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详情

关于第一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示范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1-10-11来源:河南省住建厅-公示公告

  按照《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荐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示范的通知》(豫建村〔2021〕84号)要求,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我厅会同省文化旅游厅、省文物局、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审查,拟确定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等20个村镇县为第一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示范村落、示范乡(镇)、示范县(市),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2021年10月11日-10月17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实名形式反馈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

  联系电话(传真):0371-66069875

  附件:1. 保护发展示范名单

            2. 保护发展示范材料

  2021年10月11日        

  附件1

保护发展示范名单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示范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

  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卫坡村

  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

  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

  信阳市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村落

  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鹁鸽吴村

  鹤壁市淇县灵山办事处赵庄村

  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西杨邑村

  焦作市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

  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

  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黄涂湾村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发展示范乡(镇)

  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

  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

  滑县道口镇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乡(镇)

  洛阳市嵩县白河镇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

  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示范县(市)

  平顶山市郏县

  信阳市新县


  附件2

保护发展示范材料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

  一、基本情况

  李渡口村位于郏县冢头镇西北部,距镇区5公里,距郏县城8公里。全村共有6个村民组,农户347户,1346人,耕地面积1425亩,村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传统农作物。李渡口村,又称“列埠口”。始建于汉,距今有2000年的历史。唐时因李姓皇族迁入,始称李家庄。明洪武七年(1374年),因李姓族人从山西再迁入,渡口壮大,航运发达,改名李渡口,清代改为“同心寨”,民国时为李渡口镇,是“万里茶道”的节点和水运枢纽。村内的渡口商贸、交通要道遗存的屠行、酒馆、药铺、花行、染行、布行、商贾店铺、历世名人的住所等基本保持完整,街巷地域特征明显,极具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科研价值。李渡口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卫生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示范村试点、平顶山美丽乡村。

  二、保护发展实践

  编制规划。先后编制了《郏县冢头镇全域旅游规划》、《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文物保护修缮方案》。以“书法书画、明清古建、蓝河渡口、特色美食”四大元素文化为主题,分为书法书画创作交易区、建筑文化体验区、蓝河古渡亲水区、特色美食休闲区。通过与周边传统村落连片利用,采取观光、民宿、康养、美食、文创等形式,打造古建暨李渡口文化游。

  挖掘资源。借助“中国书法之乡——郏县”这张名片,以“书法·国画文化”为引领,拉长文化产业链条,打造“中原文艺部落”,使之成为中原书法·国画创作和交易集散地,真正把文化做成产业,实现村民富裕,集体经济强大。

  改革创新。2019年,李渡口村委会通过“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与村民签订租赁协议,将村里闲置传统民居、古宅老房以入股的形式集中在村委会名下,将资源变为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跃起来。成立置业股份合作社,建设墨香堂、书香馆、二十四节气农事馆等,把传统建筑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使得村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文旅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村民也通过入股合作社,参与管理、获得分红。

  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农户的主动性和村两委的带领作用,组织农户、服务农户,发展壮大村庄集体经济。以村民组织化和村庄产业整合升级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建设“亲孝有序、经济繁荣、文化自信”的永续生态乡村。成立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三队三会”工作推进机制。“三队”即党员先锋队、时代青年队、夕阳红服务队;“三会”即文明新风促进会、巾帼之家争创会、复退军人联谊会。把每位村民纳入村民自治组织,让自治组织有序参加到村庄治理。在村小学生中开展“大手拉小手”捡垃圾活动,进行环境卫生五星级文明户评选。

  招商引资。利用村里闲置传统民居、废地,规划建设小吃一条街;打造特色民宿冠儒书院、渡口人家、老酒艺术民俗馆;创办嵩山堂绘画创作室、“水一方居”工作室及“嵩山堂”等文化旅游设施,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群众对村庄既有责任感,又有获得感。

  搭建平台。举办百名书法家进冢头·义写春节送福、千年古镇·郏县冢头首届蓝河情年俗文化节、首届“鸿丰杯”蓝河情民间艺术表演赛、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郏县李渡口晒金秋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得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中国网、央广网、国际在线、平顶山日报等11家国内国外媒体宣传报道,对提升村庄知名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取得成效

  通过“三变”改革,2020年李渡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总盈利56.7万元,受益群众114人。“资金变股金”盈利14余万元,分红10万元,受益群众82人,其中老人46人,乡贤20人,贫困户7户16人。劳务合作社收益42.7万元,分红42万元,受益32人。通过招商引资,2020年河南艺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美食一条街;投资200万元,建设传统特色风味饸烙店,营业额的4%归村集体所用;蓝河水域治理投资5000万元,建设水上游乐项目及生态停车场,收益20%归村集体。


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卫坡村

  一、基本情况

  卫坡村位于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西南部,全村辖10个村民组,646户2106人。全村占地面积3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540亩。村内有清代古民居1处,有4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是豫西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近年来,通过对卫坡古民居保护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了远近知名的“魏家坡”旅游品牌,景区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同时带动村民发展牡丹种植、民宿、饭店等产业。2006年6月,卫坡古民居被评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以来,卫坡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河南省美丽宜居村、河南省生态村、“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100个特色村庄、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文明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二、保护发展实践

  一是保护“固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对古民居修复,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村内的16所古院落、4所天井窑院、28孔靠山窑、两个卫氏祠堂等明清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为了保留魏家坡古民居原有的风貌,用卫坡的传统工艺,将魏家坡古民居内的多面破旧石墙和旧家具的原貌都保留了下来。2014年卫坡村作为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和污水处理站等项目建设,提升村内综合环境。2015年修建卫坡商业街区,建造“三十六作坊”、河洛文化小吃街、游客服务中心,铺设古街道路,修建村西头广场、大槐树广场,建设标准化旅游公厕。2016年建设“河洛印象地—卫坡古村落”文化旅游区项目,修建景区门楼牌坊,景区内配套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供水及高低压线路齐全,电讯、通讯状况良好。2018年引进杭州蓝城集团和河南华创公司,联合对“魏家坡”小镇进行升级打造,景区整体形象实行统一规划、提升和运营,投资建设家风家训馆馆、魏家坡乡愁博物馆等人文景点。

  二是传承“活态”,积极展示河洛文化。卫坡景区以百年神树古槐、牡丹花后魏紫、清代完整民居建筑群为三大文化元素,将古民居特色与现代多元化元素相融合,依托当地丰富的人文与历史资源,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保健体验为基础,以古民居建筑文化、窑洞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养生文化和夜文化为内容,洛阳近郊的一个观赏、品尝、休闲、娱乐、购物、养生为一体的新兴旅游胜地。

  三是发展“业态”,大力实施文旅融合。通过实施河洛印象地项目,把豫西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示出来。修建“三十六”作坊,展示酒坊、织坊、辣椒坊等传统作坊,使游客既能在这里观看手工作坊的生产场景,也能亲自劳作的乐趣。建设的特色美食街涵盖了“吃喝玩住购”等更为全面的旅游体验内容,除了洛阳水席等本土美食外,多种外地小吃如担担面、棒棒面也陆续进驻。文创产品街通过制作展示销售刺绣、唐三彩、牡丹瓷等文化旅游产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方位展示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手工艺制作。为提升游客参与互动的体验感,在每年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在这些古朴高雅的宅院里,开展汉婚演绎、抛绣球招亲、高跷、秧歌、舞狮、打铁花、连台戏曲等传统文化演出活动。

