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砌体结构薄弱部位如何防控

发布时间:2018-07-06

砌体结构薄弱部位如何防控呢,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一、砌体与柱或混凝土墙的拉结筋设置

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拉结筋的位置与砌块模数不相符,拉结筋的长度及弯钩方面的问题。填充墙的拉结筋在混凝土构件内的锚固,有些采用预埋、有些采用后置筋的方式。

后置筋一般是在砌体施工前使用机械钻孔并注胶用粘结植筋的方式锚固于混凝土内,与砌块模数对应较好,但其缺点是钻孔时,如果不利用有关检测仪器检测主筋位置并避开主筋,则有可能对柱主筋造成损坏甚至打断主筋。而现实施工中采用植筋方法的比较多,但很少有施工方去检测主筋位置的,因此施工时应慎重。

对于砌筑中常用的预埋方式,各地施工做法也不一致,缺点是预埋位置易偏移,与砌体灰缝不对应。砌筑时遇到这种情况,不应对拉结筋硬折,有些折成直角弯入灰缝内,而应通过砌体与柱之间局部设置混凝土块现浇方法,拉结筋在混凝土内通过一定斜度压入灰缝内。对于拉结筋伸入砌体内长度,应根据有关标准图集中不同部位柱的抗震设防烈度选择不同的拉结长度锚固。

二、填充墙体中混凝土连系带的抗震构造

对一些超长超高的填充墙体有些设计要求不具体明确,施工时一般只在墙顶部加一些固定件(用扁铁制作)。这对于墙长较短、层高不高的墙体是有效的,但按照有关标准图集构造要求,对填充墙高度大于4m时,应在墙高一定部位(最好是门洞口上部)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连系梁;墙长大于5m时应在墙顶按1.5m间距设置固定件,同时对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应在墙长中部设置构造柱,该处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这样做既能通过纵横向的柱、梁将大片墙体分割为小单元,增强抗震性能,也能减少墙体面积过大,干缩变形后形成的竖向收缩裂缝。同时针对构造要注意以下问题。

(1)填充墙设置构造柱时,柱筋在顶部应与梁有可靠连接(下部采取插筋插入梁内),不应将筋断开。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在梁底放置埋件与柱筋后焊接。有些在施工中将梁底混凝土保护层剔除后将柱筋与梁底主筋进行焊接,此种做法不可采取,会对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对一些空心砌砖,如设计有芯柱的,特别是在抗震设防地区,宜改为混凝土构造柱,一般芯柱混凝土浇筑不易振密实,浇筑的混凝土质量难以检查处理。

(3)对一些工程中使用过薄的填充墙砌筑材料应加以限制。如果工程设计使用100mm厚蒸压加气块作为填充墙体砌筑材料时。该部位墙体高度4.0m,墙长有些也大于5m,使用该材料问题:

①砌筑不方便;

②墙体高厚比不符合要求,墙体稳定性极差,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如按照上述在墙体中加设混凝土连系梁或柱,构件截面宽度也只能为100mm,混凝土难以浇筑振捣,施工难度增加。因此设计时对填充墙体应控制在合适的厚度,特别是在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较高的地区。

砌体内埋设线管

1设置管道井

对公共及较大体量建筑物,宜在线管较集中的楼梯间或适当部位设置管道井,尽量避免在墙体内敷设线管过于集中的弊端。

2加强两侧墙体的整体性

对必须在墙体内敷设线管的,应有一定的技术构造措施,来加强两侧墙体的整体性。如对多根线管集中于一处需要埋设的,该处墙体两侧在砌筑时可留设马牙槎,在墙厚范围内两侧支模现浇混凝土,同时在敷设线管高度范围内按配筋填充到线管缝隙内。通过这种措施处理,能有效加强墙体整体性。并不是说对所有埋设竖向穿线管的墙体都这样做,否则施工麻烦也不经济。在一些砖混结构内墙中,对一些单根且直径较细的穿线管,可直接在砌筑过程中埋设到墙体内,但在宽度小于500mm的承重短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向线管;空心砖砌体可直接敷设在中间空心部位。

3砌体内水平埋设线管的方法

上述是竖向线管埋设做法,还有一些在墙体内水平埋设线管的情况。不应采取在墙体表面水平开凿线槽,也不能将线管放在砌块上,然后在线管两侧用碎砖或不完整砌块“包砌”的错误做法。而是应在需要埋设水平线管的位置铺设一层配筋混凝土现浇带,将线管敷设于混凝土中间;或者提前考虑制作与墙厚相同的带U形槽的混凝土块,水平砌筑于需埋设线管的墙体部位,将线管埋设在U形槽内,后用砂浆或混凝土灌实,提前考虑预制混凝土槽更加方便施工,尤其确保砌体的整体质量。

砌体洞口过多且集中

问题1:承重砖砌体中的洞口问题

洞口设置较多或较集中对承重墙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砖混结构的楼梯间部位。在一些工程的主体检查验收中,发现在该部位存在较多的共存不规范问题如:消防箱、水表箱、配电箱、空调控制器及地热采暖的分水器箱、闭路电视及电话等众多的“箱体”预留洞口,均分布于楼梯间及走廊纵横墙体上,使该部位墙体被大大小小的箱体预留洞所分割。同时一些预留洞之间只用120mm宽小砖柱隔开,上部过梁则支撑其上,有些楼梯梁又支撑在过梁上,形成集中荷载。

问题2:填充墙体中的洞口问题

在对一些框架结构的施工检查验收中,特别是一些中间为走廊形式的写字楼等工程或其他公共建筑,走廊两侧填充墙体上除门窗洞口外,以上所说的一些“箱体”洞口也比较多,门窗洞口与“箱体”预留洞口高低错落,洞口之间也仅用很短的墙体相连接,墙体整体性、稳定性极差,给人一种不安全感,抗震能力也存在极其严重的危险隐患。

(1)土建及安装设计人员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协调意识,一些预留“箱体”洞口位置反映在安装图纸中而不是土建图中,而安装设计人员不一定从结构安全角度及抗震角度考虑这些不利影响。

(2)具体到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及监理人员缺乏结构安全、抗震意识,一味“按图施工”,没有意识到对这些洞口应该采取抗震加固构造的措施。实际应用时,不管是框架填充墙砌体还是砖混结构承重砌体,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处理洞口过多、过于集中对墙体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方法。

填充墙后砌的时间控制

填充墙体一般是不承受来自上部构件荷载的压力,仅作为围护或隔墙的作用。但在施工现场经常可看到一些填充墙体,在没有浇筑上部混凝土构件时就已经砌筑,然后混凝土直接浇筑于砌体顶部,看上去省却了支设底模的工序,但是对下部砌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砖混结构阳台挑梁下部砌体及一些120mm厚墙砌体易出现以上问题。

对前者,挑梁混凝土直接浇筑在下部填充墙体上,挑梁的结构受力因此被改变;对后者,120mm厚墙体较薄弱,也不适宜承重。同时,如按此方法施工,在上部构件的荷载作用下,均可能引起填充墙体竖向裂缝或者抹灰层开裂等质量问题。现场施工及监理人员应对填充墙体的砌筑时间进行控制,坚持做到后砌,不应出现以上错误的施工方法延续下去。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