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目前的理论探讨也逐渐从强调实体要素投入转变到注重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上来。从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可以粗略地总结出两种主要的制度创新路径:一种是自发性的、渊源于具有丰富传统内涵的“民约”性制度;一种是人为性的、试图复制国外先进经验的“设计”性制度。对后者,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例子。当然,也有一部分村庄自始至终都无法迈入“制度创新”的轨道,持续地被“无效率的状态”所锁定。为更好地理解这种制度实践与变化历程,我们需要从更多鲜活的微观案例中,观察参与人持续不断的战略互动过程,了解制度演进或停滞的内在机理,探索制度变迁动态演进的规律和所需条件。
农田水利制度的演进机理:博弈均衡的视角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既具有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率的经济意义,也蕴含着丰富的制度、治理、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总体上,这方面研究可以归纳为对资源因素(土地、劳力、水资源)、技术因素(水坝、管井、水泵)、制度与政策因素(水权、管理)和社会文化因素(价值判断)的演变过程和互动结果的探讨。从研究的趋势看,国外学者对农田水利的关注点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从工程建设、技术应用层面向制度建设、人文心理层面的“由硬到软”转变,更强调人与制度的作用,着重分析宏观制度安排、中观组织结构与微观集体行动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影响;二是从正式制度、集体管理层面到社会资本、参与式管理层面的“由上到下”转变,强调基层参与和合作,主要研究协会、利益集团等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之于水利设施的积极作用,探讨灌溉管理转移和用水协会等政策工具的应用和推广。我国学者也开始从制度的层面,对农田水利困境的历史、社会和组织根源展开了探索;探讨产权、参与式灌溉、用水者协会等新型政策工具的影响和作用。
尽管对农田水利制度分析的文献依然不少,但多数研究往往将农田水利面临的困境视为理性农民不合作的产物,忽视了农民行为选择和水利事务的复杂性。尤其是,缺乏从博弈均衡分析的途径进行研究,制度对策往往局限在静态层面,忽视了不同使用者属性和物品属性下制度安排的动态性和适应性,对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下灌溉制度的演进与适应性关注较少。对此,本文拟从博弈均衡角度,为理解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合作和农户参与提供新的观察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