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建筑设计中的外部造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一、高校体育场馆的外部造型特点

1.现代性

现代感主要是新技术新材料方面的体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发展的前沿场所,更应该充分在建筑中体现出来。尤其像体育馆这种大跨度的空间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同时现代感强的表现形式不断地给校园注入新鲜的活力。

2.经济性

我们知道,体育馆的造价和维护较其他的校园建筑要昂贵得多,作为不以盈利性质为主的高校来说,经济上确实是个主要问题。因此经济性也作为影响高校体育馆建筑形态的一个特点之一。研究中,调查了武汉几所高校的体育馆建设,主要有如下几类。

(1)传统型。一般指的是80年代的体育馆建筑,这个时期的体育馆建筑功能单一,大部分都只设有带看台的篮球馆,立面变化少,为了体现高校严谨的求学态度,几乎所有高校的体育馆建筑都采用的对称的手法。例如,武汉大学工学部体育馆(见图1),严格的左右对称,取得视觉上的平衡,也体现学校建筑的严肃性,并利用架空平台与前面的广场突出入口的重要地位。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再一个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和模仿,例如武汉大学体育馆宋卿体育馆(见图2),柱网小,跨度窄,立面左右对称,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的手法,柱檐明显,装饰有斗拱,左右山墙采用风火墙,文化传承明显。这些都体现了当时体育馆建筑和当时校园文化的特点。

(2)现代型体育馆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观念也越来约开放,校园不再成为单一文化的传播地,学生对高校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对称,古板建筑以不再满足使用者的喜好。因此,高校体育馆建筑造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体量增大,综合性加强。一方面学生人数增多,需要更大面积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从传统的供校内比赛训练的室内场地过渡到能支持地区比赛,甚至电视直播的场地。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馆(见图3)不仅满足本校学生学习训练之用,同时也为光谷地区提供比赛运动场地。造型上也由传统的方形逐步向流线型、大跨度转换,动感十足。

(3)经济型体育馆建筑。随着高校合并和扩招,高校向综合性方面发展,所占地面积越来越大,院系也逐步增大。除了有代表性的体育馆建筑外,更多的高校也发展了很多经济型建筑。以满足人数众多的高校学子的日常室内锻炼需要。这些经济型建筑,很多都是由高校内的厂房改装而来,条件简单。纯粹是为了满足功能方面的需要。像武汉大学宋卿体育馆旁的风雨操场(见图5),因为宋卿体育馆已经满足不了学校的发展需要了,因此,在它的旁边建立了一个由厂房改建的临时体育馆,简单的厂房围合结构,大体量开窗,满足照明。大部分的学生活动都在此进行。

另外就是武汉大学信息部体育馆(见图6),红砖红瓦,加上白色的窗沿和竖条的落地窗以及屋顶上的侧天窗。经济的造价和传统的外形也颇为学生青睐。“每个地方的特征是由不断发生在那里的事件的模式所赋予的。”事实上,事件的发生与空间本就是不可分的。事件的发生由特定的空间模式支持,成为事件与空间为一体的模式,这正是沙坡尾地区居民公共空间形成的契机。龙王庙前的“社区会所”的形成,正是由于每月惯例的渔民祭祀活动。

而骑楼居民区中,居民将街巷作为客厅、餐厅甚至厨房的延伸。另一方面,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沙坡尾民居为骑楼建筑,后门正对着厦港避风坞。不但视野开阔、风景优美,而且享有一定的私密性。沙坡尾民居的前店后宅布局形式使得室内空间较为逼仄,也促使居民将室内活动,将用餐、待客、缝纫、洗菜择菜等琐碎家务移到户外。如此一来,公共空间的活动极大地被丰富。事件的发生和事件模式的形成,即是居民亲自参与了空间设计。尽管是无意识的,却让居民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极大地增强了居民对空间的认同感。

