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泉,抓企业必须抓好项目的管理,这已成为企业上下的共识。如何强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盈利水平,是企业管理的重大课题。前些年,基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影响的需要,不少单位为推进项目滚动发展,建立起分公司的管理体制。由分公司自揽任务、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从而形成了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工程队为主体的多级管理模式。客观地说,多级管理模式在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过程中,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摊子越铺越大,管理链条越来越长,多级管理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在管理体制上,分公司在建制上采取的是灵活、弹性编制,大部分分公司主管人员在所辖的一个或多个项目上兼职,这就造成了:一是增加了管理层次,削弱了公司机关对项目部经营施工活动的监控力度。由于分公司内部缺少必须的监督机制和监控能力,很容易出现工程质量,及因个人行为引发的其它各种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二是分公司内部关系不顺。分公司作为一级管理机构,因其人员在项目部兼职,责、权、利不统一,管理职能难以落到实处。项目部作为项目管理的主体,管理职能与分公司的职能容易相互交叉、重叠,因而造成责任不清、职责不明。易形成出现问题无人负责、解决不利的局面,容易程度不同地形成企业效益流失的黑洞,且使问题堆集,给公司经营管理造成很大的负担。三是分公司内部随意拆借资金现象突出,“拆东墙、补西墙”,造成资金沉淀,影响上交。而分公司内项目部之间随意列销成本,也使公司机关无法对项目部的真实利润进行考核。更有甚者,项目或分公司管理者,钻财务管理的空子,随意对外投资、担保、借款或贷款,有的损公肥私,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四是分公司为自身生存的需要,往往饥不择食,自揽的工程往往质量不高。而且揽到工程后,项目部主要由内部人员抽调组成,属近亲繁殖,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管理思路固定,很难创新。五是影响全公司人员、机械设备、物资等资源调配,容易出现资金重复投入,管理人员良莠不齐,有限资源大量浪费现象。六是分公司对贯彻公司的规章制度打折扣,久而久之,公司管理尾大不掉,管理失控,形同虚设,而各分公司因拥有资金调用、人员调配等权力,容易“拥权自重”,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实践证明,一些“诸侯国”管辖的项目亏损严重,债务沉重,官司缠身,腐败现象严重。不但使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且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沉痛。目前,我们企业现有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多层次的管理链,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缺乏,技术力量的薄弱,体制上的不顺,机制的不健全等,决定我们在选择项目管理模式时,必须注意管理体制与管理水平要相匹配,宜集中力量来办事。多年来,经过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比较分析,不少公司在管理体制上撤销了分公司,由公司直接管理项目部,把各“诸侯国”的权力进行调整,形成了“公司为管理决策中心,项目部为经济利润中心,工程队为施工成本中心”的管理机制,对下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该模式减少了管理层次,明确了管理责任,强化了管理意识,使公司机关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考核各项目生产经营和效益状况,克服了设立分公司实行多级管理模式的弊端;同时,也使项目部的组建、撤编更为灵活,施工管理方式更加多样。从运行的情况来看,扁平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整体控制力和管理效率,对提高企业效益效果非常明显。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
鲁班乐标微信号。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