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静心斋往西,过华藏界琉璃牌坊,太液池西北岸边有建在水中的五座凉亭,称五龙亭。正中间亭最大,左右两侧四亭相互对称,依次略小,从东起五亭名日:滋香亭、澄祥亭、龙泽亭、涌瑞亭、浮翠亭;由七座石桥连接,把五座亭子以及各自同湖岸系在一起。五龙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年间时已经多次进行补建修整。
龙泽亭与岸是由一座单孔石拱桥连接,桥位于龙泽亭北侧,是七座桥中唯一的拱券桥。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桥长11.8米,宽4米,建筑面积41.73平方米,桥身是原物,桥面石件均为后修补的。
两端滋香亭北和浮翠亭北,是由两座短石平桥与湖岸连接,桥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东平石桥长5.39米,宽3.45米;西平石桥长5.1米,宽3.45米,两桥建筑面积共28.8平方米。桥上望柱和护栏板与其他桥一样。
五座亭子之间由四座弯转石平桥连接,桥也称弧形平桥,共有四座。原桥为木桥桩,木板桥面。据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二十九日,拆换桥上承重楞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改为花岗岩桥墩,因五座亭子的位置不在一条线上,五座亭子呈梯形布局,所以连接亭子的石桥自然有弯。每座桥方块石砌两桥墩,上加铺花岗岩条石过梁,形成两弯两孔转弯桥。桥面用一尺边长的四方砖铺地,汉白玉石仰天地伏、护栏板、望柱。四桥共长56.8米,桥宽3.55米,把五座水中的亭子连成“平地”。
五龙亭的七座桥护栏板和望柱原是青砂石制成,因年久失修,加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八国联军所毁,到1925年北海公园对外开放时,桥上青砂石护栏板和望柱已荡然无存。1951年湖底清淤,挖出20多块石桥旧石件。1974年亭子和石桥全面整修,使这里成为北海沿湖景点中最吸引游人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