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的改造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8-01-25

非历史保护性旧建筑是与历史保护性旧建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历史保护性旧建筑是指标本式的保护起来的旧建筑,如故宫、颐和园、苏州明清私家园林等著名的古旧建筑。其价值在于研究、欣赏等精神文化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不需要改变建筑的原状,而是要诚实地、完整地保留建筑原状。我国有许多这样的古旧建筑,它们已经丧失原有的物质功能,但是作为历史的见证完整地保留原状是很合适的。本文所指的旧建筑并非以上建筑,而是一般性的旧建筑。他们没有受到保护,尚在安全使用期内,却已经不符合现代建筑功能,是一种介乎有历史保护价值和毫无再利用价值的旧建筑之间的一般性旧建筑。这种一般性旧建筑的表现形式诸如:废弃的工业厂房(因为其足够大跨度的空间成为诸多建筑师喜好改造的对象)、废弃的码头和火车站、破旧的私人住宅区等等。他们的命运要么被拆除,要么被改造。是选择简单地一拆了之?还是选择保留他们,改造之后转换其功能并被重新利用?显然,后者是相对科学的做法,有利于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城市的亲近感;有利于我们的城市保留其历史的痕迹,散发古朴的韵味。在欧洲,有很多改造废弃工业区的成功例子。在这些工业发达的国家,许多工业化时代的厂房和场地都失去了其原有的生产功能,大型工业区在告别了昔日的辉煌后面临改造与振兴。欧洲最大的传统重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就经历了这样的兴衰和再生。德国人没有采取大拆大建的除锈行动,而是将这里大片的产业基地保存了下来,他们将这个衰落的工业区变成了魅力无穷的创意产业、公共休闲和艺术活动场所,使得工业废区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功能。半个世纪前生产粗钢的旧设施、设备都保留下来供参观,形成一个完全开放的大众休闲区;一座废弃的瓦斯储放槽经结构加固变成一个潜水训练基地;巨大水泥构筑物原来是用来存放炼钢用的焦煤,而现在这些高耸陡峭的水泥墙壁被改造成了一个攀岩训练场;还有许多旧厂房被租给了电影制片者当电影场景;矿区内原来可以容纳数百人同时冲澡的浴室被保留下来改造成了舞蹈中心……德国鲁尔工业区工业遗产地的整体性改造和开发将这个破败的大型工业区神奇地转变成了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杰出的典范,提供了成功的宝贵经验。中国人习惯的思维方式是除旧布新,现在中国正以世界最快的速度推倒旧建筑,建造新工程。参加2004年首届北京建筑双年展的哥伦比亚建筑学院前院长说道:中国的城市20年来处于高速膨胀中,几乎是完成了欧洲过去100年的建设历史,这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也对于如何处理旧建筑提出了挑战。令人感到一丝欣慰的是,在全国大兴建设中央商务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会展中心、科学园区等一系列新的建筑要素的同时,旧的声音和势力也在不断繁衍,不断滋长。近年来,旧建筑的改建及重新利用已经成为建筑界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话题,旧建筑被重新界定身份,被赋予新的内容,产生新的价值,许多优秀的作品被认可和喜欢。从目前国内的现状来看,上海应该是走在这个思潮的前列,北京、深圳等其他城市也拥有成功的例子。我们就以上海、北京、深圳这三个城市为例,介绍一些旧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成功典范。上海是目前拥有最丰富的旧建筑改造成果的城市。苏州河、新天地、上海外滩三号、十八号等逐渐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时尚区域。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及其所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一时成为一种时尚。在新天地项目开发之前,该区域原来是一片拥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石库门里弄建筑。新天地的改造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图1)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群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而每座建筑的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量身订做,无一不体现出现代休闲生活的气氛。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但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感觉非常现代和时尚。新天地改造所取得的成功也掀起了举国上下旧建筑改造的风潮。而苏州河边的旧工业建筑也逃避了被铲除的命运,这里再次鲜活了起来。登琨艳是上海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第一人,1998年,他选定坐落在南苏州路1305号的一所2000m2的旧仓库,改造成为自己的工作室(图2)。在装修中,登琨艳尽可能地保留了仓库古旧的原貌:地板和立柱裸露着粗糙的木纹,墙面上陈年的白灰遮不住砖缝的裂痕。改造的主要工作只是清除垃圾、清洁环境,把通风的小百页窗换成透亮的落地玻璃窗。然而改造完的工作室,显得既古朴又前卫。随着登琨艳的入住,一批喜欢怀旧的艺术家纷纷来到苏州河畔,租下了大大小小的仓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据不完全的统计,苏州河两岸有画家、建筑师、设计师、广告人、影像艺术家等工作室100多个,聚集了1000多位艺术工作者。正是由于登琨艳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人的努力,这里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文化传播中心。在北京旧建筑改造的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798艺术区了。798艺术区位于北京东北方向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厂区所在地,1950 年代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顶目,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图3)798厂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在亚洲亦属罕见。2002年以来,随着一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一个集艺术中心、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广告公司、酒吧等于一体的艺术社区逐渐形成,绘画展、摄影展、实验戏剧、音乐会、时装发布会等艺术和商业活动非常频繁。在798艺术区还有一个有趣的景象,由于这里的工厂并没有全部搬迁,你常会看见路左是工厂,满身油腻的工人们忙碌生产,路右边是画廊,奇形怪状的艺术家到处乱串的场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时,也显得非常的和谐。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中地,798艺术区成为近距离观察中国当代艺术的理想场所,被《纽约时报》等国外媒体称为北京的SOHO,成为世界了解北京当代文化现象的一个窗口。而在中国最年轻的大城市深圳,也有改造的成功案例。一座80年代建的集合式厂房被改造成何香凝美术馆属下的OCT当代艺术中心。(图4)随着工业色彩的淡化,这片集合式厂房逐渐被闲置起来。这片旧厂房的建筑价值在于它无可复加的普通,在后工业时代它随时面临拆毁、埋葬的命运。基于对该地区历史价值的判断,为了保持这个城区的发展轨迹、历史记忆和作为一个普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设计者对它的前途进行了一次完全脱离常规意义的开发规则。OCT当代艺术中心也就应运而生。原有的工业厂房在重新定义和改造后,功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这座经过改造后的厂房所呈现的风格面貌,无论在空间结构、材质、装饰等方面都被赋予了极简主义的建筑特色,充分结合OCAT的宗旨与定位。以上所列举的都是一些成功的实践,这些原本有可能被拆除的旧建筑经过功能转变和改造利用,现在已经被国内外所认识和认可,并且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国许多城市都存在这样的旧建筑,他们可能将要或正在面临拆除的命运。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这些旧建筑,他们被重新定义后原有价值也将被重新诠释,成为可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宝贵场所。既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移,又体现其文化价值的延续;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负责。当然,如何选择有可塑性的非保护性建筑进行改造,如何在旧的结构和材料中融入新的元素,创造性地体现新旧对比的特殊美感,如何成功转换旧建筑的使用功能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等问题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课题。这也是我们今后可以研究的方向。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资质介绍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