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新规:中标并非第一名,原因何在?近年来建筑资质改革推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不少资质都做出新规定,包括在建筑招标文件中。近日,芜湖市某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一幕:中标单位的得分排名第五,并非商务标和技术标排名第一的企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生该情况?
自2015年起,芜湖市建筑市场招投标便启用了新办法。在企业投标过程中,技术标为符合性审查,参与投标的企业除商务标满分为90分外,增加了一项“信用标”,占10分,中标结果取决于最终的“综合成绩”,因此,无处不在的信用就成为了决定最后中标的企业范围之中。
据悉,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使用在沪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建筑业企业诚信机制,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浦东新区先期已就此进行了试点。(详见《关于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使用在沪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的通知[沪建管(2015)413号]》)。
正因为建筑行业错综复杂的发展,企业信用才变得尤为重要,需要对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信用进行管理。那么什么是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指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活动中,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信息的认定、采集、交换、公开、评价、使用及监督管理。 建筑市场的各方主体主要有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和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以及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
在实际评标过程中,政府部门又是如何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判的呢?在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判时一般分为三个方面考量:企业的基本信息、优良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等三个方面。
【基本信息】是指注册登记信息、资质信息、工程项目信息、注册执业人员信息等。
【优良信用信息】是指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工程建设活动中获得的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或群团组织表彰奖励等信息。
【不良信用信息】是指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工程建设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受到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信息,以及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其他不良信用信息。
建筑行业新规:中标并非第一名,原因何在?以上便是鲁班建业通为大家带来的解答。建筑资质持续改革,未来对建筑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判将会变得也来越严格,同时企业信用等级及奖惩记录也将直接影响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市场竞争力及实力。因此,做好企业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