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旧文化建筑发展对策及价值

发布时间:2022-01-11

作爲中國當代文化建築的代表,博物館建築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興起建設,在當時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各地建設了大量反映時代背景和民族精神的博物館建築。其後,隨着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文化建築的建設也進入了高潮階段,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美術館等新建築不斷涌現。早期建設的舊文化建築因不能適應新的城市功能,逐漸成爲各地的負擔,甚至面臨被拆的境遇,但這類文化建築因其文化代表意義往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本文以此問題爲切入點,以内蒙古舊博物館建築爲例,以重構爲主要思路,探討舊文化建築的發展策略。

一、内蒙古的建築文化與文化建築

内蒙古地域早期的游牧文化産生了以可移動式的蒙古包爲主的建築形式,但缺乏形制成熟的民族特色建築。清代,藏傳佛教的大力發展和召廟建築的大量建設,影响了蒙古地域的建築文化。清代後期的蒙地開放,漢族移民出塞北上,打破了蒙古游牧社會的一體格局,形成了農牧并重、蒙漢雜居的新格局。因此,在藏傳佛教和漢族移民兩方面雙重作用和影响下,内蒙古地區的民族結構、經濟布局、文化風格發生了一系列重構,區域面貌呈現出文化多元、混合的特徵,并在建築領域中——主要是文化建築——有所表現。近年來,内蒙古地區經濟和文化産業發展迅速,“文化大區”建設的工程成爲政府工作的重點。

反映在文化建築方面,新的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演藝中心、内蒙古科學中心等設施相繼落成。雖然這些建築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表現新時代内蒙古的地域文化内涵,但多數止于形式層面,而且從其基本功能來看,多數設施仍衹承擔單一社會職能,難以滿足當代市民以參與、體驗和消費爲訴求的多層次、多元化的文化消費需求。而建于20世紀50年代的内蒙古舊博物館及其周邊環境因完全無法適應這種社會需求,已處于閑置狀態。如何既能彌補上述新型文化建築的不足,又能重新利用閑置的舊文化建築,表現新時代的文化活力和内涵,成爲當下規劃及建築領域探討的課題之一。

二、内蒙古舊博物館的建築遺産價值

内蒙古舊博物館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山路與新華大街交匯處,基地所處區域作爲原歸化、綏遠兩城連接的節點,歷來是呼和浩特市區交通、金融、商業和文化的核心區。博物館于1957年由内蒙古建築設計院建築師郭藴城先生設計。建築主體采用歐洲古典主義的上下三段、左右五段式的造型手法,并以3個拱形門廊作爲整體的視覺中心。窗户和墻體造型是對藏式建築的窗和邊瑪墻的演化,建築的細節裝飾則采用了蒙古族傳統的圖案與符號,整體色彩調以傳統蒙古包建築的乳白色爲主,局部以灰色點綴,形成了尺度適宜、比例匀稱且端莊、典雅的折中主義建築風格,建成後近50年間,作爲呼和浩特草原城市民族文化建築的代表,一直是當地的標志性建築。

内蒙古舊博物館是西方古典思潮與本地域民族建築形式碰撞、融合的産物,是20世紀50年代特定歷史時期(前)蘇聯模式和民族形式的政治傾嚮在建築上的反映,具有歷史價值。西方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西方古典建築的美學規律在建築的總體構圖、軸綫組織、體量構成、比例尺度以及細部語匯等方面均有成熟的表現,作爲當地少有的範例,具有美學價值。博物館建成後,獲得社會的廣泛贊譽,也逐漸成爲人們對呼和浩特的歷史記憶和文化情感的主要建築載體,某種程度上具有民族精神的象徵意義,已被列爲呼和浩特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内蒙古舊博物館現狀

隨着城市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建築的周邊環境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一是博物館所在的三角形區域逐漸被各種建築填滿,雜亂無章的建築對保護建築區域内的環境景觀造成了嚴重破壞;二是三角區域之外已建設大量高層建築,博物館門前的城市道路不斷被拓寬,車輛日漸增多,博物館與周邊建築和環境的關系越來越局促,原有的尺度感已蕩然無存,加之門前及三角游園的大片樹木將博物館完全遮擋,其往日標志性建築的歷史地位也逐漸被人們遺忘。20世紀80年代初,博物館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進行了立面的修繕改造,外墻主體以白色瓷磚貼面,同時在檐口、窗眉等處,輔以黄、緑等裝飾色彩,雖增加了歡快氣息,却减弱了穩重典雅的表情。