  三、取得成效

  卫坡古民居景区于2016年十一黄金周开始试营业,共接待游客15.3万人次;2017年春节庙会期间,吸引了游客70余万人。2018年开展了“魏家坡•中国年”系列主题活动,共接待游客112万人次。2019年春节“魏家坡·中国年”活动再次引爆孟津旅游市场。2021年春节,统筹疫情防控与文旅经济恢复,连续一周每天迎接游客5万人以上。景区开放以来,给本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村庄发展牡丹种植、民宿、饭店等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28.6万元;每年春节约200户本村农户、150户外来商贩前来摆摊经营,景区内入驻商户50家,安排就业岗位100余个;借助乡村旅游发展了景区小木屋出租和催花牡丹种植两个扶贫产业项目,带动30户109人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卫坡村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硬实力”和文明向上的文化“软实力”,先后吸引中央、省市县区各类文化活动、节会无数,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场活动在卫坡顺利举办。


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

  一、基本情况

  云台山镇一斗水村位于焦作市修武县北部40多公里,地处太行之巅、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境内,全村海拔1000米以上,占地面积约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亩,辖东沟、西沟、外口3个自然村,68户,223人。因该村西北处有一泉,其泉眼是天然形成的巨石,泉口大小如斗,一年四季清泉不断,故称一斗水村。村内有一斗水泉、贾家大院和李家大院、白陉古道、千年古柳、关帝庙、龙显石等多个旅游景点。2013年一斗水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和“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名录,2014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美丽乡村”,2015年一斗水村古建筑群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1月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二、保护发展实践

  一斗水村自申请为中国传统村落后,对本村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景点进行修缮。

  一斗水泉。太行之巅,云台深处,蜿蜒盘曲着一条商旅古道,即白陉。镶嵌着一汪清泉,深两尺有余,如斗粗细,行人至此,人困马乏就此汲水取饮。虽然一次只能取水一桶,但无论天再旱,人再多,总是随取随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商道上的客商在这里休憩取饮的人很多,车马店应运而生,久而久之,此处渐聚成村。因泉水只能取一斗,人们就形象地称为一斗水泉,此村也因泉水得名——一斗水村。2015年,对一斗水泉投资20余万元,进行井口加固,安装玻璃罩,修建凉亭。

  关帝庙。关帝庙坐北朝南,为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06年)由清口古道商旅集资所建,庙前有雕刻精美的影壁,山门上有“万世忠表”四字匾额。关帝庙是晋商兴盛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商人诚信经营的文化符号。2015年至2017年对关帝庙投资300余万元进行维修,维修正殿、东耳殿、西耳殿、戏楼、陪殿、看楼、后经堂、耳房、厢房、韦陀殿及殿内其他设施。

  千年古柳。相传北宋时,才女苏小妹曾与夫君秦观来到一斗水村,见此景色怡人,民风淳朴,便留下来过起了山村田园生活。后来金人入侵,战事不断,秦观为保国安邦,便投笔从戎,走后再无音讯。苏小妹天天依在古道边看过往行人,日夜盼夫归来,最后竟化作一棵杨柳横跨在古道上,细数着千年过往的行人。2019年投资5千余元对千年古柳进行保护。

  龙显石。由于太行山地区波澜壮阔的火山喷发,构成了南太行的第二基岩。地球的多次造山运动,使云台山地区时而沉入海底,时而露出海面,经历了多次的海进海退。一斗水村龙显石就是远古时代的火山熔岩,把一条蛇永远的凝固成了这块化石。2013年,投资1万余元对龙显石安装玻璃罩和底座进行保护。

  贾家大院和李家大院位于一斗水村西沟自然村,分别始建于1850年和1845年,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沧桑,院落均呈正方形,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特征。房屋全部由石头精雕细琢而成,其门窗、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是目前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古民居。近年来,对两处传统民居进行了多次保护性修缮。

  三、取得成效

  一斗水村有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漫山遍野红叶及老式的怀邦戏曲、古村落的石头房屋子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通过各项资金的投入,建立保护制度,不得破坏原来风貌,很好的保护了房屋的完整性。鼓励村民参与,对一斗水泉、贾家大院和李家大院、白陉古道、千年古柳、关帝庙、龙显石等多个旅游景点进行充分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村庄产业,围绕“农舍、山林、梯田”原始风貌,加快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建有家庭宾馆20家,户均年旅游收入6万余元。

  一斗水村全方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有垃圾清运车、保洁员,每天对全村进行垃圾清理,营造一个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

  一、基本情况

  文殊乡东岳村位于光山县城西南16公里处,总面积8.7平方公里,共41个村民组,2290人。东岳村属浅山丘陵地貌,拥有明代东岳寺、清代杨广坤旧居、李先念旧居等古迹。现有各级政府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其中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皮影戏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光山大鼓书(曲艺)、花鼓戏、狮子舞、旱船舞表演图案于2011年7月被印入国家邮票,发行全国各地。故此,东岳村又有“花鼓之源、古坊东岳”的美称。东岳村是第五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还荣获了第四批“河南省特色基本景观旅游名村”、“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村”等殊荣。

  二、保护发展实践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东岳村成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历史建筑核心区指定有专门的保护员。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与“非遗”传承发展相结合。加大传统村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力度,村两委邀请县戏剧专家搜集、挖掘传统剧目和音乐资料,并与艺术爱好者深入交流,探索传承新途径,实现了“非遗”项目的活态化延续与发展。截止目前,东岳村已被国家、省、市、县命名的非遗传承人达13名。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与农房建设相结合。农村建房实现了“功能现代化,风貌乡土化”,东岳村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居住区和村旅游开发公司办公区,均系2010年以后的徽派二层仿古建筑房屋群,总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总计房屋328间。整体建筑舒适美观,两侧山墙凸显弧线,侧立面为灰瓦坡面,搬角翘爪,屋兽昂首,栩栩如生,逼真形象。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邀请北京九鼎辉煌公司编制《东岳村乡村旅游规划》,并与光山县全域旅游线路并轨。每年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年累积游客逾40万人次。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开展德孝文化教育,邀请国学博士李志军教授来村授课。每年村党支部开展评选最美东岳人、善行义举之星、带贫之星等,并对当选的道德模范人物进行表彰,弘扬正能量。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与有机农业发展相结合。2020年,东岳村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农副产品“光山十宝”线上、线下畅销省内外,东岳村的旅游业给农产品销售增添了强大的动力。如“四方景庭”合作社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年销售额达900余万元。

  三、取得成效

  东岳村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为引领,带动了村庄全面发展。村内花鼓戏、狮子舞等民间艺术团队表演,每年达560余场次。农家乐、客栈、民宿、电商“十宝”销售、绿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综合性收入年累积共达1000余万元。

  东岳村修缮了文殊寺庙房及大雄宝殿,借势打造一处传统民俗旅游景点。完善了方店组李先念旧居周边环境治理。建设民俗文化广场一处(1000平方米)、旅游厕所(徽派)12个、排污管道650米、污水处理设施3处、民俗文化长廊90米、绿化带1200米,种植各类名贵树木500余棵,亮化、监控配套设施齐全。以东岳村文化中心为主,配套建设2处标准化停车场、百亩花海园(含花鼓戏大道)、村史馆、东岳客栈、传统烧烤店、乡村亭榭等设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对6棵千年古树划定保护范围,悬挂保护标牌,建立隔离保护带。全村的农业服务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新建700亩名优生态有机茶园,800亩有机水稻、油菜基地。


信阳市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一、基本情况

  铁铺镇何家冲村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位于罗山县西南部,全村总面积34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民组,331户,1207人。村内现存明清时代古建筑130余间、古院落30余座,六十年代以前民居660间,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大别山鄂豫皖红色旅游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7年,被评为省级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列。

