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山西博物院

发布时间:2017-04-20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以下是鲁班乐标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滨河西路北段13号,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8月10日奠基开工,2004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为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山西省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基础设施,是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人民币,珍贵藏品约40万件。
历史沿革
民国八年(1919年)10月9日,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成立。
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原馆面积扩至9万平方米。博物馆成为图书馆的附设机构,馆员13人,藏书也增至13万余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山西公立图书馆遵照省府颁发的《山西省民众教育馆组织规程》,山西公立图书馆原址及所有图书物品,筹备开办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省立民众教育馆由人民解放军太原军事委员会文教接管组接管,更名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下设博物部。
1953年9月,山西图书博物馆与太原文物馆合并,更名为山西省博物馆,人员编制增至70余人。
1956年,山西省博物馆按照地志博物馆模式陆续完成自然之部、历史之部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部的基本陈列,并对公众开放。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博物馆陈列和藏品被列为“封资修”或“四旧”受到批判,博物馆事业遭到破坏。
1971年11月,博物馆开始逐步恢复业务工作。
1992年,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决定筹建一座现代化新馆。
1997年,山西博物馆新馆项目批准立项。
2001年,山西博物馆新馆奠基。
2004年,新馆建成,定名为山西博物院。8月,陈列设计工程启动。
2005年1月8日,“晋魂”陈列在新落成的馆址举行预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9月26日,基本陈列“晋魂”正式向公众开放。
建筑布局
山西博物院占地面积1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平方米。总平面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轴线对称的构图手法,东西轴线为主轴线,南北轴线为次轴线。4层高的主馆位于主次轴线的交会处,形成对称的格局。4座角楼衬托着主馆。主馆4层方正规矩,逐层向外斜挑,体现了古人“如鸟斯革,如羽晕斯飞”的审美取向。主馆的主题形象,被赋予了“斗”和“鼎”的寓意,“斗”象征丰收喜悦,“鼎”象征安定吉祥。
山西博物院外部空间设计采用传统的院落组合手法,生成“太极中央,四面八方”之势,融天、地、人、时空于一体,利用水池、叠水、雕塑、室外展品等景观设计创造文化氛围,中央大厅仿自应县木塔。

山西博物院
更多关于“山西博物院”等全国博物馆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资质介绍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