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加速期,而水利工程对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重要,比如水利工程在发电、防洪抗旱及水力资源综合使用等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效益。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又势必会改变自然环境原来的面貌,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快速改造肯定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其中既包括有利的影响,也包括不利的影响。然而自然环境的未知因素又会对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以期为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作出一定的贡献。
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分析水利工程的特征
水利工程是指调配和使用自然环境中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从而达到消除水患利国利民的目的而建造的工程。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而水又经常带来灾害,因此,水利工程的修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地表面下的坚硬壳层,即岩石圈,地质环境的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巨大,因此,水利工程要适应地质环境的改变,从而表现出其特有的工程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利工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水利工程不仅仅是通过它的建设任务对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对湖泊、江河以及附近区域的自然资源面貌、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甚至是对所在区域的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方面有坏的方面,因此,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时,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充分的估计,努力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的影响。
二是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利设施及其水利建筑都是在不能准确预计和把握的水文、气象、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运行和施工的,这些不确定的自然环境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很复杂,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又多承受水的浮力、推力、冲刷力、渗透力等的作用,工作条件较其他建筑物就更加复杂了。而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又在不断的改造附近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质等方面,这又使得水利工程施工面对的自然条件处于动态化过程中,使得施工条件无比的复杂。
三是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随机性。根据每年水文状况不同,水利工程所产生的效益会有所不同,农田水利工程还和当地气象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影响面广。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 既有兴利除害有利的一面,又有移民、浸没、淹没、迁建等不利的一面。为此,相关部门制定水利工程规划,就必须从流域或该区域的全局出发,以期尽量减低不利影响,收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最佳效果。
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泥石流、滑坡等动力工程地质现象和砂土液化、地面沉陷、水库边岸再造、黄上湿陷等各种地表变形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包括地表岩土体的性质变化。
水体环境在坡体移动中起着无法估计的作用。水体环境对坡体滑动的作用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使得岩石体的抗剪强度下降,而增加了裂缝的水压力和上浮力,这些因素导致坡体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如果没有水的作用,一般不会出现坡体滑动的地质破坏现象。当然环境地质构造与坡体滑动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会使得附近流域水位上升,上升的水体淹没原来的土层,从而使得原来的土壤饱和,并且逐渐软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水位不断升高,被淹没的土壤含水量也会随着升高,这样土壤的内部凝聚力和内部摩擦面也会随之减小,那么土体的抗剪强度下降,造成水利工程附近土地不同程度的沉降,那么按照原来土体情况规划设计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就会受到附近土层降低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附近区域的环境地质沼泽化。正如上面所描述的情况,水利工程完工后,会使得附近水域的水位升高,那么水利设施附近的土壤会长期浸泡在水中,这会使土质变化,形成沼泽化或盐渍化土壤,这又会使水气界面的交换速率降低,因此富氧能力减弱,藻类大肆生长,使得水库水质变差。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它也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自然环境也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分析了环境地质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环境地质的影响分析也要多方面、综合分析,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