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刚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纯用铆钉铆起来的钢铁浮桥,可从中间抬升,现在被拆除,在老金刚桥的基础上在上面有修建了一座彩虹式的金刚桥,新的金钢桥是中承式受力构造,钢结构的拱柱内灌混凝土,上方钢拱与桥采用拉杆相连接作为受力体系。这种拱梁式相结合的桥在力的传递与处理方面有着独到的好处,可以减少因车辆对桥的水平冲击力而造成的水平移动变形,与主拱桥相连接的两侧引桥由四分之一圆弧的钢管支撑,其间的一些立柱将桥上方的压力传递给拱和圆弧,进一步传递给地基。
天津金钢桥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横跨海河之上的金钢桥,是天津市内重要的交通桥梁之一。它始建于1903年,因不能负重,1924年又建新桥,即今改建前的金钢桥。1903年所建桥俗称老桥。1901年袁世凯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后,于1902年将原驻保定的总督衙门,移驻天津,将海河北岸原淮军的海防公所改为直隶总督衙门。袁世凯为了提高他的政治地位和为来往京津两地方便,于迁天津新址后,复在河北种植园南侧,修建新车站称总站,俗称北站。1903年车站建成后,从新车站修通一条直达衙署的大马路,命名为大经路。(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多次来津经过此路,改为中山路)为了与河对岸沟通,是年将原窑洼木浮桥,改建成双叶承梁式钢架桥,因是钢结构,故称金钢桥。
施工
新的金钢桥于1996年年底建成,为双层拱桥,下层桥利用旧桥墩改建为三孔钢与混凝土组合的箱梁桥。车行道宽14米(旧桥10米),两侧人行道各2米。上层桥采用三孔中承式无推力拱桥结构,全长600米,宽15米。新桥建成后造型新颖、美观、壮丽,具有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相匹配的时代建筑感,为海河又添一宏伟壮观的新景。
桥的悠久
桥长76.20米,宽6.45米,下分三孔,中跨11.60米。桥台用条石砌筑,桥面铺木板,可以开启。但建后不能载重,故又于1924年在桥下游18米处另建成一座大型钢梁双叶立转开启式新桥。桥长85.80米,宽17米,两旁各有2米宽的人行道。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插入河底,距桥面24.4米,可以从中间用电力操纵吊起开成八字形行船。新桥沿旧称亦称金钢桥,即今改建前之金钢桥。新桥建成,大经路也于是年铺成沥青路。当时,从北站通过宽阔的大经路、金钢桥,直达海河对岸各地,交通方便至极。
建新金钢桥后,旧金钢桥即成便桥,1927年因待修停用。日寇侵华时期,1942年将桥梁拆除制造军火,仅余下四座桥墩。1981年为缓和金钢桥上交通拥挤堵塞,又利用旧桥墩整修加固,建成钢架便桥,未用多年又废弃。金钢桥新桥自1924年建成至1996年已历72年历程,由于年代久远,桥底钢板已经锈蚀,桥身亦不能启动,且桥体整体下降,成为危桥,故天津市政府决定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