上世紀90年代後期,爲了恢復之前典雅的外觀,在瓷磚表面噴塗了白色塗料,形成了現在的立面效果。新的内蒙古博物院建成後,舊館開始閑置,因缺乏維護,出現墻皮脱落、門窗損壞等現象,日漸殘破,其周邊具有一定文化價值的其他建築——新華社内蒙古分社、内蒙古政府禮堂、内蒙古人大辦公樓也面臨着相似的境遇。目前,呼和浩特市規劃部門已經决定將内蒙古舊博物館及其所在的三角區域進行基于文化遺産保護方面的規劃設計研究。四、重構——新的綜合文化街區的設想重構,是指打破舊關系,利用新與舊兩種媒介系統的重組與對話,建立新秩序。對于城市而言,這種新秩序的建立是以保留舊建築的歷史環境和基本特徵爲前提的。在本項研究中,將從功能定位、建築文化、環境整合和建築單體等幾個層面的重構進行探索。

1.功能定位層面的重構——形成綜合文化産業街區如前所述,新的内蒙古博物院仍定位于傳統的文化展示和科普教育功能,難以完全滿足目前多樣化文化消費的社會需求。舊館及所在三角區域的功能定位可以此爲切入點,對功能進行整合,形成新的集展示、體驗、消費、娱樂于一體的城市綜合性文化建築街區,爲市民提供又一個城市公共活動中心,既有助于恢復昔日“場所中心”的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對新院相對單一的功能有所彌補,相得益彰(图略)。

2.建築文化層面的重構——舊建築詮釋新内涵舊館所在的三角區域内,有建于20世紀50年代的以歐式柱廊爲特徵的新華社内蒙古分社、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古典形態和民族裝飾相結合的内蒙古政府禮堂以及具有典型蒙古民族風格的内蒙古人大辦公樓,這些建築均有一定的文化和藝術價值,歷經不同時期建造,呈現多樣的風格特徵,承載着深厚的歷史記憶,是城市發展的文化縮影。在此前提下,應通過擴建或新建,加入新的時代元素,與舊建築以某種方式共處,引發文化層面的重構。這種新與舊的重構正是新時代建築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保持地域城市建築文化脉絡的必然選擇。

3.環境整合層面的重構——重新組織建築和環境元素以構建新的場所秩序舊館所在三角區域,除上述保留建築外,其他與保留對象未形成整體關系的建築物和構築物可作拆除處理,以便重新組織建築群和空間環境。對于舊館區域而言,首先應緩解館前空間的局促,提升到達和進入感受,建議將館前的海拉爾路改爲下行通道,使建築與門前的三角游園連爲一體;爲進一步保證地面交通的流暢,可利用兩條規劃道路將三角區域劃分爲4個建築街區,并對應4類文化功能,4個街區之間再以緑地和院落串聯,形成具有生機的文化空間;適度移走三角游園部分樹木,留出大片草地和門前緩衝區,以進一步爲館前辟出活動空間,使其成爲人們喜愛的步行休閑場所;對舊館進行擴建,打通入口拱廊,將新、舊建築通過院落空間連通,既增加了空間的縱深感,又使活動空間嚮街區内部延伸,拓展了場所領域。由此,原本雜亂、無序、消極的環境空間得以重構,并創造了新的室内外文化空間和場所秩序(图略)。

4.單體建築層面的重構——功能置换和舊建築的改擴建改變建築作爲歷史文物展陳的功能,置换爲以藝術作品和創意産品以及前沿文化等更貼近于市民生活的文化展示,自然科學類如天文、地質、生物等,藝術類例如繪畫、書法、工藝美術、文學、戲劇、建築等。不同性質的展示活動對建築有不同的功能和空間要求,需要重新整理建築功能空間和動綫關系。舊館後側搭建的單層體量影响了建築的整體性,首先將之拆除,恢復建築的本來面貌;其次,通過結構加固、表面材料替换等手段,保護舊建築的基本性質和特徵;進而,根據新的功能要求,對建築空間進行必要的改擴建,擴建部分可更多利用玻璃等輕質材料,通過對比進一步凸顯原有建築,同時作爲背景隔離更遠處雜亂形態的影响,再通過連廊和内院與舊館連爲一體,虚實相間,相互映襯,形成新的建築形象。通過替换原有功能和建築空間的改擴建,重構後的舊建築以全新的功能、全新的空間關系以及全新的面貌呈現出來,在適應新環境的同時,試圖創造一種新的時代精神。

文化建築因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往往成爲延續不同時期城市建築文脉的重要載體。隨着城市的不斷發展,文化建築也面臨着適應性的改造更新要求,重構往往藴涵歷史記憶和精神情感,重新生成新面貌,無疑會成爲舊文化建築發展的最佳選擇。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资质介绍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