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基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适应市场要求,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施工企业都在积极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并适时认证。作者曾参于贯标认证工作,并了解有关企业的贯标认证情况,现就贯标认证中存在的几个薄弱环节,谈点个人认识。
一、贯标的首要工作是提高对质量标准的认识
标准中明确规定:“管理者应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其质量方针能为本组织各级人员所理解、实施和评审。”从标准要素的最先要求中可以看出,企业职工不仅仅会说企业的质量方针,而是要理解并付诸实施,达到每位职工只要上班工作,就认识到手中的工作正在贯彻企业的质量方针、执行企业质量文件、实现质量目标,形成积极、自觉行为,把质量视为生命、誉为大堤的口号,真正得到体现。为此,企业贯标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职工对质量标准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加强质量标准的宣传力度。从国家的引导、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生存、职工的利益等不同角度,进行广泛深入地宜传。二是加强培训教育。企业质量工作的重要一环,就是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应把质量标准(包括程序文件)作为培训的基础,领导要带头学习。总之,不论是以认证来推动企业贯标,还是因企业内部管理而需要贯标,都必须对所贯彻的质量标准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打下基础,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目前,多数企业只注重模式标准,只顾建立、完善企业质量体系文件,仓促推动质量体系的运转,以达到取证的目的。这种走捷径、搞形式的做法,又回到推行 TQC的老路。不做好基础工作、不改变传统的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仍以粗放型的管理方式,盲目争项目、铺摊子,乞望以低水平的外延来增加产值,企业没有向效益集约型转变,向管理要效益,走以质量增效益的企业发展之路,企业就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因此,企业做好基础工作,提高对质量、标准的认识,是企业贯标认证取得成果的基础。
二、贯标的难点是质量文件的执行
如果说编制企业质量文件是贯标认证工作的重点,那么执行质量文件就是难点。难就难在:1.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环境等因素经常变,质量文件执行不严格。如在焊接管道时,不按规定随便打火;质量记录不及时、不完整;施工前技术交底不认真等现象时有发生。2.有时施工工:期短,未等企业进行内审,工程就已近结束。这除了对质量认识不足、对质量文件学习不力外,主要是过程控制不力。因此,企业最高管理者一定要坚持“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一定要做到。”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上岗前应组织职工学习所对应的质量文件,理解并掌握文件精神。2.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办法,签订质量合同。对执行质量文件的人员要逐级考核。3.企业内审应以项目工期设定,要加强过程控制。在企业组织内审时,首先是企业最高管理者授权有内审资格的人员,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由质量管理部门牵头组成审核组。审核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公正性,精通业务,形成企业内部的质量执法队伍。内审计划要针对性强,对大项目和小项目要有所不同。审核结果要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否则,审核不到位,奖罚不严,流于形式,只能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三、实施标准的财务考虑
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要求企业有投入,就必须有增值的产出。贯标认证工作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领导对其模式标准(GB/T19001; GB/T19002; GB/T19003)进行了学习、理解和贯彻。但对要素标准(CB/T19004.1—1994)理解较少,甚至没有理解。因此,企业在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时,就没有包括质量成本这个要素。使企业的质量体系在无限制的状态下运行,这种在市场条件下不计成本的企业,其经济效益是很难想象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质量体系,必须包括质量成本这个要素,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质量成本也应该文件化,并随同其它要素一起运转。
质量体系活动的财务报告方法目前主要有3种:1.质量成本法(即传统质量成本法);2.过程成本法;3.质量损失法。3种方法对质量过程的成本控制侧重点不同,企业结合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存在的通病,选定其方法,建立文件化的质量成本系统。
在控制质量成本要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的配置。一个企业只有一个质量体系,存在一套机构、人员和设备资源。贯标过程也是理顺和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过程。因此,企业在贯标时,应该重新认定企业质量管理的职能、层次,理顺关系,调整岗位,明确职责。而不能因贯标认证就成立机构,大量增加人员,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一样,虽然一时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时间一长,工作就流于形式,而且增大了预防质量成本,浪费了资源。这样既不符合推行本标准的目的,也违背了企业管理的宗旨。
2.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作为施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即工程质量,就是要符合合同或国家标准的要求。在要求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把质量成本控制在某一水平。在企业质量体系包括质量成本部分运转一段时间后,随同质量体系审核,对质量成本通过统计、计算,就能测定出目前企业实际的质量成本。
通过质量成本统计,首先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反映质量改进的项目,以便降低质量成本。在改进中,通过曲线来反映改进的效果,同时暴露新的急需加以改进的质量项目。如此不断循环。发现企业内在的质量成本规律,即可找出质量成本的最佳值。这个最佳值,在企业内部“能以最佳成本达到和保证所期望的质量,保护企业的利益”;在投资方得到“对具有交付符合并连续保持期望的能力和信仰”。
3.注重隐含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按其存在形式,分为显见质量成本和隐含质量成本。隐含质量成本,虽然不是实际支出的费用,却反映收益的减少。如因质量工程停工、反修、复检等,都会影响工程进度,违反合同要求,以致影响企业的信誉。这种损失是难以计算的。因此,企业在注重显见质量成本的同时,—定要注重隐含质量成本。
总之,建立企业质量体系,不可缺少质量成本。确定企业质量成奉的最佳值,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成本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目前,我国已颁布了《GB/T13339——91 质量成本管理导则》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发布了(1SO/DISl0014—1993 全面质量管理经济效益指南》标准,为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