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塔,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灵谷寺(中山陵景区内)。
灵谷塔建设于1931年,1933年建成,当时称国民革命军阵亡烈士纪念塔,俗称九层塔。八角九级,高六十六米,底层直径十四米,顶层直径九米,为苏州金山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混合建筑结构。塔内有螺旋式台阶绕中心石柱而上,计二百五十二级,每层均以蓝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有石栏围护,供游人凭栏远眺。
灵谷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设计,造形优美,典雅庄重,具有民族建筑风格和特点,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记载,在率师北伐、建都南京、统一告成后,1928年国民政府“眷念前劳,凯旋者概予登庸,惨逝者追加怃恤,惟兹阵亡将士杀身成仁,尸骨遍野,忠魂无依,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
灵谷塔的内外四壁上,镶嵌着青石碑刻。塔的八面,每层都有四门四碑。塔内计二十八块碑刻,第二、三、四层的十二块碑上,镌刻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日《孙总理北上时在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辞》全文,是于右任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标准草书遗墨。第五、六、七、八层十六块碑镌刻民国十三年四月十四日《总理孙先生在黄埔军官学校开学训词》,为吴稚晖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小篆所题,均由苏州吴县唐仲芳勒石。
灵谷塔外第一层是蒋介石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第二层是叶楚伦书蒋介石撰《遣阡表》,第三至八层是蒋介石撰“黄埔军校第一至六期同学录、序”各一篇,分别由戴季陶、张静江、钮永健、刘纪文、周伯年、杨天骥等人书写。这些记录国民革命和黄埔军校历史的碑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被人为用水泥覆盖,经过去水泥处理,除第一层清理涂盖砂浆后,重现“精忠报国”四字外,灵谷塔二层到八层的二十八块石碑空无一字,依稀可见一些凿痕。塔的第九层没有碑刻,供游人登临环顾钟山风光及绿浪涛涛的林海。
灵谷塔一层正面门楣上楷书阴刻“灵谷塔”三字,是高艺林遗墨。第一层背面门楣上镌刻“有志竟成”四个大字,是原中山陵园园林组主任傅焕光手迹。第—层东西门楣上分别镌刻“成功”、“成仁”四个篆字。
灵谷塔
更多关于“灵谷塔”等全国古塔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
企业资质,可以登入
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