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详情

柔性墩桥病害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1

柔性墩桥病害的原因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见微而知著,从细节出发了解问题所在,才能制定针对性方案解决问题。鲁班乐标小编就柔性墩桥病害的原因分析和大家说明一下。

南昆线两座柔性墩桥位于百色一威舍间,跨度分别为24 m, 32 m 两种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柔性墩墩身均为上柔下刚。工务段于1999 年秋季检查时,发现各柔性墩的支承垫石不同程度存在明显裂纹。之后决定作病害观察和定时检查,经观测发现垫石裂纹宽度有发展,裂纹在顶帽两侧呈对称状分布。当列车通过时,明显感觉到桥上的横向振动比较厉害。经检测有的梁跨跨中横向振幅最大单峰值为7. 16 mm,裂纹发展较快,有的裂纹宽度已超过0.2 mm,不少裂纹发展到了托盘,已危及行车安全。经桥梁专家现场观察鉴定,决定其中一座桥按45km压限速运行,同时提出尽快将柔性墩改造为普通刚性墩( 以下简称“柔改刚”工程) ,以达到彻底根治病害。

1、病害原因

1. 1 设计采用标准欠合理

1. 1. 1 采用的支座不是标准定型支座。桥上安装的柔性墩支座,均为盆式橡胶支座,支座的图号为《桥科03) 。据设计单位介绍,该支座不是标准定型支座,当时使用只是为配合南昆线柔性墩桥新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支座。从使用情况看,此种支座横向稳定性较差,现在已停止使用。

1. 1.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横向刚度不够。柔性墩桥构结梁跨,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图号均为《专桥2059》(直线梁) 、《专桥2059A》( 曲线梁) 。由于在制定《专桥2059》标准图时,未对梁部进行动力仿真分析计算。据了解,其他铁路局采用该图号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简支梁桥,在列车提速后,横向振幅也有超出规定值的现象。

1. 1. 3 拉应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检算,柔性墩顶帽其顺桥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拉应力,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因而出现超规范允许的裂纹。

1.2 施工质量差

1.2. 1 基础竣工资料与实际尺寸不相符。在某桥的“柔改刚”工程施工中发现,柔性墩的基础,竣工图上注明有2- 3 层,而实际开挖发现均为1- 2 层,尺寸大多数不相符,详见下表1。因此造成基础普遍单薄,厚度尺寸不够。

1. 2. 2 混凝土所用河沙不符规范要求。从凿出的混凝土表面看,柔性墩的基础、墩身、顶帽、支承垫石的混凝土所用沙,均为山沙或是采用当地开采的片石加工而成的机制沙(又称石粉) 。这种山沙(石粉)的级配差,因而形成混凝土的质量很差,胶结性很不好,密实度不够。

1.2.3 支承垫石施工质量未达规范要求。

1. 2. 3 . 1 钢筋未按规定要求设置。在支承垫石未加高时,可设一层钢筋网,在支承垫石加高后达0.25 m左右时,支承垫石应按规定设置两层钢筋网。但实际只有一层钢筋网,故使支承垫石强度不够,容易造成支承垫石开裂。另外,原有施工钢筋定位不好,致使墩身钢筋保护层最大的达到11 cm,形成有效受力截面减小,从而造成原墩身抗弯能力减小。

1.2.3.2 个别支承垫石混凝土捣固不密实。在“柔改刚”工程施工中,发现原有的个别支承垫石混凝土有空洞,其直径达15 一20 cm,同时空洞中残留积水,造成支承垫石整体性差,很容易造成支承垫石的开裂。

1.2. 3.3 原支座地脚螺栓普遍不够长。在“柔改刚”施工中,发现埋人支承垫石混凝土中螺栓长度只有280 mm(地脚螺栓总长度也只有375 mm) ,与要求埋人混凝土规定深度相差较大,这样容易造成支座松动,影响水平力的传递。

1.2.4 预应力混凝土梁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的偏心较大。在“柔改刚”工程施工中,发现原墩台施工的架梁尺寸控制不严,造成预应力混凝土梁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均存在偏心,有的偏心值已达到容许偏心值的最大值(70 mm) ,因而造成梁的受力状况较差。

1. 2 .5 梁上道床厚度普遍不够。从施工中调查得知,梁上道床厚度一般为19一22 cm,最薄的道床厚度只有15 cm。由于道床厚度不够,加剧了列车荷载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冲击。

1.2 . 6 原架梁施工尺寸控制不好。施工中发现,原桥在架梁时,施工尺寸控制不好,对支承垫石标高控制不严,因而产生每孔梁同一端的支承垫石标高不一致,最大的相差达15 - 20 mm。由于梁的两端支承垫石标高不在同一标高上,产生一孔梁出现“三条腿”现象,这会对梁的受力带来不利。

1.2 . 7 支座底板与支承垫石不密贴。施工调查发现,原桥安装的支座底板与支承垫石均不密贴,孔隙比较大,一般孔隙都有10 mm,最大的孔隙达21mm。支座板下有空洞,最深空洞达100 mm。孔隙的原处理办法是采用填塞沥青,随着时间的延长,沥青老化,产生离析,形成孔隙(空洞) 明显外露。

1. 3 养护维修工作不到位柔性墩桥的养护维修工作要求高、标准严,必须严格按照《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TB10052- 97) 的有关规定,建立观测标志,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而不能简单采用简支梁桥的养护维修方法进行养护维修。

1.3. 1 桥上轨道在梁端前后2 m 范围内有接头,同时接头出现瞎缝及大轨轨缝。桥上轨道承受因梁的变形而产生较大的挠曲力和伸缩力,实验资料证明,柔性墩桥的轨道承受着大于简支梁桥轨道的水平力。为防止轨道受力过大,防止轨道变形,对梁端前后2 m 范围内,如果有钢轨接头,接头有连续2 个瞎缝和大轨缝时,维修时必须采取措施。要调整接头位置,匀轨缝,使轨缝达到规定要求,以实现轨道及混凝土梁的受力均匀。

1. 3. 2 检测有待加强。柔性墩桥固定支座,要承受整个结构联的水平力,是全桥构成整体稳定结构的关键部分。而螺栓、销钉与梁体的连接强度,又是柔性墩桥安全运用的关键。柔性墩桥活动支座,要承担结构联的伸缩量,应具有足够的活动量并能自由活动,是柔性墩桥安全运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梁端、支座上、下板及下板与支承垫石间,应设置明显标志,经常检查观测相互间变位情况,做好记录,并随时分析是否有超限情况的发生。

1. 3 . 3 活动支座上、下盘顺桥方向错动量,超过允许偏差规定值。柔性墩桥支座各部分的接触面应密贴,活动支座上、下盘应能自由活动。施工发现原有的个别活动支座上、下盘的错动已达到25 mm,而且在不同方向列车荷载作用下,上盘未能复位,产生明显偏差,同时不能保持活动自如,大大超过允许活动量偏差为1 3 mm 的规定。

2、一点体会

柔性墩桥技术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诞生,到现在从设计理论、施工方法、养护维修已日趋成熟。南昆线上几座柔性墩桥产生的病害,是由多种

原因造成的。建议今后在柔性墩桥的设计、施工、养护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做到精心设计,严把施工质量关,养护维修方法妥当,就能减少或杜绝柔性墩桥病害的发生,使柔性墩桥技术更加完善,更为成熟。

更多关于“柔性墩桥病害的原因分析”等建筑建设方面的知识,可以登入中国鲁班乐标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资质介绍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