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作为生态体系的基础,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很重要的作用,它与其他环境一起构成相对独立的完整生态系统,河道的基本就是水与土的,而水土也是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危害到生物的生存,导致硬质化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环境保护和河道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利益统一,需一起考虑。
(1)构建水生完整生态系统。现代河道治理的要遵循人鱼之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正确的处理水利工程与河道生态关系,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稳定生态系统。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稳定性就是在外界的不利影响情况下,依然保持自身发展方向,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可持续性就是自然环境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之下,能够提供自我发展的动力,能够按照规律循循渐进的发展下去。生态水利就是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来维持长远的发展。
①构建水产植物链。植物可以将环境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我们通过在河道里种植城水植物,例如黑藻、伊乐藻、金鱼藻、水草和其它水生浮生植物,以吸收和转化水中无机物和淤泥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降低水中的氮、磷、钾及必要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转化率,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发展。提高水的自我纯净能力和水体的含氧量。此外种植水生花卉不仅可以改善城市面貌,而且可以提高净水能力,美化河道,减少水污染。
⑦构建水生动物链。增加各水层的鱼类数量,引殖鲢鱼、鲫鱼、草鱼和螺对水体进行分层治理,以消耗浮游植物,有机粉末、腐屑、和巨大的微生物生物量。并引进摇蚊和水蚯蚓等底栖动物,维持生态净化水源。消除藻类。生态水利借助风力或是水流重力使漂浮的藻类汇聚于设置在河道很横断面上的“v”形护栏内,并在“v”形护栏上安装洗澡器,将聚集起来的藻华用泵吸至过滤筛的“富藻水”分配槽中,以过滤去除藻华。这些都是为了消除集聚在水面的水华和蓝藻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出现“赤潮”等藻类疯长引起的水体污染。
(2)确定河流基本需水量。生态需水量包括保证水生生物栖息所需水量,并维持水体自身净水能力的需水量,此外保证水面蒸发水量与降水量维持一定比例,维持河流水沙平衡的需水量,维持河水盐碱平衡的生态需水量。
(3)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生态河堤。建立生态河堤,就是要适应生物生存和繁衍,增强水体净化作用,调节用水量、洪存补旱。
(4)建设趋于自然的水利工程。模拟生态自然状态,趋于自然化的河流的建设包括河道的治理和护岸的治理。丰富河道生态环境的物种丰富度,尊重自然环境状态,提高这个环境的自然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