仆役,内院非请莫入。整座宅院笼罩着一片严格的宗法罗网,建筑秩序象征着家族内部的伦理秩序,其内涵是保卫封建王权秩序。正如郭篙熹所说:“三代王者之治,无一不依于礼,将使习其器而通其意,用其文以致其情,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2、尚中而又变通

“礼”逐渐发展成礼法、礼制、礼教,便成为严格的社会规范,不可逾越,虽然礼有维护旧传统的一面,但也会随时代变迁而做适当的调整。《礼记》云:“礼,时为大,顺次之,宜次之,称次之。”所以在各时代,建筑与园林布局都有一些顺应时代的变通。特别是宋朝之后,园林与文人结合,园林的布局在礼的规范下作了许多变通,以便更符合文人的一些“诗情画意”,园院建设暗含着文人群落所特别推崇的玩赏模式,折射文人群落特别的艺术经验和审美诉求。如果说园院建筑是中国居住模式的最大特色,那么礼文化与文人意识的相互变通融合便是这种布局产生的根源。礼,约束了院的朝向、外形,而在礼的约束下,道法自然的园,成为中国人居住空间的重点。

由于礼的约束,住宅的建筑部分通常中规中矩,包括建筑的高度,飞檐的形式,房屋的色彩甚至细部的雕镂图案等,都有社会等级的显示,而包裹在建筑中的园林,“凿石引泉,编竹为篱”,则可以直接抒发作者情致,计成在《园冶》中说:“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在礼文化的约束下,建筑仍要最大化的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豫西最大的住宅建筑群康百万庄园,更是将园、院结合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豫西建筑的合院通常狭长,但在狭长的空间中利用地势落差,运用造园中的空间分割手法来增加层次,分隔体有屋宇式门楼,随墙简易门楼,月亮门洞,低矮对花墙等不同形式,富于变化,各独立空间应用葡萄、石榴、竹、太湖石等作为点缀,再加上花厅楹联以及二门对联,表现出浓郁的园林效果。又经各道门的“障景”与“借景”,使得这一狭长空间移步换景,富有诗情画意。院是礼仪空间的物化,园是生活哲学的具体而微,园院结合及天人合一。人生活于院,是社会伦理的体现;人生活于园,是独立精神的放纵。《淮南鸿烈》:“礼者,体情制文者也,”能在园内“榆柳荫后檐”却又在院中尊于礼数,这是洛阳传统民居建筑的精髓吧。

3、结语

园院结合是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他象征着中国人身上的外儒内道,也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大气包容,但他产生的根源却是“应天时”“为王权”的礼的思想在现实中的变通,了解礼文化,对于理解洛阳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有重要的帮助意义,希望本文所做的努力,对于发展洛阳地区新时期建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助益。

查询更多建筑企业中标业绩、诚信信息、资质条件,马上一键查询结果,下载鲁班乐标app。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