  二、保护发展实践

  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何家冲村筹集300多万元对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进行全面修缮与保护,聘请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保护所制作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整体保护规划》,科学全面地对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从文物保护工程、环境工程、科学研究、展示及其它共五部分系统地进行了整体规划;对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军部旧址、医院旧址进行维修,包括军部旧址和医院旧址的屋面、墙体、门、窗、排水系统的更换、维修、加固和周边环境治理,累计资金110万元;征集文物500余件,累计资金30万元,确保了文物保存基本完好,且周边环境得到了治理和改善,为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对红二十五军的创建和战斗历程以及主要将领的革命事迹进行整理,制成宣传展板,对红二十五军遗留下的革命历史文物进行展示,累计资金80万元;设置标识及保护范围的标志说明牌,服务设施建设、安全监控及消防系统合计40万元。

  保护修复古民居。何家冲村利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资金和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维修明清时代古民居47间、古院落4间。

  加大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投入。2014年至今,何家冲村投入1649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道路整修、道路新建、河道治理、水渠坑塘整修、豫南民居改造以及村庄环境治理等,极大的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同时,成立村级垃圾收集清运队伍,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的长效保洁机制,并通过与专业保洁公司的深度合作,逐步扩大保洁范围,不断提升保洁质量。根据村情、户情、人口等相关信息,引进专业污水处理公司收集处理农村污水,实现了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

  加大红色旅游投入。何家冲村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政府的不断投入,使得何家冲的旅游产业不断发展。

  三、取得成效

  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环境,先后改善4个自然组700多人的人居环境,绿化村组面积3865平方米,修整雨水明渠800多米,制作宣传标语及版画547平方米。同时,维修保护86间明清古建筑,通过古民居维修保护,留住了乡愁,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了当地经济。

  何家冲村充分发挥已保护修缮后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研学品牌,以红途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为教育主体,以厚重的红色革命资源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精神为教育精髓,开展各类培训1500余期,培训学员约10万余人,直接带动了32户贫困户,连续三年每户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并为村集体每年带来不低于5万元的经济收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2020年,何家冲村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带动发展农家乐、酒店旅馆、特色民宿等113家,直接新增就业300余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鹁鸽吴村

  一、基本情况

  梁洼镇鹁鸽吴村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县城北6公里处,紧邻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全村有4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459户,1930人,村域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1215亩,地貌以丘陵坡地为主,村民收入以果木种植、劳务输出为主。村子因吴姓居多和自然景观鹁鸽崖而得名鹁鸽吴村,村落位于鲁山“古八景”之一鹁鸽崖对面、大浪河北岸,周边植被茂密,精致的游园绕村而建,青石铺路,农居、凉亭、石磨、水井点缀其中,村庄内传统建筑依势而建、高低错落,以中原民居传统石砌建筑为主,基本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有50余栋,也是革命烈士吴镜堂故居和陵园所在地。2014年入选第二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二、保护发展实践

  鹁鸽吴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和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打造成发展胜势,推动特色更优、优势更强,保护、利用和发展相互融合,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在保护理念上,立足以绿水青山为本底,对村落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原生态的保护,走渐进式发展道路。鹁鸽吴村借助亿利生态修复项目,进行大浪河、鹁鸽崖生态修复治理和村庄改造提升,促进村落多元化产业复兴,并在乡村机制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传统建筑修复和环境改善、乡村活力营造等方面创新发展。目前已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大浪河河道治理项目。

  二是在保护措施上,坚持以修复为主,保持村落的原有风貌。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鹁鸽吴村坚持“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发展思路,盘活闲置民居,整合传统资源,从保护传统建筑入手,对村落内古民居进行修缮保护,活化利用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元素,增加集体和农户的收入。亿利生态修复项目中的村庄改造提升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同时扩建吴镜堂烈士墓广场及修复吴镜堂烈士故居,建成革命烈士红色教育基地,预计投入3000万元。

  三是在发展路径上,注重内生式拓展,农文旅融合、活化保护、植入艺术文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构建全景体验式村落。鹁鸽吴村着力打造精品民宿,目前已引进河南省鲁山县玖祥实业有限公司,前期设计工作已完成,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逐步实施,计划在鹁鸽吴村域内建设房车营地一处,研学基地一处,年接待学员可达25万人次;计划建设省内规模第一的赛车基地,其他接洽企业将在2022年陆续进驻,同时进行整村高档民宿、茶馆等布局建设,逐步建成集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红色教育为一体的鲁山东北部最大规模的民宿旅游休闲圣地,以点带面,带动村集体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快速推进。

  四是经济组织方式上,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同缔造模式,催生村民对家乡建设的热情,提高村民凝聚力。鹁鸽吴村依托“鹁鸽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村落事务进行管理,鼓励全民参与,共同管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取得成效

  鹁鸽吴村已完成对10余处传统民居、100多米古寨墙、50米石道的修复工作。投资4000万元的河道治理项目已经完工,建公厕3处,休憩亭廊5处,观景台6处,河道治理1.5公里,绿化带3公里,两侧步道、观景车道将近4公里,步梯总计500多米,建设生产生活道路3.5公里。荷花池、采摘园、农耕拓展、亲水项目、红色教育基地等主题旅游区与现存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呈连片分布,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山水相依、青山环抱、相互融入的生态格局,并以该村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5个行政村,创建传统村落示范带,逐步拓展民俗旅游开发区域。鹁鸽吴村自2019年规划建设以来,共接待参观旅游团体100余个,零散游客11万人次,2025年全面建设完工后,将建成集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红色教育为一体的鲁山东北部最大规模的民宿旅游休闲圣地,不断壮大村集体产业,增加群众收益,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鹤壁市淇县灵山办事处赵庄村

  一、基本情况

  赵庄村地处南太行山区,位于淇县县城西北12公里处,地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东赵庄、西赵庄、窄狭、碾沟、地谷岭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01户,784人,耕地面积650亩,宜林荒山6000亩,主要作物为玉米、小杂粮、花椒和核桃等传统农作物。赵庄村拥有近百座明清时代的民居,各级政府命名的历史建筑5座。因民间传说为财神赵公明出生地,并有明代古庙财神庙一座,赵庄村又有“财神故里、老家赵庄”的美称。2019年以来,赵庄村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二、保护发展实践

  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村两委干部为领导小组成员,指定有专门的保护员。

  切实加大传统村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力度。邀请艺术家进行搜集、挖掘传统剧目和音乐、舞蹈等资料,并借助专业公司和文创专家进行商业开发,探索传承新途径,实现了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农村建房中,保留传统建筑特点,坚持南太行民居风格,切实保护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结合传统古村落保护发展要求,配套建设村组道路、文化室、农家书屋、体育设施及文化休闲广场,抓好路网、水网、电网、互联网建设,建设旅游公厕5个、排污管道1650米、污水处理设施3处,景观路灯采用的是与传统建筑相协调的仿古灯标和灯饰。

  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结合乡村旅游培育村庄主导产业。通过“村集体+公司+旅游+扶贫”等模式,促进村民增收。利用自家房屋开发农家客栈,建成六家星级乡村度假客栈,乡村旅游住宿总床位数达200余张,户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打造美食一条街,乡村旅游餐位达600余个,55名村民年均收入6万元以上。2018年8月,赵庄村代表鹤壁市迎接全省产业扶贫基地观摩,副省长武国定和全省18个地市及省直单位的有关领导到赵庄村实地观摩,经综合评比,荣获豫北五市第一名的好成绩。2018年9月,赵庄村被河南省旅游局授予“2018年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荣誉称号,并被鹤壁市旅游局、文明办评为“全市十大最美文明旅游村”赵庄村被中央电视台农村频道、新华社、《河南日报》、《河南新闻联播》、《鹤壁日报》、鹤壁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报道。

