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公路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便利了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也是对于经济发展有所保障。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对于路基路面的质量要求相应提高,在提升经济投入的同时在管理方面也加大对于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求,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切实避免常见问题的发生。
一、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类型
1、边坡滑塌
边坡滑塌是最常见的路基病害,根据边坡土质、破坏原因和规模不同可分为塌方和滑坡。塌方是由于土质边坡向下移动造成的。主要是由水损坏和施工不当引起的。滑坡使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地质条件造成的破环。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决定了边坡稳定性的丧失方式,如坚硬岩石边坡失稳以崩塌和结构面控制型失稳为主,而软弱岩石则以应力控制型失稳为主。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能越好,边坡稳定性越高。边坡太陡、选用不正确的倾斜层次填筑、土太湿、坡脚被水冲刷淘空。
2、路基变形
深填、高填和半填半挖填方,往往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出现下沉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施工时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施工措施不当以及含水量等原因,使路基因为密实度不够而容易变形。另一方面往往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量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出现这种问题,会使路面变形、开裂和下陷,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型超重车辆和超载车辆的增多造成现有公路等级过低无法满足超重车辆的要求而受重压而变形。
3、路基沉陷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的路基是最容易沉陷的,软土含水量大、抗碱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由于路基底部遭受水侵蚀,会在路面底下形成大面积空间,坡脚又不能进行支撑,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路面就会出现沉降、塌陷等现象。整个问题的造成,有一部分是自然原因,但也有人为原因,在公路当初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完整考虑施工的路面状况以及一些问题的预防措施,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没有保证软土地基路段预压时间,结果造成公路路基沉陷现象的产生。同时我们也看到,路基塌陷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尤其在夜间极容易造成车辆损害和人员伤亡事故。
4、面层不平整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上。沥青混合材料配合不合理,比如油石比较大,就可能导致路面产生鼓包,油石太小,就又会造成路面松散的情况产生。同样如果其它材料使用的不合理也会造成一系列的路面问题。而当沥青混合料在搅拌时出现意外情况,比如含水量大、温度高,造成搅拌不均匀,会致使路面难以铺成,温度过高还会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路面的质量。
5、路面早期破损
如果施工不当,在公路工程完工早期容易出现路面破损情况。由于各种原因,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没有严把施工的质量关,没有严格控制终压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造成了横向裂缝的产生。由于片面追求个别不合理的指标,没有全面考虑面层的综合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结果造成路面的不必要的破坏。还由于没有综合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结果造成了一些意外的问题产生,给路面造成很大破坏。
二、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1、路基治理
路基的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公路工程的关键,必须要经受得住时间、车辆超载、雨季和寒冷冬季的考验,所以在进行路基工作时要严把质量关。针对不同土壤,尤其是软土,我们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保证路基压实符合要求,达到在软土情况下路基压实的施工质量标准。其次,在路基填料时,尽量采用沙砾及可塑性高和含水量符合规范的土,而不使用淤泥、含草皮土、有机土和含生活垃圾的土,在选择填土的类型问题上绝不偷工加料。其三,完善排水措施,为保证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必须控制破坏路基稳定性的水的含量,并将其排到路基范围之外,防止漫流和下渗,因此要十分注重路基的排水工作,争取做到最优化。对于已经发生的路基病害问题,主要有开挖回填、充填、桥跨和注浆几种手段,在这几个方法中,通常采用的是开挖回填和充填,对于破坏较轻还保留路面的路基采取开挖回填措施,对于破坏十分严重的主要是采取充填措施,针对其它情况有时采用桥跨和注浆手段。
2、路面问题的治理
从根本上说,防止路面问题的产生还得从保证路基的质量入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路面出现损害问题的现象还是很多,所以在做好保证路基质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应做好路面治理工作的准备。关于路面治理,我们也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2.1对于路面的不平整现象,尽力采取简洁措施。
2.2对于路面出现的裂缝问题,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完后用水泥浆抹补。而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再进行施工。
2.3要注意在路面治理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以免治理不当,再次出现路面破坏现象。
3、边坡防护与加固治理
路基和路面治理应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首先,工程防护要结合当地环境,根据不同地域采取不同措施,护面墙防护、锚杆防护以及土工合成材料防护等手段要结合实际情况。其次,在注重工程治理的情况下,也应注重植物防护。植物防护是一种长远措施,不仅可以美化公路、调节温度,而且可以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可有力的保护路基的稳定性。
4、边坡变形与失稳治理措施
边坡是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的统称。边坡在复杂的地质力作用下形成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边坡变形主要表现为路基路面危岩、位移、倾斜,对于边坡破坏较严重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边坡变形与失稳。路基防护是保证路基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治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边坡变形的过程中,应结合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根据边坡的不良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加固治理与防护工程特色。在山区修建公路的时候,主要选取适用性强、易于操作、工程负效应小的措施,以预防崩塌、落石、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山体或边坡变形,如抗滑桩、锚杆(索)、挡土墙、削坡和灌浆等,使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塌方、滑坡的物理力学条件和地质条件。
5、岩溶地区路基治理措施
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岩溶地区的地基问题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对于岩溶地区路基的治理,应从整体上把握岩溶地区的路基概况,结合实际地质条件,理清岩溶发展规律和分布规律,以便在岩溶地区进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时制定合理的处治方案。岩溶地区的地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大型且局部严重的岩溶路基路面病害地段;二是不太严重的中、小型岩溶路基路面病害地段;三是路基基底的岩溶泉和冒水洞;四是路基基底的开口干溶洞等。具体说来,对于大型且局部严重的岩溶路基路面病害地段病害的治理,应搞清楚岩溶地段的具体位置,尽量设法绕避进行公路工程建设。对不太严重的中小岩溶地段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时,应选择其最窄的、最易于采取措施的地段通过,对岩溶水宜以疏导为主,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方法,不宜堵塞,一般可采用排水沟、泄水洞等疏导岩溶水。
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类路基路面的施工问题,若不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将有可能对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和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应加强对常见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并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技术处理措施进行有效治理,以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良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