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坍塌应急处理预案是怎样的?造成坍塌的原因是什么?请看鲁班乐标编辑的文章。
坍塌原因
1、地质构造原因(经过断层及其破碎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围岩岩体极弱致坍、构造偏压)、地形原因(傍山偏压致坍塌)、特殊围岩如高岭土地层处理不当致坍、浅埋和超浅埋等原因;
2、施工方法或安排不当;
3、浅埋、暴雨、长时间阴雨、爆破震动等。
坍塌前征兆
1、量测信息所反应的围岩变形速度或数值超过允许值;
2、喷射混凝土产生纵横向裂纹或龟裂;
3、洞顶、洞壁发现不断掉下土块、小石块或构件支撑间隙不断漏出砂石屑;
4、岩层层理、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张开; 5、洞内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
预防坍塌措施
做好地质预报,勤检查,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十二字原则施工。
一般步骤和方法
1防止坍塌范围扩大
(1)在坍方范围顶部、侧壁上的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或锚固;
(2)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
(3)在坍塌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
(4)加快衬砌。对坍方两端应尽快作好局部衬砌,以保证坍塌方不再扩大。
2处理坍塌措施
(1)如坍塌体积较小,且坍方范围内已进行了喷锚,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构件支撑,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地逐步清除坍渣,随挖随喷射混凝土,架设临时构件支撑支顶;
(2) 如坍塌体积较大,或地表已下沉,或因坍体堵塞,无法进入坍方范围进行支护时,则可注浆加固坍方体,然后用“穿”的办法在坍体内进行开挖、衬砌;
(3)处理坍塌方的同时,应加强排水,即“治坍先治水”。
支护方式
1喷锚支护
采用喷锚处理较大型坍方,较之采用架设支撑,更加安全、快速,且省工省料。
(1)由外而内、由上而下,逐段随清坍渣随向岩壁喷射一薄层砂浆,然后再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宜分层喷射,每层厚5cm左右;
(2)喷射1~2层混凝土后,可随即加设锚杆再喷射混凝土; ③ 坍渣的清除后,随即做好衬砌。
2构件支撑处理
(1)在坍体不太高、坍穴略呈锥形、坍壁不太松散的情况下,使用人字架支撑,支撑材质可为型钢与锚杆焊接;
(2)当坍体较高,但坍体两侧壁形状较整齐,且侧向压力不大时,可按垂直于隧道中线的方向架设横向排架。先将坍体顶的石渣扒平,铺上横梁,再在其上架设排架。排架间距根据坍穴围岩情况而定,一般为1~2m左右。须注意在排架间用剪刀撑撑稳,下部横梁要随坍渣的清除随时倒换撑稳。
(3)当坍塌方较大,且围岩压力也较大时,宜在坍方范围内全部用纵向棚支撑。先将坍渣顶部适当扒平,沿隧道中线方向平行设置纵地梁数根(地梁下预铺横梁),于纵地梁上按照导坑支撑的形式以1m左右的间距架设箱形棚架。以后逐层向上架设至坍方顶部,用填塞木塞紧。随着坍渣的清除,加设立柱,并以纵撑撑牢。支撑材质可为红松,最小头直径不小于180mm。在其棚护下,再用网锚喷钢架支护。
(4)当坍塌方直至地表而深度不大时(小于10m),可设置井箍。由地面向下逐步清除坍渣,随即架设箍架支撑。箍架的形式可为多边形、矩形或方形,视坍穴的形状而定,架距不大于1m。
当塌方较深时,则可先将进口至坍方体顶面一段箍好,不进行清理坍渣,而在洞内采用穿过坍方体的施工方法。
(5)坍塌空成斜孔时,处理方法根据斜度而定,倾角≤30°时,可按斜井的施工方法进行出渣及支撑;倾角≥35°时,运用井箍支撑及由上而下地清渣。
衬砌措施与回填方法
1衬砌施工
坍方体清除过程中,随着坍方体的清除,衬砌及时跟进,必要时,通过设计变更,增加仰拱(如果原设计上无),快速成环、封闭。在坍穴位最高处两端衬砌接头处预留回填及进出料孔。
如坍塌方范围的围岩不稳定,在处理坍塌方中有继续坍方可能时,可在坍方范围内选择适当位置做坍体保拱,以掩护施工操作,保证安全。护拱上用碎渣铺填2m厚左右作为缓冲层,预防万以岩石掉块的冲击。
2坍体回填
坍方体清除后,拱背先用浆砌片石回填2~3m厚,其上再用干砌片石回填,回填高度应尽量填满坍穴范围,坍体内木撑尽量拆除;在坍穴护拱与拱圈间应全部回填密实,坍穴护拱以上回填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小于2m;如坍塌方范围高大,在坍穴内进行回填操作不便时,可选择适当位置另行开凿专供回填的坑道;如坍塌方直达地表,除按规定做好拱部回填外,另用一般土石回填夯实至距地表1~2m,再用粘土回填至略高于地表并向四周倾斜,周围做好排水沟。
总之,对隧道施工的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同时,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均应及时按规定上报。同时,项目部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经常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犯施工安全规则、危及安全的工点,要求其立即纠正,必要时停工整顿,直至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
以上由鲁班乐标搜集整理,更多关于“隧道坍塌应急处理预案”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鲁班乐标行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