  三、取得成效

  群众收入大幅度增加,村集体经济连年翻番。赵庄村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售卖农产品等方式实现收入的大幅增加,人均年收入不断提升,2020年突破1.6万元。赵庄村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出20项旅游游玩项目,如免费的网红桥、水上漂、浮筒桥、秋千桥等项目,收费的有高空漫步、高空铁索道、高空秋千、高空飞船、七彩云梯、七彩滑道、峡谷飞车、蹦床乐园、水上玻璃滑道、高山滑车娱乐项目。2020全年赵庄村共计接待游客80多万,娱乐项目和餐饮住宿生意火爆,年综合收入突破2000万元。赵庄村的乡村游乐场和城市后花园的发展定位深入人心,已发展成为集传统古村落、太行山水、休闲娱乐、户外拓展等多要素的旅游综合体。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双丰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


  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西杨邑村

  一、基本情况

  西杨邑村位于鹤山区鹤壁集镇政府驻地南6公里处,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220户,910人。东邻汤河,常年水流不断,村前又有季节性河流,村北还有一个“三八”水库,水域面积4700平方米,水质清澈,养有鱼虾。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自然风光优美。村内主要支柱产业为建材业、特色农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农副产品销售、建材销售和外出务工。西杨邑村有着百年记载的古建筑,其最大的特色是字母石垒砌,人行道、台阶路等也是石头铺成。建筑布局为三合院、四合院,年代最早的是清代建筑,主街巷为东西方向,建筑工艺独特,精雕细刻,格式严谨。纵观全村,原貌完整,风格一致,既集中连片,且造型优美,历史、考古、文化、旅游等价值很高。村中社火远近闻名,高跷和武术表演阵容强大,热闹非凡。2018年西杨邑村被省住建厅命名为“河南省传统村落”,同年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等七部委命名为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

  二、保护发展实践

  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个人分包责任制,按要求对本村传统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实施挂牌保护管理。同时,坚持定期巡查,对巡查过程中发现影响整体风貌的建设行为,及时督促整改落实。

  在保护传统古村落风貌的前提下,恢复和优化原生态系统,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底蕴发展旅游业,提升古村落经济活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同时,为传统建筑重新赋予新的发展活力。首批改造完成的清代民居“秦家大院”作为鹤壁窑展示利用场所,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国卫先生在此创建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研学传习基地,免费向前来旅游参观的游客传授鹤壁窑烧制技艺,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揉泥、拉坯、上釉、烧制等制作古瓷的各个环节。

  社火与传统节庆结合传统建筑以及传统通街巷,通过对旅游线路的规划组织,在西杨邑开展民俗节庆活动。在传统节假日期间,组织村民穿上节庆服装,在村内向游客展示踩高跷、划旱船、传统武术等传统文化。不仅为西杨邑村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展示提供了空间,而且增加了游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使西杨邑村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扬。

  三、取得成效

  西杨邑村引进第三方北京鼎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期战略投资约3.5亿元,打造“西杨邑温泉度假小镇,西杨邑秦家大院”旅游产业发展项目。2020年3月编制完成《“西杨邑温泉度假小镇,西杨邑秦家大院”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前,秦家大院等四处明清宅院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修复改造完成,村落东西传统街巷1200米石板铺设路面建设完成,温泉度假区20套民宿主体已完工,门窗基本安装完毕,水网、消防管网已完成;示范性古院落已修缮完成,大福缸酒、老粗布制作、特色陶瓷加工等业态项目已在古院落内部投入运营;商务酒店、休闲娱乐中心和会议室等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滑雪场、儿童戏雪场、小吃街正在推进建设;古村落西面景观墙已建设完成。


焦作市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

  一、基本情况

  莫沟村位于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西临二广高速,隶属于孟州市西虢镇,村落三面环沟,背靠顺涧水库,汶水河贯穿南北。全村183户,757人,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和探索,莫沟村已发展成为集美食小吃、宜居宜业、休闲旅游、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村庄。莫沟村先后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被住建部授予“宜居村庄”称号,并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目,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获得“小镇美学榜样”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文明村镇”,省住建厅授予“河南省传统文化村落”,省水利厅授予“河南省水美乡村”,省环保厅授予“河南省生态村”,省林业局授予“河南省森林乡村”,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等多个荣誉。2020年12月“老家莫沟”成功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孟州市唯一一家国家4A级景区。

  二、保护发展实践

  村落发展上,一是利用老家莫沟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有序宣传;二是保护传统村落的民风民俗及浓郁的乡土人情,丰富旅游活动;三是传统建筑使用充分,开发民俗等相关产业,特色环境要素充分展示,打造景点效果良好;四是对技艺传承人及相关资料进行搜集、调查、整理、保存,对代表性传承人记录,采取文字、图片、音像等方式,真实系统的记录各项技艺传承人的表演、制作全过程;五是定期举办培训班,将该传统技艺进行传承;六是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建设上,一是村内建筑整洁,无残垣断壁、乱涂乱画、乱拉乱挂、乱搭乱建,主要道路无乱停乱放、店外经营、临路市场;二是对外交通连通性较好,附近有公共交通站点或旅游大巴可到达交通便捷。村内道路宽度适宜,人车分流,满足游览需求,道路基本硬化、平整、排水便利,路面无破损。路灯、停车场等道路设施,能够满足村民使用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三是坑塘、河道无黑臭水体并保持清洁,无漂浮物。河道水系堤岸形态保护良好,建设有慢行系统满足村民使用需求和观光需求;四是生活垃圾治理具备“五有(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五是村内街道有畅通的雨污排水管道或渠,污水无向街道、河渠、田间直接排放现象;六是村内公共场所建有水冲式卫生厕所,农户全部进行卫生厕所改造;七是自来水入户率100%,饮用水水质达标,水源常年满足村民生活和产业发展用水量需求;八是供电可靠,无断电现象发生,有应急电力设备,覆盖度100%,满足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管理维护良好,能满足村民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需求。

  管理机制上,一是建立传统村落保护管理组织。确定保护监督人员、资源调査记录人员;保护和奖励手工艺者、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二是资金保障,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多渠道筹措保发展资金,建立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协同保护发展机制;三是使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保护发展项目管理规范、进展有序,有项目实施台账,资金使用效益高;四是建立了“支部+协会+市场主体”的组织体系,同时“五大协会”(即招商引资、林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创意、土地改革协会)成为推动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五大振兴”的重要力量。

  三、取得成效

  2019年全年引入社会资本近4000万元,接待全国游客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500万元,村集体收入286万元;2020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近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50万元,村集体收入165万元;2021年春节假日期间,接待游客27.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310万元。


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

  一、基本情况

  大塆村地处河南省南端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六县结合部,新县田铺乡政府北侧青龙岭山下,是田铺居委会的一个村民组,共有82户,304人。村民都姓韩,是南宋民族英雄韩世忠的后裔。村庄已有600年的历史,房屋大多建于民国初期,古民居老布局保留至今。黄墙斜顶,通风透气,冬暖夏凉,既有北方民居的硬朗,也有南方民居的灵秀。绣花鞋垫、豫南皮影、竹编等非遗保护传承有序,灌渠、水塘、农田等传统稻作农业体系保留完好。村庄与周围山水的环境相互映衬,青山绿水环村落、古朴乡村嵌田园,处处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土气息,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大湾村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省级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二、保护发展实践

  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鼓励多层次产业结合的模式,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提升第一产业。通过封山育林,促进精品观光与体验式村落的发展,带动土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充分挖掘自身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河南省传统村落所在区域的发展定位,以优化提升第一产业、合理控制第二产业,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为基本原则,实现村庄产业发展的一二三产相结合。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大塆村依托独特的“红绿古”资源优势,坚持民生为先,统筹各方力量,从美丽乡村建设起步,引入“乡村创客”理念,规划实施传统民居修缮、基础设施配套等一系列改造提升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创客小镇,引导各类人才在这里创新创业,带动村民发展农家餐饮、特色民宿等,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规划设计先行。利用“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有利契机,邀请北京、苏州等公益专家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修旧如旧,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前提下,融入现代生活元素,让千年古色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践行生态理念。在大塆村建设初期,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大拆大建,最大程度保留村庄历史风貌,传承优秀农耕文明,让鸟回来、让人回来、让民俗回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美丽乡村起步。争取省级“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奖补项目,整合资金2600余万元,实施综合管网、村组道路、村里中心、供排水、人工湿地、垃圾中转站、大塘整修等建设项目11个,修缮保护民居80余套,管线入户入地,着力完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景观精品,确保“移步易景、一物一景”。

