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或治理,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降低潜在的环境风险。为了保证修复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引入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已成为必要的管理手段。本文通过对工程监理与环境监理在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差异和工作重点的分析,探讨了两者的联合工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土地少,城市土地资源尤为稀缺。目前工业企业关闭或搬迁,会产生大量污染严重的工业场地,不仅不利于土地开发和再利用,而且会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或风险控制已成为社会发展和改善城市人民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逐渐意识到污染场地问题的严重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来推动污染场地的治理。
为其他城市提供实践经验,然而,由于各地污染场地情况不同,如此一来,修复治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升级,但部分施工队伍的修复技术水平和环保专业能力却无法保证修复工程和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因此,在修复工程中引入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等方式进行过程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修复工程的各个环节,以提高修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促进修复工程的顺利完成,使土地重新具备开发利用价格。
1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特点
紧迫性,土壤污染日趋严重。被污染的土壤不仅无法开发利用,而且隐藏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居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急需开展修复工作。多样性,污染土壤具有不同的污染原因,污染程度和污染因子,呈现出多样性和复合性特征,如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复合污染等;专业性。由于污染场地污染类型不同,修复技术难度大,且修复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性,修复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和专业的工程,不仅需要专业的修复设备和施工人员,还需要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监理人员。
工地修复工程中工程监理与环境监理的区别与联系
在开展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前,明确工程监理与环境监理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确定各自在
现场整治过程和开展现场工作的效率更高。
2.1差异
工程监理的工作对象是修复工程本身以及与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有关的事项。其监管内容主要围绕工程建设进行,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建设资金等,通俗地讲就是“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工程监理现场监督管理,了解建设资金流向,使之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保证建设材料的质量安全,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发生。同时严格检查施工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了解脚托,用电是否安全,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是否到位。此外,监控项目进度,使其在规定的时限内按时完成,有利于控制整个项目的预算管理。环境监理的工作对象是环境保护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和受工程影响的外部环境保护。
环境监理根据工程环保技术文件对施工过程中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生态保护等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采取环境监测等手段验证实施效果,实现对修复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通过解决修复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不断提高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修复工程也是一项环保工程。修复效果是通过效果评估验收的重要条件。修复施工内容也是日常监管的重点。因此,环境监理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环保专业能力,还需要一定的工程专业知识。
2.2联系人
首先,双方监理都是受建设单位委托的第三方专业咨询单位,都需要签订监理合同,确定项目总监,成立项目监理小组,制定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作原则。其次,双方的监理工作以工程修复技术文件为主,如修复技术方案,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监理目标一致。再次,就监理的工作时间而言,两者都需要从工程开始到修复工程整体施工结束进行干预。最后,在现场督导过程中,两者要加强沟通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讨,共同督导共性问题,以达成一致意见,促进修复项目有序开展。
工程监理要点
工程监理是指工程监理机构受修缮工程发起人的委托。根据有关工程监理法律法规,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安全质量标准,采购材料文件及签订合同,在施工p期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完工。污染场地需要修复的重要原因是严重影响土壤和水资源质量,修复过程中工程监理最重要的是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工程监理的重点和核心。其中,工程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污染场地修复项目,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关注施工前期各类临建设施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修复工程量。如开挖修复大棚建设,临时码头和硬化地面施工,在修复期间,重点关注修复机械和施工材料的配置,污染修复区域的放样,开挖修复后基坑的审核,污染土外运进度,称重计量等。
环境监管要点
环境监理的工作定义是指环境监理机构受修复项目发起人的委托。根据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项目修复技术方案,施工方案,环评文件和审批要求,对修复过程实施专业环境咨询服务,协助和指导修复单位在修复过程中落实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或减轻修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开展环境监管工作:
4.1施工前阶段
前期建设主要涉及工程设计资料审查和前期临时施工设施建设。首先,要及早介入项目设计阶段。深入研究项目技术报告和环评文件,在此基础上,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环保专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判断拟采取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噪声等防治措施是否全面可行,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施工方案,环境目标和监理重点,制定环境监理工作实施细则。其次,在正式修复施工前,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审核确认的施工方案,完成硬化地面,密闭大棚,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等各类临时施工设施和环保设施的建设,确保具备下一步修复施工的条件。
4.2修理施工阶段
在修复建设阶段,环境监管不仅要关注建设内容和修复效果,还要重点关注二次污染防治的落实情况。首先,严格监督施工单位采用的修复工艺,施工范围,化学品的使用等是否与修复工艺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相一致,如基坑开挖范围和深度,修复设备的配置,类型和附加等
化学品的离子比等。对于发生的任何变更,在实施前都要督促其履行变更程序。其次,修复施工过程中伴随着二次污染的产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环境监管的重中之重。废气方面,要特别注意修复过程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修复区内建设密闭温室,减少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配备废气处理设施,有组织地处理达标排放,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理方法。同时,还要注意施工扬尘,裸土区要及时覆盖。日常巡查时,臭气排放明显的区域应配备臭气抑制剂进行喷洒。
在废水方面,要监督各类废水是否配备有效的收集系统和废水处理装置。对于露天临时堆场和施工区域,应注意收集初期雨水,防止污染后的雨水对非修复区域造成二次污染。如发现原埋污水池存在污水,应及时上报,并进行专题处理。噪声方面,要检查高噪声机械设备是否安装消音降噪设备,周边是否建立噪声隔离带,严格规定施工时间,避免周围居民休息时间。固体废物方面,各类修复施工产生的次生危险废物,应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落实处置去向,并落实危险废物转移清单制度。对修复期间挖掘出的不明物质或易燃易爆物品,要及时上报,专题处理。
修理现场监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5.1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要求,确保修复场地达到预期修复效果,国家生态环境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污染场地调查,修复和效果评价管理文件,环保标准和技术指南。然而,作为修复阶段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管工作尚未在国家层面确认工作定位,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因此,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在开展场地修复工程中仍面临以下问题:(1)修复工程中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范没有统一的要求,容易造成现场监理工作各司其职,互不沟通,处理问题不能产生统一意见等情况,影响修复工程的质量和效果。(2)两者的监理工作既有重叠,又有本质区别,有些项目容易出现相互替代的包容性工作模式,强化了主导方的监理工作,弱化了教授的监理工作
会要求对方,而不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做好监督管理工作。(3)修复工程监理队伍还比较薄弱,缺乏专业性。
5.2完善意见或建议
(1)逐步完善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制度。在法律层面确立相关监管工作的合法性,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同时,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从事环境监理,工程监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锻炼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二)加强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配合。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监理对象和内容不同,因此在修复时应明确双方的职责范围,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应协调两者之间的工作,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在监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工程监理过程中涉及环境问题。双方需要制定科学的监理方案,才能顺利完成修复工程。(三)环境监管提前介入。污染场地不同于一般的建设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应从修复工程开工前提前到污染场地的野外调查。因为污染场地在废弃前是一些生产化工产品的工厂,要让环境监管机构介入工厂拆除前的治理工作,合理安置剩余的生产设备,管道,废弃物构筑物等。拆迁过程中应提供相关专业指导,降低拆迁及后续修复的环境风险。
结论
在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引入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对提高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质量,控制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正义。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要各司其职,严把现场管理关,同时相互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推动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