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境绿化与美化逐渐受到公众普遍的重视。特别是居住区绿化,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居住区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对萧山山水苑小区环境绿化设计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的方法。
1 居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
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
1.1 保护环境,调节居住区小气候。
以植物为主的居住区绿化,具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气温等作用,对居住区的小气候调节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花草树木的巧于布置,以及少量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既美化了居住区环境,也增加了居住区建筑的艺术效果,是丰富居住区景观的主要素材和有效手段。
1.3 绿化是居住区不可缺少的功能设施,它把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
2 现有居住区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为建筑配套而绿化,绿化设计仅仅为了满足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因此缺乏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规划设计也采用简单粗放的规则式种植,植物配置单一,景观效果较差。
2.2 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往往是由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给定空间,景观设计师将植物等要素带入这些已经确定好的空间里,常常是等建筑完成后才开始设计,甚至还是事后才补加,绿化设计往往受到建筑空间的限制,绿化形式、绿化空间甚至功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展现,部分居住区只有宅间绿地,并无集中的公共绿地,因此功能单一,同时也导致景观的单一,绿地系统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2.3 功能单一,体现不出“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性化设计。小区绿地也是区内居民游憩、锻炼身体、休闲、交流的良好场所,但是一些小区绿化除了绿化,设施小品缺乏,未能充分考虑住宅区人们邻里交往等功能。
2.4 植物配置过于单一,忽略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植物群落的营造。
2.5 绿化设计与后期养护的脱节。不少住宅区在投入使用后养护管理跟不上,使得原有绿化景观、绿地设施、植物等遭到破坏,小区内黄土裸露、杂草丛生、绿地成为停车场、水景观无人维护蝇蚊生长等现象很多,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从而大大降低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
3 居住区绿化设计个例解读
山水苑小区位于萧山市,北面为潘水路,东面为园区路,总绿地面积约12335M2。
3.1 景观设计总体原则
绿化设计将建筑重组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树、花坛、广场及建造天际轮廓组成完美的小区景观。
3.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山水苑绿化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的心理需求出发,从满足人们休闲交往的必要性出发,创造人性空间。
(1)空间的组织和划分应根据不同层次需求,组织不同活动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了成人、儿童以及老人等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求,将绿地分为安静休憩区、儿童游戏区、健身运动区、滨河休闲区等不同功能分区。
(2)为满足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了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
(3)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建筑、水体、园林小品等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感情。
(4)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等。
3.1.2 生态性设计原则
设计始终坚持生态设计的思想,尽可能多地留出绿地和绿化,通过“构物”、 “理水”、“绿化”来调节小区的小气候,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其净化大气、减少污染、杀菌消毒等等的生态效益。其中,道路、小品建筑、基本设施以天然材料为主,或与主体建筑用材相协调,使之融于自然,融于环境;植物配置更是讲求生态性,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以大乔木、亚乔木、花灌木模纹色带与地皮植物相结合形成复式的植物群落结构,在有限的绿地中取得最佳的生态效果。
3.1.3 可参与性设计原则
住区的集中绿地不仅是整个山水苑的绿色中心,同时它也为人们提供一个邻里交往,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那么怎样在有限的广场空间范围内尽可能去满足各种需求,这是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山水苑绿化环境设计中体现在:绿地内除了安排一定量有内涵、高品位的景点和功能设施,如鱼乐池、景观廊架、儿童游乐设施等,另外还设计出高效的场地和设施,通过培养一些有意义、持久性的活动来满足居住区人们邻里交往等需求,如广场音乐会、文艺表演会等。因此设计时应留出居民参与的空间,晨练健身的运动广场、喝茶、小憩的休闲膜亭等等。
3.1.4 亲水设计原则