  探索村庄发展新模式。2015年,社区党支部坚持“支部引领,党员示范,村民参与”的发展理念,组织党员、村民成立合作社,村民通过土地、房屋、现金、多种方式加入合作社。2016年初,田铺三色农耕园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海蔓乡旅游管理公司合作,以“乡村创客”为主题,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美丽乡村,将创客平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运营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河南省首家“创客小镇”,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三、取得成效

  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实施了大塆村美化提升工程,利用美丽乡村绿化项目在村庄补植绿化、美化树种,种植桂花、紫藤、乌桕、海棠、银杏等树种1500余棵。在集镇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附近高标准规划设计了老年养护院1座、幼儿园1座,有效解决了养老、教育问题。

  坚持修旧如旧,不搞大拆大建,引入创客理念,有效盘活了闲置农房、农田。目前,发展创客小店20余家,村民开办民宿20家、农家乐8家。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该村视察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以“党支部+合作社+运营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特色民宿、非遗体验、研学实践、特色美食等多种业态,并以该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业态不断丰富,进一步激发传统村落内生活力。


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黄涂湾村

  一、基本情况

  黄涂湾、汪湾、龚冲位于大别山北麓,泼陂河镇镇区西5公里,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5.3℃。三村庄占地面积1365亩,其中,黄涂湾600多人,汪湾207人龚冲290人。黄涂湾村汪湾共有11处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面积达8162平方米,完好率逾85%以上。明朝天启三年,毕佐周利用建永济桥的剩余物资修建而成的石拱桥,名为“剩金桥”,现称万金桥。现代国画大师徐庶之故居位于龚冲中部,现保存完好。这里红色资源丰富,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徐向前、沈泽民、徐宝珊、吴焕先、高敬亭、王树声、刘华清等老一辈革命家,均踏遍了这一带的山山水水。中原突围旧址经修复,现保存完好。泼陂河镇黄涂湾龚冲于2014年11月被确定为国家传统村落。

  二、保护发展实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对黄涂湾、汪湾、龚冲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集中连片保护发展示范区(下称集中示范区)进行保护与建设,集中示范区以其典型的豫南历史文化特色、丰富的民俗风情、传统的农耕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手工制艺,成功录入了国家传统村落。经过各级保护,并对部分损坏建筑进行复古修复,古建筑的规模与状况保存的较为完备。

  一是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加强对集中示范区的宣传与保护,改善了村子基础设施条件。

  二是精心组织。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对传统村落的古建筑进行登记造册,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签订保护协议,实行定户、定人看管,定期巡视,禁止发生对古建筑造成破坏的行为。

  三是抓好规划设计。邀请省、市相关专家对集中示范区进行科学规划,并对黄涂湾、龚冲传统建筑进行设计与保护修缮工程。目前龚冲村民组已完成首批传统建筑修缮,黄涂湾村民组内传统建筑修缮设计已完成。从规划到落实,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可确保传统历史村落的文化效应得到传承。

  人居环境治理方面。黄涂湾村两委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对损毁严重的冲沟进行整治,整治后形成大塘,既能蓄水灌溉,又能种植养殖。不仅为群众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依托农村改厕工程,与村民协调,让村民自发完成旱厕拆除工作,保证村中坑塘不被污染。结合黄涂湾村自身传统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收集了本地河石、磨盘等特色材料,在村口建设完成村落标识,美化人居环境的同时,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

  三、取得成效

  泼陂河镇政府对黄涂湾村的李先念旧居、龚冲村团山战斗旧址、土元仓等5处文物单位进行了修缮和重点保护,累计完成了2350平方米的古建筑修复和16200平方米的周边环境治理。村两委对全村需要治理的池塘进行了登记,号召乡贤成功人士、爱家乡人士为治塘治理出一份力。目前,已整治坑塘15处,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也有效的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


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

  一、基本情况

  神垕镇地处禹州市西南20公里处,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五千年陶瓷文明积淀而成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全镇总面积49.1平方公里,辖10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3.5万人,镇区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神垕镇是河南省出口陶瓷生产基地,是中国九大传统陶瓷产区之一。近年来,先后荣获了“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二、保护发展实践

  一是高度重视,完善机制。自2005年获得历史文化名镇称号以来,神垕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河南被国家定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后,许昌、禹州等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珍存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修缮。专门设立了神垕古镇管理委员会,规格为正科级,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建设等工作;成立了神垕镇文物管理所,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古镇保护区内的文物遗存进行详细调查、绘制图纸、编制档案,划定保护区域,定制文化旅游标识标牌;同时,神垕镇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对保护区内的拆迁和建设行为严格控制;由文化部门深入挖掘古建筑、古窑址和特色文化内涵,发挥古建民居和钧瓷文化资源优势,通过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制定规划,注重实施。《神垕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由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4月进行编制。鉴于编制时间较早,其中内容相对不十分完善的情况,2014年河南省豫建设计院重新修订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并由河南省住建厅、文物局进行了审批。为加强规划落实,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神垕镇在成立神垕文物管理所之外,专门成立了神垕镇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下设文物保护工作办公室,配备8名文物保护管理人员。同时,镇政府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工作中涉及文物保护的事项,积极与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镇政府更是将文物保护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历史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确保按既定规划进行。

  三是规划引领,项目带动。为更好地进行古镇保护,做好古镇发展利用,神垕镇邀请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古镇卫士阮仪三先生亲临神垕古镇,对神垕古镇进行了深入调研把脉,制定出以北方风貌为主题,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神垕古镇老街风貌提升及景观节点设计方案;邀请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昆明大作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组成规划团队,围绕神垕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对神垕镇以往编制的保护规划、旅游规划等进行深度融合和高度提升,编制完成了神垕古镇保护及利用总体规划;邀请深圳规划院,对神垕古镇进行城镇形象设计,实现多规融合,在更高层面引领神垕古镇保护开发建设。

  三、取得成效

  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镇党委政府大胆创新实践,积极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采取“整合财政资金、实行市场运作、撬动民间资本”相结合的融资模式,有效破解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实现了古镇基础设施改善和资产最大化的目标。

  当前,经济趋势和社会形态已经进入新常态,今后神垕镇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历史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争取各方面资金,在加大历史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投入力度的同时,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按照文物“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紧紧抓住当前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尽快把神垕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极具活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的5A级文化旅游景区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

  一、基本情况

  荆紫关镇史称荆子口关,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西临丹江,北依伏牛群山,是连接豫、鄂、陕的交通要道,西北毗邻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西南与湖北省郧阳区白浪镇接壤。荆紫关镇辖37个行政村,2个社区,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个村),296个村民小组,5.95万人。镇域面积168.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84.65公顷,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3.14万人,建设用地845.79公顷,水域自然保绿地3736.32公顷。荆紫关古街道俗称“清代一条街”,南北走向,全长1350米,分南、中、北三街。沿街两旁商业店铺林立,火墙高耸,木做格扇门古朴典雅,高达7米的砖石结构关门屹立于镇之南端。平浪宫(福建馆)、禹王宫、湖广馆、山陕会馆、万寿宫(江西馆)、协镇都督府、清真寺等清代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于街道两侧,成就了毗邻三省的古建筑大观园。荆紫关镇是全国唯一一个在方圆两公里均设镇级政府,三地房屋在一条街道交错相连的三省交汇地,故有“丹江有船三日过五县,白浪无波,一石踏三省”、“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荆紫关镇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二、保护发展实践

