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河道堤坝的基本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1-12

河道堤坝的基本处理技术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鲁班乐标为大家解答。

1 透水堤基处理

堤防的基础常为透水地基,而对这种透水地基多未进行过专门的技术处理,在汛期常发生管涌、渗漏等,这也是造成堤防渗透失稳的一个重要原因。透水堤基处理的目的,主要减少堤基渗透性,保持渗透稳定,防止堤基产生管涌或流土破坏,以确保堤防工程安全。

1.1 截水槽

1)适用范围:截水槽适用于浅层透水堤基的截渗处理。

2)施工要点:(1)基坑排水。截水槽的排水水源包括地面径流、施工废水和地下水。前二者可用布置在截水槽两侧的表面排水沟排除。地下水的降低和排除,一般采用明沟排水法和井点降水法;(2)截水槽开挖。可用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出渣的机械化施工,也可用人工施工,截水槽的断面一般为阶梯形;(3)截水槽基岩的处理。对于强风化岩层,可直接采取机械挖掘、快速铺土、迅速夯实封堵;对裂隙发育、单位吸水率大的基岩采用钻孔灌浆处理;截水槽两侧砂砾料与回填土料接触面设置反滤层;(4)土料回填。基岩渗水等处理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土料回填,回填从低洼处开始,截水槽填筑面保持平起施工,同时结合排水,使填筑工作面高于地下水位1-1.5m左右。

1.2 防渗铺盖

相对不透水层埋藏较深,透水层较厚且临水侧有稳定滩地的堤防,宜采用防渗铺盖防渗。防渗铺盖布设于堤前一定范围内,对于增加渗径、减少渗漏效果较好。根据铺盖使用的材料,可分为粘土铺盖、混凝土铺盖、土工膜铺盖及天然粘土铺盖,并在表面设置保护层及排气排水系统。

1.3 截渗墙

深厚透水堤基上的重要堤段,可设置地下截渗墙进行防渗加固,使堤基渗透稳定,保证堤防安全。

2 多层堤基处理

处理措施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减压沟、减压井和盖重等。多层堤基如无渗流稳定安全问题,施工时仅需将经清基的表层土夯实后即可填筑堤身。表层弱透水层较厚的堤基,可采用堤背水侧加盖重进行处理,先用符合反滤要求的砂、砾等在堤背侧平铺盖住,表层再用块石压盖。对于多层结构地基,其上层土层为弱透水地基,下层为强透水层,当发生大面积管涌流土或渗水时,可以采用减压井(沟)作为排水设备。

(1)减压井布置:平行于堤脚,垂直于渗流方向。

(2)减压井组成:井管(包括滤层)、排水沟、测压管及井盖等。

(3)技术指标:井管直径0.1-0.3m,井距15-50m,进水滤管进入透水层50%-100%,井管材料可以是混凝土、砾石混凝土、多孔石棉水泥、钢管及塑料管等,排水减压井的构造与一般管井相同。

(4)减压井的施工。一般在枯水季节施工,排水减压井钻井时一般用清水钻进,钻完井后再用清水洗井;当地质条件不好,清水固壁钻井困难时,也可采用泥浆固壁钻进,但成井后必须严格洗井,用清水将井壁冲洗干净,按设计要求安装井管时。

3 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

3.1 处理原则

(1)堤基为岩石,如表面无强风化岩层,除表面清理外,一般可不进行专门处理;

(2)强风化或裂隙发育的岩石,可能使裂隙充填物或堤体受到渗透破坏的,应进行处理;

(3)因岩溶等原因,堤基存在空洞或涌水,将危及堤防安全,必须进行处理。

3.2 强风化或裂隙发育岩基的处理

(1)强风化岩层堤基,先按设计要求清除松动的岩石,并在筑砌石堤或混凝土堤时基面铺设水泥砂浆,层厚大于30mm;筑土堤时基面须涂刷厚为3mm的浓粘土浆。

(2)当岩石为强风化,并可能使岩石堤基或堤身受到渗透破坏时,在防渗体下采用砂浆或混凝土垫层封堵使岩石与堤身隔离,并在防渗体下游设置反滤层,防止细颗粒被带走;非防渗体部分用滤料覆盖即可。

(3)裂隙比较密集的基岩,采用水泥固结灌浆或帷幕灌浆,按有关规范进行处理。

4 岩溶处理

(1)处理目的:岩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渗漏,保证度汛时的渗流稳定,减少渗漏量和提高堤基的承载能力,确保堤防的安全。

(2)处理措施:岩溶的处理措施,可归纳为:①堵塞漏水的洞穴和泉眼;②在漏水地段做粘土、混凝土、土工膜或其他形式的铺盖;③用截渗墙结合灌浆帷幕处理,截断漏水通道;④将间歇泉、落水洞等围住,使之与江(河、海)水隔开;⑤将堤下的泉眼、漏水点等导出堤外;⑥进行固结灌浆或帷幕灌浆。以上这些处理措施,从施工角度看,即开挖、回填和灌浆三种办法的配合应用。对于处在基岩表层或埋藏较浅的深槽、溶洞等,可以从地表进行开挖,清除因溶蚀作用而风化破碎的岩石和洞穴中的充填物,经过冲洗干净后,用混凝土进行填塞。对于石灰岩中的溶蚀现象,沿陡倾角裂隙或层面延伸很深,不易直接开挖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灌浆处理或洞挖回填,或两者结合起来,洞挖回填后再作灌浆处理。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资质介绍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