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上海吴淞大桥

发布时间:2016-12-17

上海吴淞大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原名蕰藻浜大桥。 1992年重建建成后,主桥梁跨长90米,荷载450吨。

简介

有上海大桥路段为双向八车道(机动车道),两侧两个非机动车道,总计十车道,是宝山区重要的战略性桥梁,它连接着逸仙路同济路主干道跨越蕰藻浜,涉及宝山各行各业的经济命脉,交通流量极大。

历史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吴淞刚刚辟为商埠,贸易运输量大增,吴淞码头上岸货物,为蕰藻浜所阻,不得不两次驳运上海。为谋贸易运输之便利,总督刘坤一表奏朝廷,请求在蕰藻浜上建桥。刘坤一的建桥表奏得到朝廷批准。不久,蕰藻浜大桥开始动工,由吴淞马路工程局承建。一年后竣工,从此车马行人无不称便,吴淞一度成为市郊最大的货物集散地。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秋,受到强台风袭击,蕰藻浜大桥被风潮冲损,重载车马难以通过,第二年略加修茸,但仍岌岌可危。

1912年,绅商印书鲑、朱治等倡议募捐,在距原桥400余步处重建蕰藻浜大桥,此举得到沪宁路局及宝山县政府的支持并拨公款补助。经两年努力,于1914年夏落成通车,桥身长25.7丈,宽1.6丈。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2月7日上午,13架日机轰炸吴淞,日军装甲部队窜至张华浜,吴淞镇危在旦夕。为阻击日军侵犯,抗日部队不得不下令炸毁大桥。日军占领上海后,再度重建木质大桥,并更名为金津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将金津桥恢复原名蕰藻浜大桥。

1951年6月开始,第四次重建蕰藻浜大桥,至1953年6月建成,9月通车,成为上海市郊兴建的第一座现代化公路桥。全桥总长126米,底部为3孔,中孔达36米,边孔为22米,两堍各有一钢构式引桥,车行道为12米宽,两侧人行道宽2米。大桥上部结构为钢筋箱形梁悬臂挂机,下部为高桩承台墩体,桥梁荷灾为20吨,工程总投资269万元人民币。

1992年,蕰藻浜大桥第五次重建,主桥梁跨长90米,荷载450吨。大桥建成后,经上海市地名委员会批准,定名为吴淞大桥。

2008年4月30日吴淞大桥引桥桥面开工维修,5月20日竣工。竣工后的吴淞大桥引桥桥接坡焕然一新,路桥的通行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车辆行人的安全问题得到了保障,确保大桥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015年7月3日上海吴淞大桥因被超重车辆压出了一个大窟窿,而且还有多个潜在的窟窿。

“若不进行维修,可能存在部分板梁断裂的危险。”上海市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相关负责人说。

从7月3日深夜开始,吴淞大桥正式开始大修11个月

更多关于“上海吴淞大桥”等全国桥梁建设规模和桥梁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