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反思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土地整理,分析其失败之处,敲响其生态环境上的警钟,并通过借鉴国外土地整理的经验教训,结合浙江省的古村落用地选址与布局特点探源,从生态效益较好的古村落中得启发,对当前开展的农村土地整理提出了要保护景观生态、要继承历史文脉、要因地制宜的举措,以期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一、当今土地整理的困惑
1.国内土地整理的失误之处
为什么要开展土地整理?从世界范围内看,这是因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原有土地利用地块零碎和产权变更而使土地地块零碎与插花,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需要重新规划和调整土地产权。但不容忽视的是自从1980年以来,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土地整理都增加了环境保护与景观生态方面的内容,并把它作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我国土地整理的历史也可以溯及远古时代的河流治理及开山造田,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为建立其土地制度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但现代意义的土地整理还是在建国后,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把耕地保护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来对待,提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土地整理才真正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广义的土地整理包括农用地整理、市地整理和土地开发、复垦三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土地整理则仅指农用地整理。由于农用地整理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及工程量巨大,成为我国目前土地整理关注的主要方面[2]。但我国当前在部分农村开展的土地整理是否理想、是否成功、并是否最终经得678起时间的考验呢?
(1)从农村土地整理内容看
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整理的内容包括[3]:①对农村细碎、分散的农业用地整理合并,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②平整土地和道路、沟渠综合建设;③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改造;④对乡镇企业布局进行改造;⑤对农村废弃的建设用地进行复垦;⑥划定地界、确定权属等几方面的内容。从这些内容看,土地整理的方方面面都是对原本就已脆弱的农田生态系统和乡村生态系统的强烈干预,导致原有土地利用方式、程度、强度及地表覆被状况发生巨大改变,但土地整理的内容中缺少生态规划、景观保护的明确要求,这就很难确保重新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会优于原来的生态系统。土地的合并、平整,道路沟渠的建设等等都是马上能够看到的,而重构的生态系统的优劣却并不立竿见影,但我们又缺少一套完整、可行的土地整理生态绩效评价体系。因此,虽然我们现在一再强调土地整理要贯彻环境保护的方针,维护生态平衡,但这只是我们的主观愿望,土地整理内容中本已模糊的生态内容与要求只是一个个空雷,必然,一系列问题在土地整理的实践中更是暴露无遗。
(2)从农村土地整理实践看
由于土地整理在内容上对生态的要求不明确或者说很难建立评判的标准,在土地整理的实践中就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生态方面的很多内容。但恰恰土地整理必然导致自然土地景观甚至人文景观的改变,并对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动态、土壤结构及营养元素的迁移、地表地下水文环境,以及区域大气化学性质及变化过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更多的重视土地整理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但我国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在路、沟、渠建设追求混凝土化和高品位的设计,特别是沟渠采用了“三面光”的设计,却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态环境。它不但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也使得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化,不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而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使嵌块体栖息地未能连接,造成群体趋向不稳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同时也使种间多样性和种内异质性减低,系统的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依赖于能源和人工控制过度化,在某种程度上将增加了生产的风险性[4]。为了增加耕地面积,为了达到整齐、连片、划一的效果,对沟渠、河流进行截弯取直,以水流的顺畅和提高输水能力为主要要求,忽略生态平衡功能。这使得生679物栖息和藏匿困难,而多变的河流、渠道可以造成水流多样的变化,提供多样化的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对沟塘、湿地和低洼地区进行填埋,以达到连片、平整、增加面积地目的,沟塘和低洼地区生产力虽然不高,但却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生长场所,可净化环境,减少旱涝,使生态永续发展。而且机械化填埋不但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团聚体变差,破坏了表土熟化层,使有机质含量减少,易发生结构退化;而且更是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彻底干扰,沟塘、低洼地、高地消失;地表及
地表下层动植物彻底摧毁。而且,我们的土地整理规划很少涉及生态景观地规划内容或泛泛而谈,可操作性差、可约束性差;如何对因土地整理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或重建更无从谈起。后果并不到此为止,由于缺乏生态规划,重建的农田生态系统将更单一,更脆弱。单一地植被不仅会影响了土壤养分的循环效益,而且还会引起表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减少[4]。
表面上的路林成行、沟渠成网的格局优化了农村环境和形象,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恰恰隐藏着难以预料的生态后果。我们需要的是充分考虑了生态与景观因素,具有强烈地方的色彩的路林成行、沟渠成网、田地成片,而不是一个个乡村景观风貌大同小异的克隆乡村。
(3)从农村土地整理动因看
当前我国农村开展土地整理的动因既有内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的条件。就内部原因而言,一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的要求;二是改变土地利用粗放现状的现实要求[5]。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目标并不是开展土地整理的动因之一,只是开展土地整理所不得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往往主观上强调其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往往成为土地整理的副产品。因为内在动因归根到底就是人多地少的矛盾,主要目标就是减缓耕地减少的速度,并想使耕地面积保持不变(动态平衡)甚至有所增加。所以补偿非农建设用地占用的耕地是土地整理的一大推动力,现在我国的土地整理远未达到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与农地生产质量为主要目标的阶段[4]。事实上,现阶段我们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忽略了作为土地整理基础的生态效益,这样又怎能实现土地整理的目的社会效益呢?我们更是从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布局改变,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层面上来考虑土地整理的意义,对于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仅仅停留在经过土地整理乡镇企业三废排放不影响农田;农田灌溉水质、水量有保证,做到旱涝保收;农田道路通达性好、农村居住条件改善;有助于消除城乡差别等层面上,680没有涉及到农田生态系统和乡村生态系统本身。
2.国外土地整理的经验教训
德国的土地整理在欧洲很具有代表性,但德国的乡村土地整理也走过弯路。乡村土地整理虽然改善了农林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大规模发展,但也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原西德,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威胁物种的多样性,已查明有20种鸟类、27种蝶类、4种鱼类、17种蜘蛛类、96种甲虫类和63种维管植物类因此而灭绝[6]。根据Komek和Sukopp的研究成果,自1850年以来,在德国灭绝的生物种类和生存受到不同程度威胁的维管植物种类已经高达32%[6]。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破碎和单一化。土地整理活动使德国干热性、湿性和贫瘠性生态环境类型濒于消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到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内容又增加了景观和环境保护,以期通过土地整理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与统一。为此,德国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提出了要兼顾自然保护、景观保持等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土地整理必须进行环境相容性评估,在计划方案中必须要专门解释土地整理计划方案对生态环境保护对象的影响,特别是对动物、植物、土壤和景观的影响。如对生态环境构成损害,必须给予相应的补偿。整个土地整理计划方案十分注重如何最满意的体现生态方面的要求。事实上,自1980年以来,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土地整理都吸取了经验教训,加强了环境保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