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基础工程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从试验、设计、基础知识、平时作业等方面,提出了适应大土木背景的基础工程课程考核方式,指出该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和能力考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反映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是一种能促进师生共进的考核模式。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将来处理地基基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下理论基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考核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考核是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评价的手段,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在目前,宽口径,大土木教育背景下,采用怎样的一种考核方式才能更为合理、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能力,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教学研究和探索。
1基础工程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工程的教学中,多数老师反映内容多,课时少[2,3],学生则普遍反映本门课的学习较为枯燥,而一直沿用的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各占一定比例,最终确定总评成绩)备受诟病。例如:平时成绩缺乏依据,期末考试又多采用一套试卷来进行考试,试卷形式标准化,客观题多,主观题少,多数学生平时学习不积极,考试前突击记忆,造成了学生轻视过程学习,只在乎结果的现象,考试后知识又全部忘光,这种情况违背了我们教学的初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摸索出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过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动力,能真正反映学生专业水平,并且能促进师生共进的考核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调整,逐步形成了一种更为合理的基础工程课程考核方式。
2适应大土木背景的基础工程考核方式
该考核方式包含了四个部分:试验部分考核,设计部分考核,基础知识考核和平时作业考核。其中,试验部分考核和设计部分考核,属于知识点的考核,也是实践性考核;而基础知识考核和平时作业考核,则属于知识面的考核,也属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平时作业,试验部分,设计部分属于阶段性、过程性考核,放在所需知识点教学完成后,而基础知识考核则属于结果性考核,放在本课程全部知识点讲解完成后。
2.1试验部分考核
基础工程课程试验,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的一次实践,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本考核选择了加筋挡土墙的设计试验。该试验部分考核占到总评成绩的25%。首先,教师讲解加筋挡土墙设计过程,学生设计合理的加筋方案,按照自己的方案安装加筋至模拟挡墙中,并加荷载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在实际操作中,把学生按每组4人~5人进行分组,在规定时间内,要求每组完成一份设计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试验,加荷,记录破坏荷载。其中,用筋少而荷载又大的设计方案是最优的。然后教师给每组学生的设计方案做出评价,给出分数。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这个试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专业课程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也可以有乐趣在其中。
2.2设计部分考核
设计是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应用,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基础理论,又能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设计部分考核占到总评成绩的25%。在考核中,选择桩基础设计作为考核内容。设计资料采用实际工程地质资料和实际工程中传递到基础顶面的荷载来计算。要求每位同学在2周~3周时间内,完成一份桩基础手算设计计算书。并鼓励有潜力的同学手算设计的同时,用PKPM软件进行设计,两种做比较分析。在实际操作中,把学生按每组4人~5人进行分组,教师给每组一份设计资料,每组设计资料不同。要求组内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讨论,但每位组员的计算不应该相同。
2.3基础知识考核
基础知识考试采用从试题库中选题,最后形成一套能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点覆盖面又大,难易适中的考卷。该考卷力求能较为全面评价学生对此课程整体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该基础知识分考核占到总评成绩的35%。平时教师要注重试题库的建立和维护。试题库中考题形式要多样,有填空,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计算题。试题库按章节建立,并区分难易程度。试题库需要不断地填充和更新,填充新的知识点考核和知识点的新考核形式,更新与新规范不相适应的习题。
2.4平时作业考核
学生平时作业作为对教师教学的及时反馈方式,不可或缺。该平时作业考核占到总评成绩的15%。作业应该既包括有基础概念和理论的问答题,还应包含重点的计算题,例如:柱下独立基础的计算,墙下条形基础的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和群桩承载力的计算等等。为了避免学生抄袭,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该部分成绩只与能否按时交作业的情况,做作业的认真程度和交作业的次数有关,而与每次作业的对错无关。
以上是对“基础工程考核问题的分析”的介绍,更多内容请登录鲁班乐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