乐水亲水,近水而栖,是人类天性的反映,水是生命之源,由水所形成的环境之美是一种天然的美,它能给不同人带来抚慰。这就使水景在环境设计中显得举足轻重。其次引入动态水景观,营造可观、可游、可戏的亲水空间,实现动态的景观与静态景观的完美结合。流动的空间产生丰富多变的景观效应,使人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情趣体验,对构筑居住区的文化氛围和增强可识别性起到积极作用。山水苑中心绿地设计有鱼乐池和小涌泉,以尽可能平易的方式拉近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满足人们亲水性这一心理需求。
3.2 空间组织
以现代景观空间“游”的设计构想为主轴,运用中国园林“透”、“掩”、“映”和虚实相映的造园技巧,将景观绿地营造成可“居”、可“游”、 可“休闲”的幽雅环境,仿佛为大自然之缩影,展现各式的情调意境,让“阳光、空间”融入建筑之中,使园林景观成为延伸建筑的户外厅堂。
3.3 景点组织
设计应根据小区绿地的种类进行规划布局,如中心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院落绿地等,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必须分别考虑,统一规划,协调布局。根据使用与功能要求,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在静态构图上,景观设计要求讲求图案的构成和悦目的视觉感染力,但景观设计更为重视造景要素的流线组织,以线状景观路线串起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形成居民区景观轴线,造成有序的、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如各种绿轴、蓝轴等。
在景点处理上追求生活情趣,环境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讲求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通过布置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不仅使其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而且要具有相应的文化品位,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了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3.3.1 流光溢彩景点:位于滨河景观绿带的中部,属于小区商业建筑绿化。设计以一下沉的旱喷广场为中心,设置有景观树池、张拉膜亭。旱喷采用音乐程序控制,喷泉时喷时停,突出音乐旱喷广场的趣味性和新颖性;硬地内嵌地灯,可兼顾景观的夜间效果;旱喷泉以及两边的张拉膜不仅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并与滨河绿化融合为一体,形成优美的滨河景观。同时结合较大的铺装地,与沿河的商业建筑互相烘托,营造一休闲的景观商业街氛围。
3.3.2 古树育龄景点:滨河绿地的狭窄处,为满足交通功能,设计节点放大。采用木铺地挑出水面,留出适当的空间供车辆通行。节点处植一古树大香樟,结合坐凳、点缀景石,形成一节点景观。
3.3.3 渔戏莲台景点:为小区中心绿地,以鱼乐池为核心展开景观序列。自然曲折的水池中放养红鱼,配以小涌泉,增加水景气氛,活络整个空间,所谓“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在不喷水时,是静水面,可观水中倒影,所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池的一侧设置了造型精巧的景观廊架,并以渔戏莲台连接廊架与水池,形成立面空间上的过渡。此外还设有雕塑、木铺地、树池座凳等园林小品以丰富景观空间,使之成为邻里交流、漫步、观景、休闲、娱乐之场所。
3.3.4 童趣乐园景点:紧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多设置儿童活动器具,并留有相对较大的沙坑提供儿童游戏的空间,布置色彩鲜艳的硬质利于吸引儿童。有一定面积的家长休息区便于家长看护儿童,体现人性化设计。在植物配置上以小型灌木和球型植物为主,如瓜子黄杨球、金叶女贞球、罗汉松球等,点缀羽毛枫等造型优美的树种,形式活泼多样,形成具有儿童活动区特色组团绿地。
3.3.5 溢翠留香景点:宅间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白玉兰为骨干树种,配植桂花、樱花、红枫为中景树种,林下为色叶灌木金叶黄杨、红继木,杜鹃等在色彩、质感上追求多样化,创造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做到花香、果香、鸟语虫鸣,为居民提供安静、祥和的户外活动空间。
3.4 种植设计:
绿化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藤本植物及水生植物等,设计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考虑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等因素,考虑植物之间组合平、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和形态;并注意意境,要与住宅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配置上满足生态要求,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种植模式,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最后还应特别强调,高质量的住宅区绿化,必须有高质量的施工和管理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绿化美化的效果。同时还需要后期的精细养护,才能确保绿化景观与质量。
4 结语
居住区绿化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居住区绿化已从平面绿化转向平面和立体绿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墙体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围栏绿化等。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努力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
以上是对“居住区的绿化设计”的介绍,更多内容请登录鲁班乐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