3.尺度亲切

当代规划和建筑设计师在城市建设中的好大喜功往往使得空间设计失去亲切的尺度。沙坡尾居民区的尺度适合于生活和交往,含蓄而易于接近,这一点正是街巷文化的魅力所在。

4.柔性空间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生活空间区划常被简要概括为“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两种。在城市居住区中,公共空间有社区会所、街心公园等,私密空间则主要指家宅之内的空间。在“邻里单元”理念的指导下,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被分明地切割开。虽然在规划上清晰明朗,却无形中破坏了人居交流肌理。穿插在沙坡尾居民区中的街巷创造了介于公共和私密之间的灰色空间,成为了私密与公共空间中的过渡性“柔性空间”。对于居民来说,它们无疑比街心公园等刻意为之的公共空间更加易于接近,使居民的活动在私密与公共空间回旋时的生理与心理上更加轻松自如。

5.街巷文化

广场是欧美国家城市空间的核心,作为“城市客厅”,汇聚着自由思想。在东方文化中,广场却并不适用。东方的农业文明中,人们重土安迁、安分守己、恪守等级制度。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便渗透在街头巷尾、市井之中。正如黑川纪章所说:“欧洲的传统交往中心是广场,而中国和日本的生活中心则在街道之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提倡功能主义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法为人类文明带来了城市功能分区、公共卫生、快速交通等。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成就,彻底改变了工业革命之前的城市混乱、肮脏、低效,充满死亡和犯罪的恶劣局面。

然而,这种新的规划科学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1)过于强调功能分区,某种程度上了城市生活的多元化;(2)对快速交通的崇拜,破坏了步行范围内的社区生活,并最终引起了大范围的交通拥堵问题;(3)空间规划得过于细致和按部就班,将人置于空间之下,剥夺了人对空间再创造的能力,使居住者被迫屈从于空间设计;(4)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区域被彻底分开,生活的单元也没有交集,因此难以形成社区文化。综上,现代城市建设的后果之一是瓦解了城市的老社区,瓦解了潜在的社区传统、凝聚力、与和谐的气氛,并且难以建立新的社区人际、户际脉络。这样的现状则应促使设计者对现代规划科学进行反思,对功能主义的规划方式进行改进,寻求社区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在对现代城市住宅规划的模式的检讨中,笔者认为,开放空间和中性空间的缺失尤其值得引起重视。

二、对新社区建设的建议

经过自建国以来60余年的发展,中国人对城市建设的要求已经从单纯地追求“物质的城市”逐渐跨入追求城市文化意识的领域。显然,现存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落后于这种需求。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相应地,各地城市文化也应多元化发展。如今,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却趋向同质化。城市之间互相模仿、互相攀比,盲目追求现代化的“城市感”。近年来,许多城市开始对城市特色进行宣传包装。然而,对城市文明的塑造却往往停留在表面。通过景观设计、城市庆典设计等手段,以肤浅的方式为城市贴上各种标签。城市规划过程中,居民的生活需求常被忽视或片面化。在新社区的规划设计方式上,笔者有三点建议。

(1)规划部门需要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对当地的文化脉络,只有对老社区的场所精神得到掌握和体会之后,才能进行规划方案布局。(2)尊重社区居民的意见。在设计过程中,将当地居民纳入到设计团队之中,并且要求设计人员真正听取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来进行空间设计,而非将居民顾问当作“壁花”。为实行以上两点,在规划对象当地设置设计基地是非常有利的方式。

(3)在空间规划案执行完成之后,设计团队定期回访并更新设计。将空间设计作为一个长期的项目,而非一次性的工作。居民的生活是长期的、动态的、延续的,生活空间的设计也应该是没有始终的,长期的过程。任何一次性的空间设计行为都是武断的,都会损害人居生活和场所文化的连续性。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看,在规划中应大量运用柔性的空间,而非精确设计的功能空间,调动居民在空间实践上的主观能动性,不刻意限制空间,而是由居民的空间实践来产生空间。将场所精神,而不是空间功能,作为设计方案的出发点,充分尊重当地的空间文化。在建设新型居住区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考虑到的不仅仅是居民在个体生活上的便利性。只有保护当地文脉的连贯性,才能保护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促进人际间的交流。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资质介绍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