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筑业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解答。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作为相关行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之一,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89年到2001年,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以下同)建筑业增加值从794亿元增长到6462亿元,年均增长12.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同期增长速度(( 9. 3 %) ;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7%提高到6.7,达到了支柱产业的指标标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居第4位(在工业、农业、商贸业之后),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贡献。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前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小康社会的建设必然会加速我国城镇化的进程,而城
镇化的加速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的大发展,这必将为建筑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可以预计,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将会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显著。
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建筑业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
(1)建筑业的总体规模虽大但经济效益普遍不高。目前我国建筑业包含6万多家施工企业,1.2万家设计企业以及2.7万家房地产企业。据2003年统计,全行业完成初步设计投资额12172亿元,完成施工图设计投资额18663亿元,实现勘察设计总收入931亿元。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5%左右,年工程量堪称世界之最。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盈利情况不佳,我国2000年建筑施工企业产值利润率为1%,资本金利润率为8一10%,而日本公司的产值利润率为1 -2%,资本金利润率为20一35%。
(2)我国建筑业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额还很小,与我国建筑业的规模很不相称。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型国际承包公司的市场占有额呈上升趋势,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市场占有额的绝对数还很小。据英国一家研究机构的报告,目前全世界的国际工程合同总额每年在1万亿美元左右,但2001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为130亿美元,仅占全世界国际工程合同总额的1.3%。此外,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跨国流动劳动人口量大体保持在2000万人到3000万人之间,而2000年末我国在外劳务人数为42万人,仅为全世界跨国流动劳动人口总量的1%一2%。
(3)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工程建设过程中损失与浪费惊人,节省的潜力巨大。据美国1999年有关部门统计,在总造价为6500亿美元的众多工程项目中,由于超预算、错误设计与施工造成返工、工期拖延、管理不当等带来的损失与浪费达到2000亿美元,约占投资额的30。我国尚没有做过类似统计,但我们估计浪费现象会更严重。
造成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筑业管理和技术手段的落后。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长期以来是一个劳动密集、粗放经营的行业,管理水平和科技贡献率不高,据有关部门测算,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经济效益的增长中只有不到30%是依靠技术进步获得的,而这个数值在我国其他一些行业达到了50%。
在新世纪之初,我国建筑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加入WTO三年内将对外商开放建筑业,前不久这一承诺已经部分提前兑现,这将使这一行业的竞争更趋激烈。面对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的国际跨国公司的挑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才能与之抗衡。尤其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如何充分利用21世纪新的技术资源,加速我国建筑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急迫任务。
近年来,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对“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各国经过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已经进入到推广和应用阶段,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据1999年英国Latham报告指出,英国建筑业在5年内,通过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新的方法、加强培训等可节省约30%的建筑项目成本。由于网站的使用,英国建筑市场每年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同时施工工期缩短15。美国的招标网站和建造网都宣称通过将建筑市场带入互联网可以节约30 % -35%的项目成本。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虽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增加30%的投资,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从而增加85%的经济效益。
2 发达国家建筑业信息化现状
199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国际建筑论坛”上,与会的三十多位国际知名专家一致认为,建筑业在过去5年的变革大于前50年,是信息革命给建筑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总起来说就是建筑业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1)建筑业电子政务;(2)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3)市政公用事业的信息化管理;(4)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就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推进建筑业信息化过程中采取的举措而言,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其结果是在实现信息化上存在不平衡。具有共性的举措之一是重视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研究。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早在1989年就成立了跨土木工程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研究中心LIFE ( Center for Integrated Facility Engineering),十多年来,该研究中心得到充分的科学基金和企业赞助,在建筑业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先驱性的工作,对美国乃至世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带头作用,也为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和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欧盟投入巨资组织了ESPRIT(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战略规划),完成了COMMIT, COMBINE, ATLAS等著名的研究项目,发表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各方面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举措之二是政府率先建立信息化系统,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例如,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建筑业的有关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取必要的信息,办理相关的主要手续。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建立了政府项目的招投标、采购系统(日本、中国台湾)、政府工程承包商数据库(英国)、建筑项目设计报批管理系统(新加坡)、公共项目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中国香港),收到了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各种腐败行为的效果。
日本的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96年5月,日本建设省做出了关于针对公共建设项目推进信息化的决定:于2004年前首先在建设省直属的国家重点项目中实现信息化;于2010年前在全部公共建设项目中实现信息化。这意味着,从2004年起,要想参与日本国家重点公共建设项目,无论是进行工程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或者分包等,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规程行事。从项目的招投标、过程管理信息的提交,直到竣工资料的提交,都必须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电子介质来进行。而从2010年起,日本任何公共建设项目都会附带这样的要求。
美国不仅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而且在实行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别是在使用基于因特网的协同工作系统来开展项目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Autodesk公司研制的Buzzsaw平台已经成功地用于近65000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另外,类似Buzzsaw平台的还有Honeywell公司的MyConstruction平台、Unisys
公司的ProjectCenter,在实际工程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总的来讲,虽然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建筑业信息化方面走在我们前面,但也还是处在起步阶段,不少问题仍然有待解决,这就给我们留下了追赶和超越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