  荆紫关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秀丽,古代由于位于秦楚边界,秦、楚、韩三国多次在此交战,归属经常变动,也因此诞生了“朝秦暮楚”这一典故。明清时期是丹江沿岸最重要的水旱码头之一,是区域商贸重镇,由于这一时期繁荣的商贸发展,以商贸文化为主体,通过南北商贸物流,带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如中原文化、河洛文化、湘西文化、江南文化等多文化融合。

  为更好的实现旅游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彰显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荆紫关镇进行全镇域、全方位、全空间的整体统筹和科学谋划,实施淅川县总体规划对于荆紫关镇的目标定位与战略路径,实现荆紫关镇在淅川县域城乡体系中承上启下,衔接城乡的作用,荆紫关镇党委政府2017年4月聘请北京清华同衡对荆紫关镇实地调研,编制了《城镇总体规划》、《全域旅游规划》、《镇区总体城市设计》、《镇区消防专项规划》、《古镇核心区及滨河沿线保护提升详细规划设计》,聘请专家评审、人大审议,报淅川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目前,荆紫关镇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共生,促进全镇产业经济发展转型、社会民生协调发展,同时全面提升古镇保护与城乡建设水平,规划引领、管控到位,依法施建,发展有序。

  三、取得成效

  依托历史文化名镇资源,开发了盛坤农业生态园、银莲林果蔬菜农业采摘园,利用国营林场及千年古刹法海禅寺,发挥景区现状资源,集自然与人文一体的自然风光,开发参禅、养生生态观光园。依托三省民俗文化,挖掘三省民俗文化内涵与生活习俗,拓展以三省特色小吃与风俗体验为主的三省民俗街区。利用山区、丘岭资源,菩萨村、陡岭村进行生态游、自助游、休闲游、探险游,庙岭村种植中草药、林果,开办农家乐和采摘园。结合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优势,2021年5月1日开展了第一届三省特色美食节活动,历时三天,活动参加20万人次。近几年,建成四星级宾馆一座,满足一次容纳吃住30人以上的宾馆四座,风味小吃店28处,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500余人,年旅游创收入2000万元。


滑县道口镇

  一、基本情况

  道口镇位于河南省滑县西北边境的卫河之滨、鲧堤之上,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镇区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5.1公里。全镇辖10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民8.6万余人,耕地面积8500亩。道口镇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傍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明清时期交通发达、商贸繁荣,因“日进斗金”而有“小天津”之美誉。道口镇厚重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运河、建筑、戏曲、饮食、庙会等方面。道口古镇保护范围面积136.5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19.7公顷。保护区内至今保存着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滑县段、大王庙等名胜古迹,完整保存着清代商贸街巷(顺河街等)和许多清代的商铺、住宅院落,如“道口烧鸡义兴张老铺”、“同和裕老票号”等,共有老房舍2000多间。道口镇现为中国烧鸡名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河南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安阳市综合实力十强乡镇、河南省名星乡镇、河南省文明村镇。

  二、保护发展实践

  为了加强对道口镇辖域内文物的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建设部、文化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管理的通知》精神,制定相关保护办法。

  道口镇辖域内,对相关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大运河(滑县段)、大王庙、教士楼、蔡阳坟、道口烧鸡义兴张老铺、河西白衣阁、军庄关帝庙、德庆诚绸缎庄、祥盛宫绸缎庄、同和裕老票号、其它已公布的历史建筑,现保存的古石器、陶器、瓷器、古砖瓦、木质文物等文物,滑县大弦戏、大平调、而二夹弦、木板年画、道口烧鸡制作工艺、道口正月古庙会、黄氏膏药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镇政府成立专门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物保护机构并指定专门管护人员进行保护管理。

  道口镇辖区内所有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和古迹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镇政府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

  文物和古迹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镇政府加强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制定道口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并纳入总体规划。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的,必须保证文物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报道口镇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县级以上文物管理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和建设控制范围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三、取得成效

  通过深入挖掘道口古镇厚重的渡口历史文化,体现运河文化演艺文化、建筑文化等资源,由名人带动把道口古镇文艺打造品牌,发展成为书画创作和交易集散地、特色旅游目的地、特色饮食与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修旧如旧,不搞大拆大建,修缮大王庙、刘家大院及古建民房。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以农户自由发展模式,有效盘活了沿街民房。目前共发展沿街店铺80余家,特色餐饮十余家。有效保护了古河道、古码头、古城墙、古祭祀庙宇、古历史街区、商铺、民居等“五位一体”的文物遗存。共有各类历史建筑2000多间,历史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有效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糖人、木版年画、道口烧鸡等。


洛阳市嵩县白河镇

  一、基本情况

  白河镇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山区,距县城89公里,地处伏牛山核心区。全镇总面积34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133个村民组,4800户,1.5万人。白河,古称淯水,是汉水的重要支流,因河水清澈、河沙白净而得名。白河镇是嵩县乃至洛阳市最偏远的一个深山区乡镇,素有“洛阳南极”之称。白河镇是嵩县面积第二大镇,处于北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境内两带交汇、三水分流,构成了我国罕见的地理奇观。南北兼容的气候,在这里形成了中原地区无与伦比的山水大观和完整的原始生态体系,素有“中原生态第一乡”、“中药材之乡”、“天然药库”等诸多美誉。白河镇先后获得全国生态乡镇、国家卫生乡镇、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最美银杏文化小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生态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乡镇、省级园林乡镇、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河洛名镇等荣誉称号。

  二、保护发展实践

  白河镇地处伏牛山核心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境内青山绿水间,散落着不少传统村落,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白河镇立足千年古树、百年老屋,幽深古径等资源,着力于传统村落申报和保护发展工作。镇政府抽调精干人员对全镇的传统村落进行了摸底普查。2017年确定大青村、下寺村、火神庙村、白河街村、栗扎树村、黄柏树村等6个村作为传统村落的上报村,并积极完善资料,并向县、市、省住建部门申报。2018年6个村被列为省级传统村落,下寺村、大青村、火神庙村、白河街村被推荐为中国传统村落。2018年10月6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2020年,积极准备油路沟、马路魁、上河、瓦房、五马寺等5个村的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至此,白河镇12个行政村中,先后11个村都完善了传统村落的申报材料,申报数量和规模占全县、乃至全市最多。

  白河镇成立了党委委员牵头,住建、文化、旅游、国土等部门组成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并在各村明确一名兼管员,负责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对接工作,统筹行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职责,解决这项工作有组织管、有人管的问题。同时,加强宣传,在全镇形成了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发展经济的共识。在全社会营造保护传统村落,村村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三、取得成效

  白河镇西部的白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与周边的传统村落共同发展,经过10余年的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娱、购配套旅游服务体系,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2011年被授予5A级景区,享誉全国。位于下寺村的千年古刹云岩寺景区,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其自然风光为中原之最,有“颉颃泰华、睥睨衡霍”之誉,其寺与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是中原地区佛教文化发祥地之一。云岩寺千年银杏林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一处千年古银杏群落,于2007年7月8日正式入选大世界吉尼斯纪录。2012年10月20日,被国家林业局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银杏之乡”称号;2017年,被国家农业部颁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8年11月,在第二届国际银杏峰会上被国家林学会授予“中国最美银杏文化小镇”。

  近年来到白河进行原生态游、乡村游、自助游、休闲游、探险游等省内外游客骆驿不绝。白河镇的知名度和地位得到不断提高,白河镇正逐步成为中原地区山水风光最佳、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品位最高、游客最向往的旅游胜地。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

