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有关规范及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用钢平台的称谓不甚准确,设计、制作及使用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关于钢平台的名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常需要设置可以吊运并搁置于楼层外侧窗洞边的钢平台(也叫卸料平台),将无法用施工升降机运送的大件材料和设备用塔式起重机先吊运至钢平台后,再转运至室内需要的位置;结构施工拆下的模板、支撑也可由室内运往钢平台,再用塔式起重机转运至作业层使用或转运至地面回收。钢平台通常采用型钢制作,尺寸应根据施工的需要确定,一般宽度2~4m,超出建筑物长度3~6m.悬挂式钢平台在施工现场,其后部与建筑物固定,前部用钢丝绳拉索拉住,其结构简单、重量轻、受力明确。规范将这种钢平台称为“悬挑式钢平台”,大多数施工人员也习惯于这种称谓。理论上讲,笔者认为将这种上部带拉索的结构形式称为“悬挑式”是不正确的,确切地应称为“悬挂式”,也就是说,这种钢平台应称为“悬挂式钢平台”。规范给出的悬挑式钢平台存在的缺点钢平台与建筑物边缘上的预埋件焊接连接,安装拆卸不便,且拆卸时对焊缝连接部位切割会对平台造成局部损坏,不利于重复使用。
目前常见悬挑式钢平台存在的缺点:为了减少对楼板的不利影响,主梁后部伸进建筑物长度一般超过悬挑长度的1.5倍,加之主梁采用悬臂式承受弯矩较大,这两个原因致使钢平台用料较多、较重。
主梁后部伸进建筑物致使楼层地面与钢平台形成台阶,运送物料不便。
有的悬挑式钢平台,为了“保险”,设置了钢丝绳拉索。在钢平台自重和其上荷载产生的绕支点(一般为建筑物边缘)的力矩由于钢丝绳拉索的作用被完全平衡的情况下,按受力形式属于悬挂式钢平台;当钢丝绳未受力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悬挑式钢平台;施工现场安装人员往往通过调整花篮螺栓使钢丝绳受力,但当钢丝绳虽受力,但其作用未完全平衡钢平台自重和其上荷载产生的绕支点的力矩时,从受力形式看,既不属于“悬挂式钢平台”,也不属于“悬挑式钢平台”,且受力难以明确。
悬挂式钢平台改进方法设计在工程施工中我们使用了支承结构为槽钢制作由钢丝绳斜拉的悬挂梁,也就是“悬挂式钢平台”。
每侧主梁分为上下2段,下段靠近建筑物侧用钢板焊接成矩形套筒状,主梁上部插入其中并用螺栓固定。这种新的结构形式消除了楼层地面与钢平台有台阶运送物料不便的问题,且遇到所述问题时可方便地换上适当长度的上端槽钢。
主梁与次梁一般应采用焊接连接,特殊情况当平台宽度超过2.2m时,为便于公路运输,可设计成从适当部位断开的分体可拆卸式结构,用螺栓或销进行连接。
主梁与建筑物的固定宜采用在梁中部预埋螺栓,使锚固点尽量不设置在楼板上。
防护栏杆高度1200mm,栏杆由立杆、顶部扶手、中部横杆以及挡脚板等组成,宜焊接成片状。
栏杆与主梁及前部次梁连接宜采用承插式,并用开口销固定。防护栏杆任意位置应能承受不少于的水平力。
宜两边各设前后两道钢丝绳,两道中的每一道均应按与水平钢梁呈45.作单独受力计算,安全系数符合现行规范规定。
应系列化、定型化。
固定拉索的锚固可采用柱箍、预埋钢结构件等方式。
计算内容主要有:危险截面的抗拉、抗弯、 抗剪强度,整体稳定性,挠度等。要根据实际需要的平台尺寸、荷载情况进行计算后确定各结构件的尺寸,或对已初步确定的尺寸进行校核,限于篇幅的原因,本文不予赘述。总之,目标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制作制作钢平台用的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并进行复试,材质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应在钢平台上作业人员能看到的显着位置标明容许荷载值(操作平台上人员和物件的总重量),如能标明容许装载的主要材料、设备的件数就更便于作业人员控制荷载不超过规定。
对钢平台的制作质量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在规范暂未规定的情况下,制作完成后应进行2倍的额定荷载试验。对于钢丝绳,应在前后两组单独斜拉的条件下分别进行试验。
安装使用建筑物上用于固定拉索的锚固位置须对称地设置在钢平台上方主梁或柱子上(含暗梁暗柱),该位置应能可靠地承受钢丝绳的拉力;钢丝绳的固结点超出钢平台宽度在水平投影方向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m.平台搁置点必须位于建筑结构的梁上。特殊情况,当避免不了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时,可在搁置点位置的主梁下部加15~20厚钢垫板, 以避免平台自重及荷载传递到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上。
使钢平台前端略高于后端,保证钢平台承受额定荷载后处于水平状态。
钢平台在建筑结构上安装完毕后要认真进行验收,使用期间应经常对钢平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严禁不合格的钢平台投入使用。
要明确钢平台安装拆卸、使用、管理人员的责任并认真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