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在建筑工程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变化的施工过程中,浅析如何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钻孔灌注桩是建筑工程经常采用的基础形式。由于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处于变化中,如何控制施工的名项工序,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使桩基的质量缺陷完全掌握在允许误差之内,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和有关参考资料,就施工工艺提出分析和探讨。
一、事前控制
开工前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和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和施工工艺,并由主管工程师召开施工技术交底,落实工程的自检制,提高整体的质量意识,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使施工队的质保体系自下而上形成分级归口网络。使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中。
人员要求:施工队的技术人员必须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各项专业技术工程人员。应通过实际操作经考核合格达到标准才能上岗。
施工材料要求: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所有进场材料都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才使用,钢筋及水泥应有出厂证明书,并根据规范要求取样后送试验室作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投入使用。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完成“三通一平”后,水电的布设十分重要,首先应根据现场钻机、泥浆泵及配套设备的数量计算施工耗电及耗水情况。以保证:工程需要为前提,合理配置。
施工用电:以施工高峰期的最大耗电功率来配套电力设备或在施工现场附近接通电网,为保证施工正常应配设备用发电机使用。以免由于外部停电而影响施工。
施工用水:水质可根据工场的实际怕况优先采用井水或地下水,但不论哪种外部应先进行水质化学分析:拌和氯化物的含量应不大于200mg/L.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按SO4计)超过水的质量0.27%时不得使用。水的对比试验,按AASHTO-T106规定与已知质量的与已馏水进行对比试验时,如出现不稳定凝固时间显著变化(≥30min)或砂浆强度降低超过10%等现象时这些水都不能使用。
泥浆池的布置:桩基施工采用集中配制泥浆的方法泥浆池及沉淀池的设置应以不影响桩基施工为原则,设于地表面,并在附近设置储浆池。集中配制泥浆池与名储浆池用分浆沟相连,分浆沟应有专人打捞沉渣,用粘土制作泥浆时粘土的塑性指数不应小于15,泥浆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比重1.2~1.3.粘度18~22S,含沙量4%,胶体率95%。
施工排水:施工现场应挖设适当的排水沟与原沟渠贯通确保施工排水,同时亦不影响附近排水系统。
二、事中落实
测量放样,测量按桩的轴线位置准确放样,并用木桩或钢条打入地下,在桩头标明位置进行护桩,建立测量的复核制,在开工前复检无误后将中心点加引至护简上,并加设标志以便施工过程中复测桩位。
护筒的埋设:处于旱地时护筒宜高出地面0.3m-0.5m,护筒底及周围一定范围内应夯填粘土以防止漏水,护筒的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干5cm,护筒倾斜度不得大干1%。
钻机的安装:钻机安装的平直影响钻孔桩的倾斜度,所以调平钻机十分重要。钻机架利用枕木作为支架,钻机、钻架或桅杆的顶端应用风缆固定,钻机的顶部走重滑轮槽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同一竖直线上。并保证平面偏位不大于2cm.钻机:钻机是桩基施工的主要工序,一般在开钻初期慢速钻进,钻进一定深度后要经常检查,钻杆的垂直度保证钻进过程不发生倾斜、钻进时应及时取钻渣,取样保存并加以记录,分析查考,分析地质情况以便调整钻进的速度及泥浆比重,并判断地质是否与设计地质符合,在钻进设计标高后应留取持力层渣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地质资料的要求。
钻孔过程经常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法:钻孔进入砂层后应注意加大泥浆比重,进行护壁预防塌孔.如在施工时突然出现泥浆漏失的现象应投放粘土,至泥浆不再漏失后,说明漏孔已堵塞新的孔壁已形成。当发现钻孔倾斜或孔径不规则时应反复提钻,自上而下进行扫孔,如果斜或不规则较大时。采用钻头自重挤压四周粘土,并采用慢速纠正,所以一般要求钻头应比设计孔径能大不能小.钻头应有一定的自重及削切能力,这样能使施工过程中一次性纠偏,成型。
当出现缩孔或塌孔时应立即投入粘土块使钻头空转不进尺,放慢泥浆输入速度,慢速钻孔。
有卡孔情况时应继续慢速钻进并注意扫孔,不得用力猛提,而采用辅助工具捞提,防止钻头掉落或断杆。
终孔及清孔:终孔后应对孔深、孔位、孔径及垂直度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清孔。清孔时可提升钻头距底面10~20厘米.用比重为1.0~1.2的泥浆压入孔内,不断循环把孔内的悬浮渣和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清孔过程应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或附近河流水位1.5-2.0m,以防坍孔。不论如何清孔.均应保证孔底沉淀度在技术规范要求范围内,泥浆的指标应达到比重1.05~1.2,牯度17~20,含砂率小于4%,胶体率95%。
导管法浇混凝土:钢筋笼的安放:钢筋骨架采用分节制作,除了一般的箍筋设计外,一般中间每隔2米加设一道箍筋,为确保钢筋笼有足够的保护层,一般每隔适当的位置加设一道钢筋“耳环”或混凝土方块,耳筋形状,钢筋骨架分节吊装,就地焊接.上下节主筋的轴线应对准一致,焊缝长度应大于10d,人孔时应对准孔径位轻放,根据护筒上点位,验准钢筋笼的中心不得移位,为防止钢筋笼在浇灌时上浮应采用吊钩焊在护筒上固定钢筋笼。
混凝土浇筑:根据批准的设计配合比结合施工现场用料的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后进行拌和,拌和的最少时间为90min.配制水下混凝土应符合以下要求:水灰比不应大于0.6,坍落度为18~20cm.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干导管内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且大干40ram.细骨料宜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砂率采用40%~5 0%要求。
灌注过程:导管内径应一致且内径不小于25cm,内壁平顺,各管节用垫圈的联接法密封,有足够的密封性和坚固性,在施工前应进行水密性试验。灌桩时首先应保证首批混凝土的数量,使导管的埋深不小于1.0m,并根据桩径计算首批混凝土的数量,从而确定料斗的最小容积,灌注过程应连续进行并确保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为2~6m.经常探测混凝土高度并认真记录及时提升和拆除导管,拆除导管时间应限制不超过15分钟,中途不得停工。使导管的上升速度与混凝土的上升速度一致,防止因埋设过深而拔不出导管或出现断桩现象。
混凝土浇注至末期料斗底口应高出桩顶面或水面4~6m,混凝土最小完成的应超出桩项50cm以上,待7天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合格后进行凿除桩头,凿除桩头时应凿出新鲜坚硬的混凝土,并且凿到设计桩顶的标高,确保桩基质量的完整性。
三、事后把关
混凝土试件的检测反映出桩基的强度.所以制作过程应具有真实性。施工结束后施工的原始记录资料是唯一反映桩基质量情况,所以资料应与原始记录统一起来,不得弄虚作假。以便对上级质检部门提供真实的质检参考资料。对于有要求的工程可采用动测试验或超声波检测试验,检查桩基是否夹层、离析.或其它缺陷,并垒面检查每根孔桩,使每根桩基质量得以有效的控制,做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