  一、基本情况

  石板岩镇位于林州市西北部,下辖17个行政村,其中中国传统村落9个(南湾村、草庙村、梨园坪村、漏子头村、朝阳村、石板岩村、贤麻沟村、高家台村、西乡坪村),河南省传统村落3个(上坪村、车佛沟村、王相村),占全部行政村的71%,是南太行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的核心区域。全镇2.83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2万人,总面积89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太行大峡谷所在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全国商业战线一面红旗——扁担精神发祥地。石板岩镇依托优美山水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石板民居,以传统村落绘画、摄影、写生为核心的“写生+旅游”双产业构架日趋成熟,是集传统村落文化体验、农业观光、特色民宿为一体的魅力小镇。石板岩镇先后在2009年荣获“国家地质公园”,2014年荣获“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荣获“全国写生艺术特色小镇”、“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6年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6月荣获“中国特色小镇”,2020年荣获“国家卫生城镇”,2021年荣获“河南省美丽小镇”等荣誉称号。

  二、保护发展实践

  实施区域集中连片保护发展。近年来石板岩镇坚持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定位,突出“一村一韵”,分层分类推进中心村、精品村、培育村建设,逐步形成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风景格局。同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文物保护等工作,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利用,自2016年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累计投资5600万元对12个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修缮。规范传统村落写生行业,组织141家写生基地成立了传统村落研学写生产业协会。成立了由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资控股的林州太行画谷文旅有限公司,全面发展石板岩传统村落写生产业。

  探索有效的保护发展工作机制。石板岩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推进“村社一体”合作社项目战略,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定位,因地制宜,对村合作社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激活村庄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就业创业机会,保障农民财产保值增值,实现农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截至目前,全镇17个行政村已经有15个村完成“村社一体”合作社整体建设项目。

  加大政策和技术支持。创新人才培养储备,探索共同培养模式,创建了“优势互补、知识共享、双赢共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新局面,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传统村落写生建设运营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注重本土人才培育,截至2020年11月底,石板岩镇共有乡土人才950人,带动3600余人就业。注重外来人才引进。通过积极从创业成功人士、乡贤能人、致富能手等人员中选聘思想有觉悟、经济有实力、社会有影响、事业有热心、家乡有情结的人担任“名誉村长”,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镇17个村共有“名誉村长”21名,其中4个名誉村长和村里有合作投资,6个村回迁建筑企业6家,每年给村集体带来收益200余万元。

  科学编制镇村规划。根据石板岩的区位、资源、人口、历史、经济基础等特点,对全镇发展规模和布局进行准确定位,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超前性、科学性、先进性的原则,坚持“多规合一、全域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及传统村落、文化旅游、产业、土地等专项规划。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聚焦聚力“全域无垃圾”,引进锦龙公司市场化推进垃圾治理,实现了“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投资1000余万元,对镇区实施立面统一改造;投资800余万元,新建公厕23处,污水处理站3处,清除垃圾2500余吨,整合闲散荒地5万余平方米。

  三、取得成效

  近年来,石板岩镇以传统村落文化写生产业为龙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抓环境、抓项目、抓招商、抓提升四措并举,努力打造“中国画谷”品牌,加快国际写生名镇、高端民宿小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进程。2020年全镇共接待各类传统村落写生、摄影、旅游、休闲、运动体验人员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亿元。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

  一、基本情况

  姬家山乡地处太行山东麓,位于鹤壁市鹤山区西北部,西邻林州市、北接安阳县。辖15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1.4万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4A级旅游景区“五岩山”和10个传统村落。其中,中国传统村落6个,河南省传统村落4个。姬家山乡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不可移动文物57处、历史建筑39处。2015年姬家山乡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打造了以中国传统村落王家辿为首的“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群。2016年“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群被鹤壁市人民政府列为“十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2019年姬家山乡被评为“河南省特色旅游示范乡镇”,2020年南太行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群被鹤壁市人民政府列入全市旅游发展“一山两河五版块”之一。国家级传统村落王家辿村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施家沟村、张家沟村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张家沟、西顶被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二、保护发展实践

  姬家山乡探索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区、乡、村三级均成立传统村落保护组织机构,姬家山乡政府落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责任主体,负责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具体实施,制定保护修缮规划;各行政村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领导小组,构建了顺畅的上下沟通机制,为切实开展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2020年,姬家山乡10个传统村落已全部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住建厅的专家评审,共争取到中央传统村落奖补助资金300万元,省级传统村落奖补助资金920万元,全部用于传统村落民居修缮、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2016年以来,姬家山乡利用传统村落保护资金的“杠杆”作用,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对传统村落进行环境整治和文化内涵提升,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9000万元,吸引了许多社会资本投入民宿和旅游开发。王家辿、西顶村、施家沟村、沙锅窑村、石门村、蒋家顶村分别引进生态旅游企业入驻。黄庙沟村引进提香谷和幽楝谷两家生态旅游企业入驻;高洞沟村引进鹤壁市磐原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入驻;张家沟村引进云头山生态旅游企业入驻。旅游业态不断丰富,乡村高粱酒、莲儿大娘羊馍馍、红薯粉条、手工鞋垫、黄金小米等旅游商品销售火爆;成功创办香椿节、红叶节、全民登山节等活动,传统村落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中央电视台以《古风神韵 魅力新村》为题描绘了沙锅窑村人文风貌;河南卫视录制播出了介绍传统村落王家辿村的文旅专题片;姬家山乡红叶节被河南省教育厅、《农业日报》、《河南日报》广泛宣传。

  姬家山乡充分发挥传统村落资源优势,坚持把传统村落和建设美丽乡村与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一是实行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对乡、村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清运;二是开展村庄绿化行动,对村内道路环境进行了整治和绿化,着力打造具有传统风情的绿色村庄;三是提升道路交通水平,通村道路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四是开展亮化行动,各村出入口、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全部实现亮化;五是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积极引导村民树立节水意识,减少生活污水源头排放,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三、取得成效

  “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群逐渐成为支撑全乡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鹤壁及周边群众休闲旅游首选之地,2020年接待游客30万人,旅游收入600余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效显著。全乡15个行政村有10个村为传统村落,传统村落占全乡行政村的75%,旅游经营户32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10%,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5家,旅游接待床位1000张,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2020年接待游客30万人,旅游收入600余万元。姬家山乡逐步形成了林业、种植业、休闲旅游业和化工产业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传统村落旅游带富效果明显,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渐入佳境。


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

  一、基本情况

  张汴乡地处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南部,位于灵宝、洛宁和陕州区三地交界,距城区12公里,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其中塬区49.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16万亩,经济林1.8万亩。下辖11个行政村,103个村民组,3608户12227人。区域内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十分突出的近郊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和居住环境优势。

  二、保护发展实践

  建立传统村落保护管理组织。区、乡、村三级均成立传统村落保护组织机构,负责研究解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村规民约。把传统村落相关要求写入村民公约。既有助于约束村民无序的建设行为,提高村民热爱遗产、自我保护的意识,又有助于村民积极整治乡村环境,开发自然生态景观,利用乡土建筑优势,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注重村民经济和文化利益。把注重增加村民的经济利益和尊重维护村民习俗的文化权益作为保护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村民在保护开发中获取收益,让开发利用成果惠及全体村民,社会共享。

  明确传统村落保护内容。有经济条件的村庄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无经济条件的村庄要把村内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人文等通过农村“四加二”工作法固定下来并张榜公布,让老百姓知道哪些是应该受到保护的东西,哪些是应该继续传承发扬的东西。

