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隧道(战国古隧道)位于今汉中市北17公里处,褒斜道南端段,又称“小石门”。现淹没于褒河水库中。石门大约是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凿的,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古褒斜栈道南出褒谷为七盘山(又称鸡头关)所阻,行旅苦于攀援绕道。东汉永平四年(61),汉明帝刘庄下诏,在七盘山下阻碍栈道之地开凿穿山硐,汉中郡太守鄐君奉诏承办。石硐呈南北向,走向与褒谷河道平行,底部高度与栈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总长15.75米,宽4.15米,高3.6米。门洞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当时无隧道之名,以石门喻之,就叫栈道石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褒水又东南历小门,门穿山通道六丈余”。小石门即指此。它是用我国古代原始攻凿山石的办法“火烧水激”凿成的,是我国最早的人工隧道,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的宝贵资料。
开凿时间
石门是汉中太守鄐君于汉永平六年至九年(公元63—66),承修褒斜栈道过程中开凿的。汉建和二年(148)《石门颂》记:“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永平四年明帝下诏,经过一年准备,汉中太守鄐君组织两千多人于永平六年开工,永平九年完成。北魏永平二年(509)王远《石门铭》记:“此门盖永平中所穿”。《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载:“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
形制与开凿
石门是褒斜道的重要遗迹,作为1900多年前完成的一项伟大工程,它的开凿技术是值得注意的。1960年前后,文物部门现场勘察,并已上报国务院备案的“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的档案中记载:“石门隧道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北道口高3.75米,宽4.1米,南道口高3.45米,宽4.2米;南北高度不等,由南向北高差30至50厘米”。石门内壁并无斧、凿、钻之类的工具所留痕迹,岩面修整平顺。清人罗秀书等人记载,石门为火烧、水激或醋激后敲击而成。《褒谷古迹辑略》所载梁清宽书贾汉复《修栈道歌》中有“积薪一炬石为圻,锤凿既加如削腐”的诗句,说明石门采用火烧水淬的办法破石开凿的。
文物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于1961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自东汉永平年间开通后,过往的仕官商贾、文人墨客,在饱览胜迹之余,记事咏物,抒怀为文,镌刻于石门内外的崖壁上,世代不绝。这样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门摩崖石刻。据1960年文物普查统计,在石门故址的石刻有104种,仅石门内壁就有34种,上自汉魏,下至明清。琳琅满目,俨然一座石刻宝库。在众多的石刻中,以13种汉至南宋时代的石刻出类拔萃、蜚声古今。其中的精品石刻是汉代以来书和刻两者的最高艺术结晶,早在唐宋时就负盛名,誉满全国,更为历代考古家、书法家所推崇。
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修建石门水库,为保护文物,不至于淹埋于水库之下,将这批石刻中十三件精品凿迁下来,现陈列于汉中市博物馆宽敞明亮的展览大厅内。
在古汉台的碑廊里,嵌镶着一块黑色大理石碑刻。上面8个行书大字“汉中石门,日本之师”,是由日本著名书法家种谷扇舟先生题写的。题词中的“汉中石门”是指陈列在(古汉台)汉中市博物馆的摩崖石刻精品——石门十三品。可以想见,石门十三品在书法艺术上占有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