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的防洪措施有利用水库进行洪水调蓄、利用水闸控制洪水、修筑堤防进行水流约束、利用蓄滞洪区减轻河道的行洪压力、排水系统的应用等。
一、水利工程的防洪措施
常见的水利工程有水库、蓄滞分洪区、河道堤防、排水工程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措施应根据具体的地势地形,以及结合当地居民的具体情况实施。采用现代的各种工艺,使用不同的防洪方式,做到因地制宜的防洪。
(一)利用水库进行洪水调蓄
1.利用其库容拦蓄洪水,消减流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水库对洪水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蓄洪作用,另一种为滞洪作用。在闸门的控制之下,水库的防洪限制水位可以高出溢洪道堰顶,具有蓄洪和滞洪的双重作用。滞洪是指使洪水在水库中重视停留。在水库的溢洪道上没有闸门控制机的情况下,当水库的蓄水位和溢洪道堰顶高程齐平时,水库能起到暂时滞留洪水的作用。
2.充分考虑到上游周边的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的生产发展,对其库内的蓄水高度应加以控制。其下游泄洪量的大小应结合下游河道的安全进行考虑。若是一个流域中建有多个水库,可以将其进行联合使用,发挥干支流补偿和错峰的调节作用。此外,水库除了防洪还具有兴利的作用。防洪要求有更多的库容来接纳洪水,兴利则要求更多的蓄水量来满足农田水利要求。
(二)利用水闸控制洪水
1.水闸控制洪水的应用设计。一般闸址应设在场地开阔、水流平稳、地基坚硬、河床稳定的河段。闸址高程的选择,应当和过闸单宽流量相适应。在水力设计方而,应根据过闸水流的形态和水闸的应用方式,按照水力学的公式计算过流的能力,并对闸孔总净宽度加以确定。结合河床的地质条件和闸下水位,确定其消能方式。大部分的水闸采用水跃消能,经水力的计算,确定消能防冲措施的布置和尺度。对于大型水闸的水利设计,应做水利模型的实验验证。
2.水闸对洪水的控制作用。在汛期,开闸泄洪,使得上游的水位低于防洪限制的水位,同时也能对下泄洪水的流量进行控制,保证其低于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分洪闸是分泄河道洪水的水闸,若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被上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超过,下游的农田和城镇将会受到损害,为了对其保护,可将部分的洪水经分洪闸泄入预定的湖泊洼地,也可将洪水分泄入水位较低的临近河流。挡潮闸主要是设于感潮河流的河口,以防止海潮倒灌的水闸。在涨潮时,潮水水位高于河水水位,应关闸挡潮。
(三)修筑堤防进行水流约束
筑堤是预防洪水放滥,保护工农业生产和居民正常生活的主要措施。河堤能够有效的约束河水,并将洪水控制在行洪道内,使同等水量的水深加深,增大行洪的流速,对泄洪排沙具有一定的作用。按照修筑位置的不同,堤防可分为湖堤、江堤、海堤、水库等,按其功能可分为子堤、行洪堤、放浪堤和围堤等。堤防在防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约束河流,提高河道的泄洪排水能力;抵御海潮和风浪,避免风暴潮进入陆地;制约洪水的放浪程度,保护河堤两岸人民的正常生活。河道作为泻出洪水的主要通道,其泄洪能力的提高对当地的防洪措施具有主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平原地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堤防的修筑在这里,显得更为重要。其建设一般跟河道治理相结合,例如,在加大河道泄洪能力的同时,必然会对堤防进行加固,巩固堤防的同时,需要进行险工段的防护工程和对河道的流势进行控导。
(四)利用蓄滞洪区减轻河道的行洪压力
1.蓄滞洪区的分类。分洪区是使用湖泊洼地修筑的围堤;行洪区指的是位于河岸大堤之间或是天然河道几两侧,在发生大洪水时用来宣泄洪水的区域;滞洪区是具有调节洪水性能的作用,其容量对河段分洪的洪水具有削减洪峰或是短期直流洪水的作用;蓄洪区是指暂时用于蓄存河道分泄的超额洪水,待防洪情况合理的情形下,在将其排泄到区外。蓄滞洪区主要是用于保护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可将有条件的地区开辟成蓄滞洪区。蓄滞洪区的启用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若是重点保护区的防洪安全受到威胁,应按照调度的权限,依据防御洪水的调度方案执行防洪任务。蓄滞区在启用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具体的包括明确蓄滞洪区使用的调度程序,准备好进洪闸口和分洪口门的开启准备。
2.蓄滞洪区对减轻河道压力的作用。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发挥湖泊洼地防治洪水的作用,大多的河流流域都使用围堤把大部分的沿岸湖泊洼地与河道分离开来。将其建成分洪、蓄滞区,以此来减轻河道的行洪压力。当水位到达一定的高度时,采取水闸控制分洪、白流分洪或是利用人为分开等措施,使河道的行洪压力得到缓解。
(五)排水系统的应用
用于排除排除洪涝积水的排涝工程科分为机电排水工程和白排工程两类。机电排水工程主要用在洪涝积水无法白排到容泄区时,在合适的地点修建排水站,利用机电来排水。白排工程也即自流排涝工程,主要形式为排水沟和河道,其容泄区的选择可选择地势较低的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