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将建高度为83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计划7个月建成”,这是最近响彻我们生活中的一条新闻。与其相呼应的是,今年中国的高楼建筑几乎呈爆炸式几何数字增长,抛开北京不说,仅成都主城区一地的住宅开发项目就达到397个,而高层和超高层占绝对主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年来,楼层高度在35层以上的超高层住宅开发量还在不断飙升。既然超高层建设住宅“长高”在不断增速。那么,其使用的建筑防火保温材料的安全质量是否令人放心呢?
说到建筑防火保温材料,那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名字;聚苯板。说到聚苯板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提起致58人遇难的上海“11.15”火灾,大家就“如雷贯耳”了。据官方不完全统计,此次火灾造成的损失就接近5亿!在国务院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的全体会议上,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说:事故暴露出五个问题,其中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是导致大火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就在最近,广为人知的“央视新址大楼火灾“第二批相关案件中又有一案宣判。河北省廊坊市华能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公司)及公司总经理李贺中、销售经理刘三军因将不合格建筑防火保温材料―“挤塑保温板”销售给央视新址项目方,分别获刑一年零六个月。
除此之外,众多的高楼施工火灾,其实大多都与保温板有关,尤其是不合格的保温板。比较知名的“案例”是,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两次失火,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火灾,长春住宅楼电焊引燃外墙材料,乌鲁木齐市一在建高层住宅楼外墙保温层着火……那么,目前建筑领域使用的防火保温材料是什么,为何在火灾中不仅不防火,反而成为火灾的助燃剂呢?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外墙保温市场,使用最多的是聚苯乙烯(PS),约为80%,聚氨酯(PU)占10%,其他新型材料约为10%。而之所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和挤塑板(XPS)等保温材料大量在建筑领域应用,是因为这些材料造价较低,保温性能比较好,施工难度比较小。
但是,它们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比如材料的阻燃性能比较差,存在易着火、易滴熔等隐患等等,更需要我们了解的是:苯板中存在一定的游离苯,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次,苯板加在墙内,苯板内外温度不同,潮气就会透过苯板,在墙体上产生结露现象。最后,也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苯板如果在室内安装,一旦起火,苯板就会发出大量有毒气体,会令人在短时间内窒息。”
依据我国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根据防火等级,A级材料燃烧性是不燃,B1级是难燃,B2级是可燃。并且限定:非幕墙类居住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米,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高度大于等于60米小于100米,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和挤塑板(XPS)等保温材料为B2等级,阻燃性能比较差,存在易着火、易滴熔等隐患,要想达到B1级标准,就特别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阻燃剂。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不良商家为减少成本,在B2级保温材料生产过程中不添加阻燃剂。
更有甚者,保温建材用的苯板生产原料为“聚苯”,但一些生产企业保温建材用的苯板原料竟改为“改苯”。对于商家最关键的是成本投入方面,“改苯”每吨5700元至5800元,而“聚苯”每吨在7200元左右。阻燃剂不添加,原料上又做文章,这样的保温建筑材料,不出事才怪!
综上所述,国内保温行业已经到了非要改变的关键点。除了人为因素外,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