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本身具有资金较大及社会影响较大的特点,如果项目资金使用不当、管理不善、监管不力,特别容易发生对社会影响恶劣的经济案件。全过程跟踪审计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同时要求在确定和审核管理中要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工期、投资额等各个要素,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投资目标效益的实现。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概述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独立审计机构(含其他社会中介机构)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建设项目实施期全过程各阶段的经济活动重点内容进行实时、动态的审计,发现实施期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求实现控制成本、节约资金,确保建设项目取得最佳效益。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更为注重事前审计,实行有效的事前审计有利于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化,也有助于投资目标效益的实现,确保建设资金运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功能
1.审计监督功能对建设工程项目控制过程中信息的跟踪和监测是审计监督功能的体现。建设项目工程内容复杂,项目管理难度较大,易发生违法违规案件,因此必须发挥审计有效监督的功能。对建设项目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式,使项目建设系统全过程随时处于监督的状态,促进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审计人员要从立项起就介入建设项目,才能从源头上避免违法违纪现象出现。2.审计评价功能评价功能尤其强调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其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客观效果,在建设项目竣工决算中评价功能显得更为突出。一般来说,审计人员依照合理的审计评价标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审计,检查各环节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及制度安排等是否有利于实现审计目标,判断、分析和评价各个阶段项目的管理情况。3.审计免疫功能审计免疫功能能够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审计免疫功能通过积极预防、筑牢防线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系统免受不法侵害。跟踪审计进一步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突破事后审计固有的滞后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4.审计服务功能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把不同主体所需的信息作为基本导向,分阶段、多层次地及时提供审计信息是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功能的体现。建设领域最易出现灰色交易,审计机关应将依法查处建设领域违法违纪行为作为廉政建设的首要环节,以保障国家利益,保证经济运行安全,控制潜在风险。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大多为事后静态审计,新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则是动态审计,责任重大决定了风险较大。目前,我国跟踪审计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国家还未出台专门针对跟踪审计的相关法规或行为规范,使审计人员难以对项目做出共性判断及准确评价,很多做法也不成熟,跟踪审计每阶段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方法等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多头管理
我国建设项目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投标由发改委负责管理,资金的拨付与财务管理由财政部负责监管,监理工作由建设委员会管理,质量监督、监察等部门也对建设项目有监管的职责。众多的监管部门造成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权责不明、多头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管理各方的职能和权限未能从制度上明确界定,各方权责关系不明朗,容易造成管理越位或不到位的情况,制约跟踪审计作用的发挥。
(三)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及审计力量不足
不同于传统审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审计内容和审计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然而目前的审计队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大都是以审查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为核心,忽视了审计效益,其审计思维模式与目前的审计体系存在一定矛盾。二是审计人员知识体系存在漏洞,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基础审计知识,还需具备规划设计、施工技术、概预算、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三是审计人员工作不够全面。在传统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以周期为阶段,这种方式不能适应全过程跟踪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内容更加广泛,审计深度更加深入,审计频率更加频繁,所需审计人员要求更高,同时由于建设项目投资任务繁重,跟踪审计受审计经费、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审计力量不足。
(四)偏离审计目标引起审计风险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显示出其存在的弊端。审计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进行审计,增加了审计次数,频繁地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审计,无形中扩大了审计人员的职权。在这种跟踪审计模式下极易使审计人员越权而侵犯其他管理人员的权利,损害他人的权益,激发矛盾,徒增审计风险,不利于审计工作进一步开展,从而破坏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
(五)社会审计机构引起的审计风险
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审计机构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审计人员的数量,导致人员构成良莠不齐。并且社会审计机构大多采用按业务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提成来激励工作人员,一旦审计工作人员被利益诱惑不能廉洁自律,审计人员也不具有可信性,潜在的审计风险会进一步增大。
三、推进我国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
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进行审计。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全过程跟踪审计确定下来,使审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全面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使跟踪审计模式更好地为建设项目服务。完善相应审计工作机制,要做到对完成的项目都认真总结,同时揭露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加强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在总结中不断探索相关问题,对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有重大意义。全过程跟踪审计一定要常驻施工现场,这样才能有效监督建设单位的施工,及时发现不合理之处,有利于加强监理单位的责任意识和保证工程及时保质完成。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尤其要加强经济知识的学习,熟悉建设项目的工作程序;其次,审计人员要树立科学绩效评价观,脱离利益,全面客观地评价审计结果。审计机关要大力培养审计人才,积极组织学习,通过学习建设领域有关知识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当引进有实际施工管理经验、懂管理、懂施工技术的人员进入审计队伍,同时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倡导“说实话、做事实、求实效、重实际”的工作作风。
(三)全面落实合同审签制度及加强内控制度
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又是工程投资审计、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合同审签是事前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有效避免审计目标脱离原来的正确定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会促使其在建设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控制审计目标,保持正确工作轨迹,使审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更好完成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四)加强对工程审计委托外审的监督和管理
借助社会审计力量,不仅能减轻审计工作量,缓解审计人员紧张局面,还能加强管理水平,提高审计效率,扩大跟踪审计覆盖面。实行招投标,选择信誉好、审计实力强的社会审计机构,关键是选拔和管理好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外部审计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来对审计人员加以约束和奖惩。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针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新型审计,不仅能主动发挥审计的各种功能,达到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及合理利用投资额的目的,而且还能够有效控制建设项目审计风险,最终为建设单位提供有力信息。因此,推进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