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操作过程管理措施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所以从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到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
(一)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发放图纸后,内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熟悉,提出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对质量难以控制的施工部位或新的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用以指导施工。土建内业技术员要将各专业所有预留预埋深化到土建图纸中,以便土建施工时检查监督,防止漏埋、错埋。
搞好施工技术交底。本工程采用三级交底模式:第一级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及主要施工工艺向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工长、质检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交底为施工工长向施工班组进行各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第三级由班组向工人交底。交底必须有记录。
(二)施工操作过程管理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所以从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到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
对每个进入本项目的施工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考核,尤其是特殊工种工人要有技术等级证书,对不合格者坚决调离。施工电梯、塔吊须经劳动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且操作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在质量控制上加强自觉性。
施工管理人员(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指导施工,对不合格的工序立即整改。
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
(三)施工材料的管理措施
在材料进场时,对材料供应商及厂家必须进行评价、对新建立的供应商按单位程序文件要求,进行资质、能力、信誉等方面考核,并存相应资料。并要求供货商随货提供产品的合格证、质保书,同时按国家规定应复检的材料(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等)必须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施工。
所有进场材料必须分类堆码整齐,并挂好标识牌,以免错用,不合格或未检材料应标识清楚(并且不合格材料应及时退场),工程中不使用未检材料和不合格材料,对大宗材料,工程中用于隐蔽时如钢筋、混凝土必须由责任人作好各批跟踪记录。
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均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和用于施工。
(四)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分专业配备专门资料人员,划分责任区,按单位《程序文件》和《管理手册》进行管理。切实做到资料达标并与工程进度同步。单位技术部门定期不定期对项目部工程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充分贯彻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
(五)工程细部施工质量预防措施
1、外墙及外窗台渗水的预防措施
外墙零星混凝土施工时,必须振捣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孔洞、裂缝。
外墙砌体施工时,必须灰缝饱满,外墙抹灰找平层应掺加防水剂。
外墙的门窗与四周墙体连接处,采用防水砂浆填缝,窗台应向外坡,且保证不积水。
成立专业施工组进行门窗填缝处理,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质量技术交底,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填缝密实。
2、空鼓、脱落的预防措施
(1)抹灰空鼓和裂缝的预防措施
A、抹灰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彻底清理基层,并充分湿润,砖墙基层至少浇水两遍,砖面渗水深度约8-10mm。混凝土墙应采用801胶素水泥浆拉毛,801胶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0-15%,再进行底层抹灰,底层砂浆标号不宜过高。当基层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偏差较大,局部抹灰厚度较厚时,每次抹灰厚度控制在8-10mm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在进行后一层抹灰。
B、抹灰用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抹灰时可在砂浆中掺入适当的乳胶或801胶等材料。
C、门窗框边塞缝应将水泥砂浆用小溜子将缝塞实堵严,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用水泥砂浆找平,防止门窗框边塞缝抹灰面出现裂缝。
D、现浇混凝土顶板抹灰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提前一天湿润,抹灰采用刮水泥胶浆,厚度2-3mm,对局部不平处分层修补,操作时应顺模板纹方向垂直作业,避免因底层砂浆与楼板面粘结不牢而产生空鼓、裂缝。
2、饰面工程空鼓、脱落的预防措施
A、保证基层抹灰不出现空鼓、裂缝,按规范要求控制粘结砂浆厚度,并掺水泥重量3%的801胶,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增强饰面砖与底层的粘结力。
B、饰面砖镶贴前,必须将墙面清干净,用水浸泡饰面砖不冒泡为止,且不小于两小时,待表面晾干后方可镶贴。
C、严格质量检查制度,发现面砖有空鼓情况,应及时返工,重新粘贴。
以上是对“工程质量保证具体措施”的介绍,更多内容请登录鲁班乐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