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填土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生产过程,堤身填筑土方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影响到堤防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近年来,在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堤防工程病害的调查中,发现有许多病害的发生是由于堤身填筑土方强度不足引起的。堤身填筑土方强度是堤防工程的根本,只有按照一定的施工工艺精心施工并采取合理的检测控制手段,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1.堤防工程填土施工工艺要求
(1)准确的施工测量是保证堤身填筑土方施工顺利进行和线形质量的关键,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对导线点、水准点、纵横断面进行复测,并应符合规定的测量精度。施工时如有重要标志桩丢失,要及时恢复。对于路线地形复杂、地表水及层间水丰富、施工前必须做好排水沟、井点降水等必要的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防止土基由于受水侵害而降低承载力。在用地界内要挖界沟,做为临时排水沟。
(2)在恢复定线后,放样标线,清除腐植土和青苗。清基进度要与土堤基础施工进度相适应,不可盲目求快。以免基底暴露时间过长,受水侵害,清除边坡草皮和清表土土方和挖界沟土方,要集中堆放,不得堆放在施工现场。树根、枝条等杂物要及时清离现场妥善处理。土堤基底要进行填前碾压,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3)土堤应分层填筑,填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层厚,按施工经验,每层压实厚度为15cm~30cm较为理想。但在实际施工中应按施工单位的压实机具性能来决定。并做试验段来确定最佳铺填厚度。施工前应先根据试验找出松铺系数(一般为1.2-1.5)、施工时根据所用压实机具进行现场检验,土石方运到施工作业段摊铺后、都用尺量测松土厚度,并且每填一层都应超出堤边的宽度,并有足够的余宽,以确保堤边的压实度。根据规范“铺料至堤边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填一定余量:人工铺料宜为10cm,机械铺料宜为30cm”进行超填碾压,但对于高填土地段,0.3m的富余宽度往往不够,一方面由于路基沉降。引起宽度“不够”,另一方面高填土地段机械到不了边缘.边缘的土不能充分拌和、压实.容易造成边缘松散、碾压不密实的现象,甚至可能产生纵裂的病害。故总结施工经验,高填土地段的堤边预留0.5m的富余宽度较理想。
(4)对于软弱堤基段施工,根据不同土质及地下水位的情况,采用堤地基下一定深度换填中粗砂、砂砾或抛石挤淤处理。保证堤身整体强度的均匀性及降低工后沉降量。
(5)对于高填方路堤施工,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及压实质量。要首先安排高填方路段施工,保证足够的沉降时间。由于工期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要进行预压,加速路基沉降密实。严格控制填挖结合部的施工质量。防止差异沉降。
(6)碾压之前必须控制好含水量,实践证明,实际含水量应略高于最佳含水量,一般高于最佳含水量1~2%左右时,碾压效果最好(主要考虑水分的蒸发)。含水量过高,不易压实,且易起“湿弹簧”;含水量过低,压不实,会造成松散现象,俗称“干弹簧”。所以,一般来说,应随时测定回填土料的含水量,以便达到最佳碾压效果。但现场施工中.不可能总使用仪器量测含水量、因而,必须掌握好“略高于最佳含水量”的土的手感和观感。以便确定最佳碾压时机。
2.质量控制的要点
2.1施工测量
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其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一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堤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终点等,采用有效可靠的固桩方法予以保护或移桩保护;三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四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堤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特别是堤基顶面纵横标高的控制,要严格把关。
2.2堤基土方施工
堤基土方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含水量过高,应翻松晾晒;含水量过低,应洒水补充),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四是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避免土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当土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堤基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厚约20cm~30cm的稳定层。
2.3松铺厚度的控制
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过试验确定。现代压实机具械多为重型机械,性能较好。但松铺厚度不应超过50cm,以保证压实度为原则,最小松铺厚度不宜小于8cm。严格控制土堤几何尺寸和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土堤稳定性。否则缺坡别补难以保证土堤的整体稳定。
2.4掌握压实方法
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可由中线向堤两边整成2%一4%的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cm~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2.5机械作业的合理安排
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堤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据的施工。两侧取土且低矮的堤身,可用推土机从两侧分层推填、并配合平地基分层整平,土的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集中取土路段,用挖掘机并配自卸车运输。要根据挖装设备的能力配备汽车数量。总之,合理的组织及调备机构,是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2.6修坡
修坡是堤防施工中的最后一步,修坡的质量好坏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坝顶高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堤防达到应有的防洪能力。堤身填筑施工时,铺土和碾压边线应超出设计堤边线30cm以上,防止出现欠填和欠压现象,保证修坡后坡面均为实土层,修坡宜分两个步骤进行,先用机械机修坡,即用挖掘机进行修坡,机械修坡后再进行人工修坡,预留l0-20cm厚度用人工修整。机械修坡前,沿堤轴线方向每隔20~30m挖一条横向修坡控制沟槽,槽底面与机械修坡面齐平,以指导机械修坡施工,避免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机械修坡完成后,用同样方法设置人工修坡控制沟槽,并拉设纵、横修坡控制线,人工修坡过程中,测量人员应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放线,盯看坝顶高程以及坝顶平整度。
2.7检测
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弹簧土要及时处理,出现弹簧土是因为土料含水量较大,对出现弹簧土部位进行换土处理,要换用较干的土料,进行碾压后及时检测,合格为止。若大面积或整段都出现弹簧土现象,不适于采用换土处理方法,要对整段进行土料翻晒处理后在进行碾压,直到检测达到合格标准。土料压实指标要按设计压实度或干密度值控制每层铺土碾压完成后要进行压实质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抽检,自检和抽检数量要达到规范要求,取样部位应在压实厚度的下部的1/3 处。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压实土堤高度应小于10m。
3.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堤身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堤基,导致堤身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堤身沉陷等质量问题,带来一定病害。防治办法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堤基。由于施工方法不对,堤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特别注意构造物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池塘及水田地区堤基填土困难,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堤基沉陷,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堤基经过水田、池塘、洼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定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确定堤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