  加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宣传。张汴乡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区域内传统民居、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景观价值、教化价值。同时,梳理传统民居、传统村落文化板块和线路,按照风水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耕读文化、非遗文化等,将民俗风尚和传统技艺发扬光大,积极培育乡村振兴新业态,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为了进一步保护区域内历史文物,活化利用、活态传承传统村落,按照“保护先行、协调开发、注重品牌、永续利用”的思路,张汴乡成立了地坑院景区管理处,协同陕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对区域内的地坑院进行维护修缮,加强保护和管理,并挖掘其潜在价值,进行全面开发,确保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推动乡村旅游全面发展。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点带面,借助陕州地坑院景区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着力打造张汴原生态地坑院假日休闲游模式,民俗宾馆、农家乐、休闲采摘等旅游新业态逐渐发展成熟,农耕体验、红腹锦鸡拍摄等特色旅游模式成为旅游发展新动能,先后建成了西王大棚采摘基地、曲村地坑院旅游景区、二仙坡绿色果业采风基地、草庙山红腹锦鸡摄影基地等,目前全乡农家乐达20余家,可提供床位200余个,周末、节假日市场摊位达200余个,日接待量达2万余人次,特别是北营村和曲村多次被中央、省、市多家媒体报道。

  三、取得成效

  近年以来,在陕州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汴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发挥优势,顺势而为,紧紧围绕“产业强乡、特色兴村、旅游带动、强基富民”的发展思路和“打造旅游特色乡镇、建设生态宜居张汴”的中心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张汴乡地坑院景区的强势崛起,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就业,推动了餐饮、宾馆,交通等各相关行业发展,目前,张汴乡在景区就业116人,全年参与景区工程建设2000余人次,极大地促进了人民增收致富,村民对村落保护发展认知度高、参与度强,满意度达100%。同时,探索形成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从而带动全区逐步构建旅游业与一二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陕州区委、区政府将地坑院文化旅游区定为重点建设项目,以非遗文化为核心,打造智慧景区。地坑院景区开业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美国ABC电视台、英国《太阳报》、英国广播公司、新加坡电视台等海内外媒体频频焦聚,使陕州地坑院声满华夏,誉满四海。全国所有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均有游客前来地坑院参观游览,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毛里求斯、印尼、韩国等众多外国游客,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成功推向了世界。


平顶山市郏县

  一、基本情况

  郏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是平顶山市的北大门,下辖8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377个行政村,总人口66万。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祖先在此居住。境内有大量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古民居群多,保存比较完整,布局排列规整。历史名人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丰富。作为千年古县,广阔天地乡是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发源地。目前,郏县列入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75个,其中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1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个,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10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6个。

  二、保护发展实践

  制定保护发展政策。制定《郏县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实施方案》、《郏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提高思想,统一认识,认真贯彻执行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各项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把保护发展工作按要求落实到位。

  做好保护发展工作。提出“筛、挖、编、弘、整、建”六字方针,筛查和挖潜并行,保护和发展同步。一是“筛”。从传统建筑风貌完整度、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原真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活态传承等方面,开展筛查申报工作。二是“挖”。加大民族文化挖掘,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开展针对性宣传,编印发放传统村落调查录摄像要点和调查提纲附页,向受访群众和从业干部发放,取得有关影视资料和文史资料,动员渣园村空心挂面、吴村锣戏、张武楼村河南坠子马街书会状元张麦愣、李渡口村“五龙缠龟地”讲述人,大铜器、金镶玉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亮绝活展技艺,向居民、游人、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监管部门展示传统村落辉煌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三是“编”。结合每个传统村落现状和特色,按照《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导则(试行)》要求,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规范化的编制修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四是“弘”。弘扬农耕文化、保持原生态美景,坚持原遗存保护,加强传统风貌协调整治,对村落中古宅、古建等进行原生态修复和寨墙、寨门、牌坊、古塔、园林、古桥、古井、古树、古道等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保持乡土味道,传承乡土文化底蕴,建设农家书屋377个、村史馆60个、农耕文化馆60个,留住乡村记忆。同时依托“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综合执法”管理模式,印发《郏县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郏县村民自建住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编制《农村自建房设计图册》,对农村建筑风貌、工程质量、建筑层高等进行引导、管控。五是“整”。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乡村环境美好与村民生活幸福为目标,实施以党建引领、村民为主、问题导向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一村一品的乡村建设治理新格局。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成为传统村落特色旅游打卡地。六是“建”。邀请专家对县乡村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组织文化、文物、旅游、财政等部门的专家、学者深入到符合条件的村庄进行手把手技术指导,以申报促保护,以保护助申报,同时加大日常监管巡查力度,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群众获得最大受益,探索并建立起保护和管理传统村落的长效机制。通过“筛、挖、编、弘、整、建”,激活了传统村落的“魂”,实现了村庄发展的“神”。

  三、取得成效

  郏县通过多种举措,破解了乡村保护建设瓶颈,活态展示了民风、民俗,传承了文化记忆,提升了传统村落文化内涵;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乡风文明程度,让传统村落留得住人,让原居民安得下心,使每个传统村落时时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住村落的根与魂,让传统村落这座“宝藏”保值升值,形成了有郏县地域特点的传统村落宝藏群。通过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活化利用,直接拉动地方投资超8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超1.5亿,实现了“村落得发展,文化得传承,文明得提升,群众得实惠”的发展目标。


信阳市新县

  一、基本情况

  新县地处河南省最南端、大别山腹地、豫鄂两省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中原南门”之称。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区(街道),206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7万。新县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现有中国传统村落10处,河南省传统村落29处。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县、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等荣誉,并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保护发展实践

  强化组织领导,明晰工作职责。成立了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住建局具体牵头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协调办公会,研判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县委、县政府强力领导,各乡镇区和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建立长效机制,激发各方活力。建立长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奖励机制,制定出台了《新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施意见》,探索包括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土地入股联合开发”、对居民和企业开展的改造活动进行补贴、对投资项目进行投资额奖励、税费免除奖励、招商引资奖励等相关奖励政策,激励旅游开发公司、平台公司、个人投资等多种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到传统村落建设中。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探索古宅古居以房屋产权入股、村集体统一修缮经营、统一出租等多种模式,调动村民参与保护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村民参与、合作共赢。

  科学编制规划,刚性规划落实。新县县委、县政府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北京绿十字共同发起了为期三年的“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举办了“中国红色旅游与传统村落保护论坛”,期间共有100个规划设计团队的500多名专家来新县考察,免费对部分传统村落保护进行规划设计。

  提质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积极争取美丽乡村省级试点奖补项目,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对传统村落的道路、河流、塘堰进行综合整治,完善综合管网,改善村落供排水、照明、通讯设施,修复古民居,将传统村落发展保护融入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之中。结合“厕所革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加快传统村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日常保洁制度,生活垃圾做到及时清运。

  强化保护传承,有机发展利用。坚持原址遗存保护,在传统村落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优先保护修缮村落内濒危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特色民居等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古石板路、古井、古树、古桥等历史环境要素。、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认领、认养、认保乡土建筑,通过传统技艺、传统手法,对传统特色民居进行有机改造和功能置换,促进“农旅融合”,使传统建筑兼顾旅游业和农业的功能拓展。加大民族文化挖掘,静态展示传统生产生活工具、民族服饰、手工艺品,保存文化记忆,活态展示民风、民俗,传承文化记忆,使每个村落都能够“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住村落的根与魂。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引导支持传统村落旅游产业发展。

  三、取得成效

  按照“面上整治、点上提升、线上打造”的思路,精心打造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实施美丽乡村“双十双百”工程,着力打造“豫风楚韵、大别乡村”品牌。以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核心,力促全域旅游发展,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省级29个、市级40个,打响了“九镇十八湾”等乡村旅游品牌,初步实现乡乡有景点、村村有收入、户户有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田铺大塆”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通过对全县传统村落的挖掘、保护、利用,目前,田铺大塆、丁李湾、西河、毛铺等传统村落成为全域旅游“网红打卡地”,“九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已享誉省内外。年吸引游客92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69万元,成为新县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实现了古村落居民不出家门奔小康的愿景。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